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上海是中國的東南戰略門戶?

為什麼說上海是中國的東南戰略門戶?

原標題:為什麼說上海是中國的東南戰略門戶?


上海,位於中國東南門鑰,是長江下游的入海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遠古時代的上海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因戰國時期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之封地在此,上海因此又被稱為申城。

鴉片戰爭後,腐敗的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上海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英美列強勢力由此進入上海,英美列強各國的領事館、租界、兵營以及工廠、銀行紛紛設立,上海成了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樂園。上海也因此迅速成為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東方首屈一指的大都會和金融貿易中心。



《南京條約》簽訂場景


上海位於長江的入海口,是溯江進入中國內地的關鍵門戶。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成為全國之政治中心。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上海成為首都南京的重要屏障。上海也是全國之經濟中心,以上海為中心,其周邊長江下游三角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中心,富饒的長江中下游平原號稱天下糧倉,聚集了中國絕大部分的財富,是中國工業與經濟命脈,也是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中心地區。


老上海


在抗戰爆發前,上海的工業實力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經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及綜合性經濟中心。


1911年,上海市人口總數為130萬人,其中公共租界內50萬人,南京路繁華地段地價為每畝為2,9788兩白銀;到1934年,上海總人口數已上升為357.3萬人,其中公共租界就有114.9萬人,南京路地價為每畝50萬兩白銀。23年間,全市人口增加了近2倍,租界內人口翻了一番多,而鬧市區的地價則上漲了15倍之多!再就地價而言,30年代初期,上海為土地每畝均價為2,2062元,而緊次之的廈門就驟降為1,2000元,當時北方最大城市北平地價僅為可憐的790元,首都南京也只有3600元。上海因其經濟發達而獨佔鰲頭,把其他城市遠遠甩在後面,何論「北上廣」之說!


老上海一角


人口地價的驟增表明了城市經濟的發展程度。當時上海既有紡紗廠、火柴廠等傳統輕工業,也有新興的重工業,是中國製造業的重鎮,如李鴻章創立的江南製造局在此時期已發展成為江南造船廠,其技術水準、生產能力、產品數量與質量在國內造船業中首屈一指,可在外國技術支持下建造萬噸級民用運輸船,同時具有一定的建造軍艦之能力。全上海登記合註冊的工廠企業從1929年的699家一躍增加到1933年的1186家,全市中外資本工業產值在抗戰爆發前已佔到全國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同時上海還是中國最主要的外貿中心,中國關稅收入的一半來自上海,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抗戰前的上海不愧為全國的工業中心與政治重鎮,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亞洲侵略思想,或成為吉田松陰維護武士的身份特權重要武器?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