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權有「世界第二」的潛質,但仍在崛起前夜
近年來,中國在走向海洋強國的道路上可謂捷報頻傳:「蛟龍」號深海潛航器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在海洋高科技領域有了長足進步;國產航空母艦的成功海試,則意味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在海軍建設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物方面,中國的海權建設與海軍建設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那麼在理念方面,尤其是對海權理論的研究方面,中國又有哪些進步呢?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波研究員的新著《後馬漢時代的中國海權》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提起馬漢,地緣政治理論領域的學者對其可謂是耳熟能詳。這位地緣政治理論大師創立的海權論不僅揭示了海權與大國興衰之間的關係,還對海權的要素及構成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海權論的出現不僅使美國成為一個海權大國,還使其逐步成為一個影響遍及全球的霸權國家。此外,海權論在英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說,海權論影響了歷史。作為第一個成熟的地緣政治理論流派,海權論的出現不僅豐富和發展了國際關係理論,對機械化時代軍事思想的發展也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大師離去後,海權理論這個地緣政治理論的「常青樹」卻依然生機勃勃:美國的「制海權理論」、前蘇聯的「國家海上威力論」都曾在世界範圍內產生過重大影響並深刻影響了國際關係史和軍事史。同為洲際型大國,中國在這方面卻大大落後。這與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是極不相稱的。筆者認為,對海權理論的梳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海權構成要素
海權的要素就是一個國家發展海權所需要具備的主要條件。換言之,海權的要素就是一個國家形成與發展海權的前提條件。
在馬漢時代,海權由六大要素構成: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土範圍、人口數量、國民性格和政府的性質等。這些要素是一個國家能夠產生和發展海權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政治、經濟、技術因素的影響,這些要素在海權發展的過程中有些地位上升,有的則下降,還有一些則不再成其為海權的要素。海權的發展以一定的客觀物質條件為基礎,並受一定社會生產方式、社會歷史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嚴格制約。分析直接影響海權發展的諸多因素,揭示它們同海權發展的內在聯繫,有助於更清楚地認識決定海權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從而增強海權發展戰略的針對性、準確性和長遠性。
《後馬漢時代的中國海權》一書中,作者結合中國的實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當代中國海權的要素包括海上力量、海洋地理、海洋經濟能力和海洋政治能力。其中海上力量包括先進主戰艦艇規模、C4ISR系統能力及任務類型與頻率三大指標;海洋地理則涵蓋由地理位置、海域面積、海上鄰國數目、海外基地情況四大指標來決定;經濟實力包括由總體規模和科技水平;政治能力包括政府效率和國際威望及影響,後者可通過盟友體系狀況、國際政治地位、外交能力等指標來觀察。這種劃分方式可謂是中國海權理論研究的一個創新。
周邊海洋態勢
中國的海上崛起也許是21世紀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有鑒於海洋的戰略地位提高,各國紛紛加強海上力量的發展。美國加快推動海上戰略轉型、重返制海,高調凸顯海上地緣競爭;英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正重整海上軍備,積極推動海洋復興;其他周邊國家也都在加強海上力量的建設,以增強捍衛自身海洋利益的能力。
上述環境對中國海權建設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海權的崛起面臨著眾多的強有力且對中國持懷疑態度的競爭者,除了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強大存在和影響之外,日本、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實力都不容小覷。對於中國海權的發展,這些國家可能會採取形式各樣的制衡措施,從而限制中國的抱負和雄心。
這些競爭者對待中國海權的消極態度,以及中國在西太平洋不利的地緣態勢,一起構成了中國海權發展的最大外部環境。
戰略與戰場建設
自從海灣戰爭後,人類戰爭的技術形態就從機械化戰爭時代向信息化戰爭時代邁進。海軍專家劉一健大校早在上世紀末就提出,著眼於21世紀中葉,根據國家發展戰略、軍事戰略方針以及未來海上戰略環境發展趨勢,海軍在發展戰略上可分三步走。其中,到2011至2020年,海軍應形成一大中型海上作戰平台為核心的兵力結構,在海軍戰略運用上要達到有效控制第一島鏈以內的近海海域的戰略目標。
筆者認為,根據未來海上主要作戰方向和近海防禦海軍戰略的具體要求,以及海戰場建設經費等情況,中國海戰場建設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點多線長的狀況,真正做到收縮點線、突出重點。為此,可考慮調整海戰場布局,在東部和南部兩大海戰場各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完善配套和相互呼應的海戰場體系。一是在東部形成以浙江舟山為中心、山東青島和福建三都島為兩翼的海戰場體系;二是在南部形成以海南榆林為中心、廣東湛江和海南西沙為前後縱深的海戰場體系。這樣,不僅能收縮點線和保障重點,還能有力地支撐中國海上戰略防禦前沿前移,有效地保障中國海軍兵力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進行活動。
就艦隊結構和裝備建設而言,中國海軍應該在一體化聯合作戰理念的指導下,大力加強航空母艦和潛艇力量的建設,同時重視海外補給基地和海戰場的建設。中國海權有成為「世界第二」的潛質,處於海上崛起的前夜,而未來的路還十分漫長,也必將十分曲折。
中國海權的目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也是唯一橫跨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和世界島心臟地帶的國家(作為地緣政治學經典的《歷史的地理樞紐》和《邊緣地帶輪》,把地球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歐亞大陸腹地為主的心臟地帶,一個是其與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相接的邊緣地帶。——編者注),因此中國海權目標有其獨特性。基於中國面臨的內外條件,考慮到海權各大要素和中國的發展潛力,筆者認為中國宜追求「近海控制、區域存在和全球影響」的強大海權。近海控制,即在毗鄰的東亞近海謀求一定程度的戰略優勢或海上控制,以確保台灣走向統一、防止朝鮮半島出現敵對政權、捍衛釣魚島及南沙島礁的主權、維護中國進出大洋通道的安全。區域存在,即在利益攸關的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北部保持有效軍事存在,主要威懾、牽制和防範敵對國家或集團從外線對中國事務進行介入和干預,或危害中國的重大國家利益。全球影響,即通過臨時的軍事部署、軍事演習、軍艦互訪等行動,在全球海域追求政治外交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與美國追求「全球存在、全球攻防」的無限海權有較大不同,中國的上述海權目標仍是有限的。近海控制、區域存在和全球影響這三個目標環環相扣,具有較強的延續性與可操作性,在有效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又不至於引起相關國家的強勢反彈,同時為中國提供地區海上公共產品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中共十九大正式提出「陸海統籌,加快海洋強國建設」,中國這頭沉睡數百年的巨龍已經醒來,並將目光投向海洋。001A型航空母艦的海試成功,標誌著中國即將進入雙航母時代,八一軍旗迎著大洋的海風高高飄揚在航空母艦桅杆上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這個現實在地緣政治史上具有幾乎是劃時代的意義: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建設成海洋強國,其意義遠不止於海洋。
(「靖海略洋」是由以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馬堯為首的一批海洋戰略學者組成的小團隊為澎湃防務欄目打造的專欄,在今天海洋爭端不斷升溫的情況下,力圖從海軍、海權、海洋等不同層面找到問題,深入分析,激發思考,專欄文章不定期推出。)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馬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