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與監測分論壇

血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與監測分論壇

2018年7月22日下午,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檢驗醫學分會主辦,血栓診斷設備與技術專委會協辦,北京定向點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與檢測」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順利召開。論壇由主會場和青年論壇組成,共邀請8位專家學者就血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與監測進行報告。

上半場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兆鉞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李強教授聯合主持,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積水潭醫院的吳俊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周洲教授和唐熠達教授分別就《創傷引起的凝血病(TIC)》、《抗栓治療的個體化檢測》和《血小板功能監測與個體化治療》進行介紹。

吳俊教授就TIC的發生機制和實驗室檢測進行詳細的闡述,使得與會者對TIC的發生與發展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認識到低溫、酸中毒、休克這三個因素與死亡密切相關。

周洲教授以具體的病例為切入點,生動形象的向聽眾介紹了個體化的抗栓治療,呼籲實驗室人員將藥物基因組學、血液功能學、血葯濃度、患者臨床信息等要素相結合,與臨床醫生及時有效溝通,真正意義上為患者提供切實有效的個體化治療。

邵春麗教授代唐熠達教授對血小板功能檢測進行詳細介紹,強調了不同人種血小板高反應定義存在差異。

下半場由吳俊教授、周洲教授主持,來自西班牙Vall de Hebron醫院Vicente R. Cortina Giner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靜教授、解放軍301醫院鄧新立教授分別就《直接抗凝藥物:描述、監測和解毒劑》、《凝血檢驗與臨床聯繫——案例分享》和《血小板功能分析的質量管理》進行報告。

來自西班牙的Giner教授以肝素類和新型抗凝藥物為代表介紹了抗凝藥物的實驗室監測。Giner教授指出,雖然新型抗凝藥物的可控性較好,但仍需要有效的監測手段,其中最為敏感的方法是Anti-Xa的活性檢測。

周靜教授通過一個詳實的病例向聽眾介紹了凝血檢驗與臨床的聯繫,並將實驗室凝血功能相關檢測的實驗原理穿插其中,深入淺出,使聽眾們受益匪淺;

鄧新立教授分別就血小板功能、分析前質量管理和檢測儀器進行報告,並就準確性、重複性、系統性、動態性和質量控制等關鍵點分享了自己的體會。

本分論壇中的青年論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洋研究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超男碩士進行報告。張洋研究員帶來的《抗磷脂醯乙醇胺抗體的檢測及心血管疾病關係的研究》和劉超男碩士分享的《血小板調節膿毒血症患者內皮細胞通透性》展現了青年學者的風采,現場氣氛活躍。

專家們就凝血理論知識、血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檢測新方法與臨床應用、出凝血檢測項目的結果解讀等各方面做了精彩報告,為與會的實驗室人員奉上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采編:北京協和醫院 黃晶晶

來源:檢驗視界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甲醛超標對人體有多大的傷害?實驗結果後怕不已,新房別急著住!
愛因斯坦真的做過費城實驗嗎?看完你就知道,我們都被騙了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