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

「大暑」二字,就其廣義言,指的是極熱、酷暑,「暑」就是「熱」的意思。《釋名》是漢代的一本訓解詞義的書,它對「暑」這個字的解釋即是「暑,煑也,如水煑物也」,那麼「大暑」更是像水裡煮東西,煮得滾燙滾燙的樣子。蘇東坡的表兄文同(文與可),寫過一首題為《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的詩,開頭兩句為「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說得就非常形象。

「大暑」狹義上特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它處在農曆六月的中間,公曆(陽曆)通常在7月23日前後。依照太陽沿黃經運行的軌跡,一年裡等距離地可以分出二十四個節次;節氣和節氣之間相隔15天,每個月兩個節氣。「大暑」的前一個節氣是「小暑」,一般是7月的7日或8日,後一個節氣是「立秋」,通常為8月的7日或8日。「立秋」之後還有一個「處暑」,在8月23日前後,到那時,炎熱的暑天結束了。

每15天的節氣里,又分三個段落,凡5天一個;其間的自然與物態有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稱之為「候應」。比如小暑某5天的候應里有「蟋蟀居宇」,立秋某5天的候應里有「寒蟬鳴」,處暑某5天的候應里有「天地始肅」之類,而大暑的「三候」則分別是:「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第一個5天,螢火蟲大量出現;第二個5天,由於降雨,空氣濕熱,溫度高;第三個5天,雷雨橫行,說來就來,說走即走,暑氣悶熱的現象稍稍開始緩解。

大暑時節的關鍵詞就是一個「熱」,所以大暑也被稱為「酷暑」、「溽暑」、「毒暑」、「徂暑」、「盛暑」之類。三國的時候,有幾位文化人湊在一起,寫了同題的《大暑賦》,各自用生花妙筆去形容這個時節的氣候特徵。曹植的筆下是「飛魚躍渚,潛黿浮岸,鳥張翼而近棲,獸交遊而雲散」,王粲的筆下是「征夫瘁於原野,處者困於門望。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劉楨的筆下是「農畯捉鐏而去疇,織女釋杼而下機。溫風至而增熱,歊悒懾而無依」,寫的都是 苦夏情狀。《山海經》里描寫了一個「爰有大暑,不可以往」的極熱的麻壽國,那裡的人「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由於太陽在頭頂正中直直地照射下來,連影子都不會產生;空豁的強光下聲波得不到反射,因此大聲叫喊也形不成迴音。

「大暑如煮。」炎熱雖然令人感覺不適,但對於莊稼來說,卻又是生長最快速的時期。《管子》曰:「大暑至,萬物榮華。」諺語里也說:「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這正是自然與生命的話語。不少文章里提到節氣與養生,提到大暑時節的「冬病夏養」等,也大體是從這個基點上說的。

翻檢古人摹繪這個節氣的詩詞,尋幽取涼的題材相當多。元結「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登殊亭作》),卞育「大暑不知夏,爽氣常如秋。風高松子落,天外鐘聲浮」(《留題靈岩寺》),曾幾「大暑不可度,小軒聊復開。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風來」(《似賢齋竹》),劉辰翁「清香吹不斷,大暑故如惔。靜見花陰午,涼添竹徑三」(《夏景》),臨軒看竹,望松聞鍾,都是這類的避暑消夏的表達。據《玉壺清話》載,後唐有一個叫范質的進士,在扇面上題過一副對聯:「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大熱天里,搖一搖扇子,扇走暑氣,迎來涼風,愜意得如同趕走「酷吏」,喚來「故人」,這情懷,這境界,著實不太一般。說起對聯,早幾年網路上還有過一則對得巧妙的:「夏至大暑,縱有清明前後汗(漢); 秋分白露,不須雨水南北潮(朝)。」夏至、大暑、清明、秋分、白露、雨水各個節氣,伴隨著大汗淋漓與潮濕多雨,還糾纏了前漢後漢和南朝北朝,也是頗有趣味的。

大暑時節的民俗,據說有鬥蟋蟀,吃荔枝、羊肉、仙草(涼粉),送大暑船,等等,不過到了今天似乎並不盛行。送大暑船曾流行於沿海漁民之間,在大暑來臨前置辦好船,船內供奉「五聖」(凶神)的神龕,擺設祭品,將船送往大海並點燃,任其沉浮,其寓意相當於送瘟神。

由夏到秋,詩里畫里有意思的生物是蟬與螢火蟲。它們都是小小的身體,都有著生命形態變幻的過程,一個股間吟歌,一個腹下點燈。夏蟬熱烈,生命力旺盛,到了秋天卻「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好不令人同情;夏天的螢火,輕盈鮮明,熠耀宵行,但入秋後同樣難免成為輕羅小扇撲逐的對象,畫屏冷落,夜涼如水。至於大暑物候里講「腐草為螢」,說腐草爛根之類的東西受雨露之潤,變而為螢火,只能是一種誤解了。雖然很多古書里提到螢火蟲有多種,並認為個頭小的是茅根變來的,體形長的是竹根變來的,銀色的出沒於庭際花草,金色的恆集於田滕水間。不過,飛翔時它們身上柔軟安靜的火花是人們所喜愛的,晉代車胤「囊螢照讀」的美談也由此而來。

由夏到秋,詩里畫里有意思的植物則是蓮荷。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云:「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六月中」即是大暑之時,西湖的碧荷紅蕖,氣象萬千。而到了秋涼,則只能殘葉聽雨,另是一番光景罷了。

夏季里還有一個概念是「三伏」。「三伏」與「三九」分別指一年裡最熱與最冷的天氣。「伏」是藏起來的意思,這裡指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又包括初伏(頭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天干記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位)為初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一般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2018年的三伏總共40天,7月17日入伏,8月25日出伏。入伏在小暑與大暑之間,出伏則已經是處暑之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暑 的精彩文章:

大暑至,飲食養生尤其重要,喝此湯進補又防暑
大暑 養心、祛濕

TAG:大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