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踏上中國領土,就當總督!打了勝仗此國卻說:中國不可戰勝!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出現了兩個偉大的時代,分別是秦漢和隋唐。雖然是四個朝代,但史學家還是習慣把它們只歸為兩個時期,因為漢唐兩朝都繼承了前朝的一系列制度,甚至是沿襲了前朝國策。比如隋唐時期,從隋文帝一直到唐高宗,兩朝五位偉大君主死也要滅掉高句麗,這一對外國策並沒有因為政權的更迭而改變。秦與隋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都為後來的漢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漢唐的疆域,特別是唐代已經幾乎擴張到了一個古代農業帝國的極限,凡是能種地的地方都被打了下來。不能種地,能住人的地方就設置都護府駐軍戍邊,扶植藩國。在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東滅百濟高麗;西滅西突厥,邊境達到蔥嶺,至此,唐帝國的疆域達到了極盛。
如此遼闊的疆域,當然不是充話費送的,也不是靠農民種地種出來的。提起極盛時期的秦漢軍隊、大唐軍隊,都要讓周邊的國家肝顫。正所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不過秦漢、隋唐並不是當時地球上唯一存在的超級帝國,與漢朝同時期的有羅馬帝國,與唐朝並存的還有阿拉伯帝國。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把漢朝軍隊同羅馬對比,很想知道到底誰要更強一些,但不論比較的最終結果如何,但歷史上漢朝軍隊從沒有和羅馬軍隊碰過面。漢朝同羅馬的疆域並沒有直接接壤,中間還間隔著貴霜和安息兩個中亞帝國,再加上惡劣氣候與地理條件的限制,雙方只有簡單的通使往來,知道彼此的存在,漢朝人覺得「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但到了唐朝時期,世界格局就不一樣了。唐朝對於西域地區的管控要比漢代更為有力,並且消滅了西突厥,把很多地方直接納入了唐朝版圖之中,極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里。與此同時,在大唐的西部,阿拉伯帝國也開始興盛起來,唐代管阿拉伯叫「大食」,這是源自於波斯人對阿拉伯人稱謂的音譯,並且還按照其民族服裝顏色分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三種。當時的史書記載,阿拉伯帝國的「男子鼻高,黑而髯。女子白晳,出輒鄣面。日五拜天神」。
阿拉伯帝國的疆域面積可不是現在大家看上去的那一畝三分地,在全盛時期,疆域東邊到了印度河、蔥嶺,北面打到了法國南部,現在的西班牙也曾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還囊括了整個北非地區,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疆域面積達到了1340萬平方公里,與大唐帝國不相上下。在東部阿拉伯帝國同樣急劇擴張,當時帝國東方的最高長官曾對他的手下兩位大將說:誰先踏上中國領土,我就讓誰當中國的總督!只是那兩個人都沒有能打到中國的邊境。
但彼這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已經展開了一番較量。阿拉伯帝國不斷地向東部地區開始滲透,試圖拉攏當地的小國,並聯繫吐蕃與之一起進攻唐朝的藩屬。而唐帝國直接進行軍事介入,與其開始爭奪西域藩屬的話語權。古代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首要辦法並不是武力征服,而是迫使當地小國臣服,前期唐朝跟阿拉伯帝國在西域主要打得是外交戰,雙方互有勝負。
唐帝國遏制住吐番後,便著手對阿拉伯帝國進行直接的軍事打擊了。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先以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征討石國。石國本已經投降,但高仙芝卻「偽與石國約和,引兵襲之,虜其王及部眾以歸,悉殺其老弱」,並大肆搜羅財物。石國王子逃亡到了阿拉伯帝國求救。而高仙芝的素來蠻橫也引起了西域諸國的不滿,但懾於唐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敢怒不敢言。但高仙芝這一次的行為,徹底激怒了許多藩屬國,大家商議同「大食」一起進攻大唐的安西四鎮。
高仙芝聽聞後,心想:老子打得就是你!他立即率領唐朝和藩屬軍隊幾萬人長途奔襲,深入「大食」國境700餘里,在怛羅斯同早有準備的阿拉伯軍隊遭遇,怛羅斯之戰爆發。
對於唐軍的參戰兵力,大致是兩萬人左右,但對於阿拉伯軍隊的兵力史書上的記載出入較大,最誇張的數量達到20-30萬之多,一般人認為阿拉伯參戰兵力應該在7-10萬人,即便如此也是唐朝軍隊數量的3-5倍了。
即便在總兵力處於被動的情況下,唐朝軍隊也絲毫不落下風,相持了整整五天。這時候作為唐朝軍隊藩屬的葛邏祿軍隊可能是一直對高仙芝不滿早有預謀,也可能是覺得唐朝軍隊要敗了,突然反叛,向唐軍進攻。腹背受敵的唐軍全線動搖,慌忙撤退,損傷過萬。
怛羅斯之戰雖然以唐朝軍隊的失利而告終,但阿拉伯帝國也放下了繼續向東擴展的腳步,還向唐王朝派來使臣講和。而唐帝國對於西域的管控力很快也取得了恢復,並沒有顯著受到這場戰鬥失利的影響。怛羅斯之戰其實只是這兩個世界最大帝國的一場遭遇戰,真正迫使唐帝國退出對西域中亞地區爭奪的是安史之亂,這直接導致了中亞權力出現了真空,阿拉伯帝國則在這一地區進行了強有力的文化輸出,影響深遠。
※數萬華人慘死海外:洋人進京請罪,清朝皇帝說:全活該,死得好!
TAG:三個臭皮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