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徵明都自嘆不如的書法家,到底有什麼看家本領?
耘廬(YL0161228)—— 國學藝術,詩書畫印,數十萬人關注的藝術交流平台。關注後送您168G的書法(軟、硬),國畫,篆刻的相關資料。
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其擅長行書和小楷。但他卻說:當今評論書法,把我與豐先生相提並論,但我倆所處環境不一樣,他處在「窮海僻壤」,我居於「通省大都」;如果換個地方,我的名聲哪能夠及得上他呢?
無獨有偶,「晚明四大家」之一的邢侗也曾這樣說:「豐太史直鋒運腕,波拂居然魏晉,文徵仲不及。」
文徵明邢侗交口稱讚、自嘆弗如的「豐先生」和「豐太史」指的是明朝書法家——豐坊。
豐坊跋張旭《草書古詩四首》,遼寧省博物館藏
豐坊(1492-1563),初名坊,字存禮,後更名道生,明代浙江鄞人。官至禮部主事,豐道生博學工文,尤精書法。
文徵明比豐坊年長30歲,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文徵明讀過的法帖名書極多,體悟也極深,可以說當時沒有人能企及,但文徵明感慨地說:「豐先生寫字,一點一畫無不自古人中來」,意思是豐坊的書法立足於前代法書名帖的基礎之上,又有極好的發揮創新。因而豐坊對文徵明影響也很大。
豐家為鄞縣大戶,歷代做官的人很多,家境殷實。豐坊家中有藏書樓名「萬卷樓」,藏書有數萬卷之多,為當時東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豐坊從小耳濡目染就已遠過旁人,後來又為了購置法書名帖,竟售賣了近郊良田千餘畝,還有誰能比他更痴迷於書法,更深入地飽覽過中華傳世法書名帖呢?顯然,文徵明所說的話應該是內行人的大實話。
大書法家祝枝山和豐坊比起來,也有輸的時候。
據說祝枝山曾經寫過《太白歌詩》,他自己喜歡得不得了,但日子一久,似乎也感到美中不足。後來,他的朋友汪芝看到豐坊臨摹了它:「近得南禺所臨(《太白歌詩》),開闔縱橫,遒勁飛動,殆謂優孟作楚叔意到者,其神也哉。惜乎枝山化去不得見之耳。」汪芝覺得豐坊的書法幾乎達到了神化的境界,遠遠超出了原作。他肯定地說:如果祝枝山還健在,看到豐坊之作後也一定會十分欣慰。
到了清代,書法界更掀起了豐坊熱。
康熙時書畫鑒賞家卞永譽在《式古堂書話匯考》中記述:「(豐坊)妙在第四指得力,俯仰進退,收往垂縮,剛巧曲直,縱橫運轉,無不如意,則筆在畫中而左右無病矣」。意思是豐坊的字畫有力的重要原因在於握筆,在於第四指得力,使得俯仰進退自如,收往垂縮稱心,剛巧曲直、縱橫運轉無不如意。他在《海日樓題跋》里說豐氏小楷:「書法謹嚴,刻尤精絕,明代小楷之最可珍者。」
清楊賓《大瓢偶筆》:「文徵仲書宜小而不宜大,宜真行。而祝希哲,王履吉則草真大小無不宜然。三君子執筆尚有出入,似不如豐考功之純,不得以其人而思之。」他贊豐坊執筆最為純熟,難怪高出諸人一頭地。
近代對豐坊的評價有增無減,他的書法除了天一閣珍藏外,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廣東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都有珍藏,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藏明清名家手稿》收錄其《南禺書畫目》,日本京都妙智院收藏有豐坊行書《謙齋記》等等。
豐坊《逍遙遊》卷(局部) 27×477cm 廣東省博物館藏
豐坊《自書詩卷》 縱33.4cm 橫772.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