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本該是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慈禧看了一眼他名字,大怒:給我撤了

他本該是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慈禧看了一眼他名字,大怒:給我撤了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歷史都是在男權社會的大背景下展開的,男性當權是封建帝制的一個統治基礎。這是長期以來中國歷代統治王朝的經驗結果,如果這一規則被打破,往往就會惹出亂子來。

最著名的要數武周篡唐了。李家辛苦打下天下,手底下軍臣也為之死傷者甚眾,而正準備享受一番時,李世民只不過納了一個傾世容顏的妃子,就差點遭到亡國滅族,這上哪兒說理去?

不僅李家人,曾為大唐奉獻過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答應。所幸武則天最後是清醒的,她還是將權力交還給了李家,否則晚輩之玄宗、盛世之開元都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後世對武則天的評價,幾乎都是正面的。

而說到女性治國,就不得不說大清國的一位,慈禧皇太后。這是中國歷史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因為幾乎所有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在慈禧當政時發生的,有的學者甚至說就是她將中國近代化的道路生生隔斷了。

關於慈禧的流言,簡直可以用一個塵囂喧上來形容,民間傳說和各類野史都對其有詳盡的描述,在此小解就不論述了。下面小解為大家帶來一個很奇葩的故事,一個因慈禧不喜歡一個狀元名字而將之撤掉的故事。

大家現在去搜索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得到的名字是劉春霖,然而他的這個狀元得來的實屬偶然,是硬生生從榜眼拉上去的。其實當年的選秀狀元是廣東人朱汝珍,是慈禧將他們倆兒倒了個個兒。

先來說最後一位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自然是最後一屆啦。這一年是光緒三十年,即1904年,清朝次年便取消了科舉。那麼慈禧為何閑著無事要搞這個事情呢?這其中有個有趣的典故。

古代科舉選頭甲的流程是這樣的:先由考官遴選優秀文章,再交由文臣學士繼續刷選更優者,從中選出排名前十的文呈送清朝皇帝審閱,如無大問題便可按照原先的排名定奪。慈禧是老大,這事當然由她來審了。

說是審閱,其實說白了就是翻一翻,瞅一瞅,走個過場,皇帝們基本上不會對名次作更改。慈禧將選文拿到手後,翻開排名第一的朱汝珍的文章,感到文詞華麗,字跡清秀,是個人才,可惜看到最後,慈禧卻發現作者的落款是朱汝珍,頓時不高興了。

為什麼呢?關鍵就在一個「珍」字上。遙想四年前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跑路前,是她親自下令將珍妃推入了井中,這個平日里與自己針鋒相對的皇妃最終命喪在慈禧手中。所以見到這個字,慈禧就不高興。

進而慈禧又瞅了一眼朱汝珍的籍貫,廣東人,慈禧更是怒火不打一處來!因為當年鬧咸豐的太平天國、鬧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鬧革命的孫中山,他們都出自廣東啊!

這是什麼節奏?一個當朝狀元竟然暗含兩大禁忌,慈禧當然不能忍。於是慈禧便將朱汝珍放到了後面,而把劉春霖欽定為了狀元。春霖,可釋義為春風化雨、甘霖普降,是吉祥之兆,慈禧很喜歡這個名字。

慈禧是至高無上的太后,她說的話就是王道,這在封建社會算是見怪不怪的了,只可惜了一位才子,只因統治者的個人忌諱而慘遭歷史遺棄!

參考書目:《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同治、光緒和宣統三朝無後?其實有一個!慈禧:在井裡
滅北宋的女真和取代明朝的女真是一回事嗎?對不起,真相很殘酷!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