治病不如防病,健康觀點也得更新
近期《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獲得了一致好評,很多人充當了該電影的「自來水」,該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9分以上的評分。
我也去影院觀摩了該電影,這是一部好電影,推薦大家去看,裡面有句話感觸很深。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沒法治」。
這句話雖然很片面,但也有它的道理所在,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深有感觸,因病致貧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
「陳醫生,我想重點篩查腫瘤」。在體檢接待中,這種要求很多,許多受檢者就是抱著篩查腫瘤的目的來體檢。
許多老百姓認為腫瘤才是大病,殊不知,慢性病正在摧毀我們的身體,嚴重降低了我們的生活質量。腫瘤也是慢性病的一種。
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病因複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
常見的慢性病有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腎臟疾病、骨質疏鬆等。
我們已經是慢性病的大國,「糖朝盛世」絕不是危言聳聽。
健康觀念得更新,治病不如防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預防慢性病的發生的。
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
什麼是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這麼定義健康:健康不只是身體強壯無病痛,而是身體、心理、社會上都處於最佳狀態
如何達成健康?
「Vis medicatrix naturae」-大自然的治癒力。
人是一個整體,只要環境、飲食、生活方式都對了,機體就會自我治癒。
這個觀念現在被賦予新的意義:個體通過改變環境,就能影響基因的表現,進而改變個體健康與疾病的模式。
健康不是基因決定
健康和疾病的狀態取決於基因的表現方式,而基因的表現方式又受環境、飲食、生活方式因素影響,如運動、壓力、污染物、營養、輻射等。這些因素會傳遞信息給你的細胞,影響基因的表達。
慢性病是生理過程失調的結果
失調是因為基因與生活習慣、飲食、環境之間的互動失調。長期的失調,機體會表現出特定的徵兆和癥狀,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疾病。調整生活習慣、飲食、環境,可以讓生理過程恢復正常。
沒有病痛不一定代表健康
當機體出現功能退化後,必須持續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慢性病。
GIF
如果你身體的機能剛剛開始退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疾病前期,如高血壓前期、糖尿病前期,那麼,這時就是你改變生活方式及環境進行干預的最佳時期,此時行動效果最好。
「個性化處方」
基因組成人人不同,對生活方式、飲食、環境因素的反應也不同。最適合你的生活方式、飲食、環境,套用在別人身上可能就是傷害。
藥物對於慢性病並非最佳選擇
「是葯三分毒」,這個觀念深入人心。長期使用藥物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但不使用藥物,疾病本身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更大。
GIF
慢性病需要長期的對抗,最好的方式就是儘可能的延後開始用藥的時間,並使用最低的劑量,用來維持正常的機能運作。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
你我的健康管理工具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自己的飲食習慣、自己長期所處的環境,也就是獨有一套自己的行為模式。它們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決定基因的表達方式,對健康具有長期而顯著的影響。
我們可以通過調整4種因子(環境、飲食、生活方式相關行為、基因表現),來改變7大生理過程(結構、能量、吸收與排泄、排毒、免疫、細胞運輸與通訊),促進健康。
在後面的更新文章中,我會具體講解怎樣用好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工具(環境、飲食、生活習慣)促進健康。
歡迎持續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TAG:湘雅健康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