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路軍打掃戰場時,為何不撿日軍留下的衝鋒槍?真實原因讓人無奈

八路軍打掃戰場時,為何不撿日軍留下的衝鋒槍?真實原因讓人無奈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二戰武器錄》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裝備只有國產的一些漢陽造,這種槍裝退彈困難,而且還容易炸膛,精準度也不是很高,但是就是這樣的武器,八路軍也不能保證一人一把,很多人使用的都是打兔子,打鳥的鐵紗槍,怎麼能夠擴充自己的裝備,成了擺在八路軍面前最大的難題。

沒有槍沒有跑鬼子給我們造,這句話反映的就是八路軍當年的狀態,一切裝備靠繳獲,當時日軍的主要制式武器有:明治三八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這種槍射程遠,精度高,而且易於掌控,新兵很快就能掌握,受過訓練的日本兵,可以在300米內任意點射目標,700米內射殺群體目標。

這個距離幾乎和現在的狙擊槍相當,當年美軍拿著九七式狙擊步槍,愣是沒打過日本的三八大蓋,德國的K98的步槍也就是與他相當,所以八路軍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最先尋找的就是日軍的三八大蓋,這種武器的特性和優點,也成了當時八路軍最喜歡的裝備。

除卻三八大蓋外,日軍還有一款非常有名的衝鋒槍,百式衝鋒槍,這是二戰中,日軍唯一量產和大規模裝備的衝鋒槍,這種槍彈夾可以填充五十發子彈,每分鐘800發的射速,在後期火力至上的時代,幾乎就是敵軍的噩夢,沖繩戰役中,日軍突擊隊愣是用百式衝鋒槍,打的美軍機場癱瘓三天。

如此精良的裝備,八路軍打掃戰場時,卻根本不去撿,因為這種裝備有一種致命的缺陷,因為這種武器使用的是8mm的南部子彈,而中國軍隊使用和製造最多的是6.5mm的步槍彈,無論是11式輕機槍,還是96式輕機槍,還是三八大蓋,都是使用6.5mm子彈,所以易於繳獲製造。

第二點原因,也是百式衝鋒槍的一個致命性缺點,精準度太差,百式衝鋒槍設計初期的思想就是,使用密集的火力網,對敵軍進行壓制,沖繩戰役中,日軍雖然打的美軍三天抬不起頭,但是卻只打死了美軍20個人,自己傷亡了50個人,如此讓人唏噓的威力和精準度,實在不符合八路軍的要求,因為八路軍根本無法如此鋪張浪費的使用丹藥。

第三點原因則是八路軍子彈數量太少,當時一個戰士子彈也就三五發,神槍手也就20多發,而日軍一個士兵攜帶量多達150發,子彈一旦用完,就得拼刺刀了,百式衝鋒槍槍身短,雖然可以加裝刺刀,但對於是自身長度三倍的三八大蓋來說,拿百式衝鋒槍拼刺刀無異於自殺,所以八路軍很少繳獲百式衝鋒槍,這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無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六十年過去了,廣島長崎現在怎麼樣了?牆上的那是什麼?
溥儀被侍衛戴綠帽子,事後不但不殺他,還賞了400大洋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