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別,古詩中的送別意
中國少年國學院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關注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而對於作者賦詩時,它更是情感的寄託。
楊柳
它源於《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長亭
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南浦
南浦。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後,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
春草
春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樂府《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使「春草」和「別情」相聯繫。本詩以古原上離離的春草形象,寄託了送別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每日成語
望秋先零
wàng qiū xiān líng
晉朝時期,尚書右丞顧悅與簡文帝(司馬昱)同歲,文帝頭髮全黑,而顧悅頭髮全白了。文帝問他為什麼頭髮先白?顧悅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是蒲柳之質,望秋先零。」文帝聽後十分高興。
望秋先零的意思是: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活動動態
點擊文字收聽第十六期↓↓↓
交友不可不慎,要交益友,不要交損友。——《論語·季氏第十六》 名師誦讀 | 未來·電台
實習編輯 |陸娟娟責編 | 閆岩 編審 | 李遠
TAG:中國少年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