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動手打了你,但我依然愛你
父親的葬禮過後,莉莉坐在十二層樓的平台上,雙腳跨在圍欄之外。
她並不想自殺,她只想冷靜一下。
在過去的時間裡,她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媽媽讓她在爸爸的葬禮上致辭,不要求她說得多好,只要講五件與爸爸有關的事情就可以。
她站上了台,在參加葬禮的賓客面前,沉默以對。
關於爸爸的事,她一件也說不出口。她覺得悼詞是為受尊敬的死者準備的,而她的爸爸,站在一個女兒的角度,她愛他,站在一個人的角度,她恨他。
因為他家暴媽媽。暴打、掐她的喉嚨、婚內強暴……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
每一次動過手之後,爸爸都會認錯,會用一兩個星期的好來彌補過失。然後,惡循環復始。莉莉最憤怒的時候,想著如果手頭正好有把刀或槍,沒準自己會殺了爸爸。
少女時代的莉莉不理解的是,媽媽為何在暴力下一再隱忍,不讓她說出去,不肯去報警,說那樣會影響爸爸的名聲和事業。(莉莉的爸爸是當地的市長,還是房地產公司老闆。)
媽媽也不離婚,為此莉莉也不肯原諒媽媽的懦弱。她覺得媽媽應該勇敢地離開家,哪怕會因此一貧如洗。她寧可跟著媽媽住破爛公寓,也拒絕成為媽媽向爸爸的拳頭屈服的理由。
可是媽媽一言難盡地嘆:婚姻……你不懂。
莉莉整個童年與少女時期,都在恐懼和憤恨中度過。
她發誓:將來我長大了,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永遠不會讓一個男人有傷害我的機會。
大學畢業後,莉莉遠離家鄉,獨自在波士頓生活。
她希望能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花店,憑著自己的喜好擺弄那些花束,將它做成自己的小事業。她也希望能遇上一個合拍的愛人,遠離原生家庭的噩夢,開始自己的生活。
很快,她的兩個願望都實現了。
她用爸爸留下的遺產,買下了一間鋪子開花店,還有個每天閑得發慌的無聊貴婦自己找上門來,願意當她的幫手。
她還邂逅了一個完美的男人萊爾。他是出色的神經外科醫生,長相英俊,性情迷人,收入高,前途無量。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愛她,愛得發狂。
莉莉幸福地嫁了,但是沒過多久,曾經讓她置身於無邊恐懼中的厄運,也毫無徵兆地降臨了。
那天,她和萊爾都喝了酒,有點興奮過頭。烤箱里的東西焦了,萊爾沒戴隔熱手套就去取盤子,結果被燙到手,盤子碎了一地。莉莉在酒勁刺激下放聲大笑,因為這太滑稽了。可是萊爾卻怒了,他一把將她推倒,莉莉的臉撞到了櫥櫃門把手上。
萊爾反應過來後迅速道了歉。他說自己發怒的原因是過兩天有一台千載難逢的手術機會,如果他的手因此受傷,就會失去這個機會。
莉莉理解萊爾憤怒的由來,在他各種柔情蜜意撫慰下,她一再說服自己:他不是爸爸那樣的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不是有意要傷害她,只是脾氣上來了一時控制不住。最重要的,是他愛她。
在為萊爾找了足夠多的理由後,莉莉原諒了萊爾。她覺得這只是個意外,不會再有下一次。
誰知道,下一次,很快又來了。
這一次,是萊爾誤會莉莉與初戀過的男孩藕斷絲連。盛怒中,他失手把她推下了樓梯。
隨之而來的,又是同樣的道歉和痛悔。雖然他再一次傷害了她,可那都是因為愛,因為怕失去她,才難以控制憤怒。
除了這個理由以外,莉莉還知道了萊爾的童年陰影。小時候,因為他爸媽沒把槍支收藏好,導致他失手槍殺了自己的哥哥,從此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他易受刺激、易怒的脾氣都因此而來。
萊爾的眼淚是那樣沉痛,他陷在如此深的痛苦與自責當中,莉莉覺得,她找不到不原諒的理由。
如是,再三,莉莉的底線一再被突破。總有各種事端引發萊爾的憤怒,也總能找出原諒他的理由。
莉莉從前以為永遠不會發生在她身上的事,發生了。尤其是最後一次家暴後,她發現自己懷了萊爾的孩子。
媽媽的命運,在她身上輪迴。那個曾經憤怒地質問媽媽為什麼不離婚的女兒,也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不離婚?
莉莉幾乎可以預見,當婚姻生活中的磨擦、口角來臨時,那倏忽高舉的拳頭。那時候,受傷害的不止是她,還有她的孩子。
離婚?
她還深愛著萊爾。他英俊、聰明、上進,魅力不凡。茫茫人海中,遇見這樣合拍的伴侶概率實在太低,和他一起度過的時光是生命中最燦爛的(除掉那些傷害的話),
萊爾也深愛著莉莉,愛那個未出世的孩子。他們仨,本來是一個多麼和美的小家庭。
莉莉終於能夠理解當初的母親。
女人為何願意一直呆在施虐者身邊?據說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女性,會回到受虐的環境。有些是因為太弱小,有些,是因為愛。
愛像一盤複雜難解的棋局,婚姻當中又有那麼多的牽絆。如何能說棄就棄?
帶著後悔與惶惑,莉莉去見了媽媽。媽媽看到她的肚子和她的樣子,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告訴莉莉:當你在葬禮上沉默,拒絕為那個男人說半句好話的時候,是我為你感到最驕傲的時候。
莉莉的眼淚刷地就下來了。她曾經怨恨過自己的媽媽,但那一刻,她為有這樣的媽媽無比驕傲。
媽媽還跟她說:我相信萊爾愛你,但他愛你的方式是錯誤的,沒用你值得被愛的方式去愛你。
雖然得到了媽媽的理解和鼓勵,莉莉終究還是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那個犯了錯的准爸爸,已經默不作聲地為新生命的到來做好了一切準備。而莉莉要考慮的卻是:如何不讓自己的女兒重蹈自己的命運?
她把選擇的權利留給了這個未來的爸爸,她向他提了幾個問題:
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兒告訴你:爸爸,我的男朋友打了我,你會怎麼對她說?
如果有一天,女兒過來跟你說:爸爸,我丈夫把我推下了樓梯,他說那只是個意外,我該怎麼辦?
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兒告訴你:我的丈夫試圖強姦我,爸爸,我求他不要,但他發誓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我該怎麼辦,爸爸?
若是我們的女兒全心全意愛著這個男人傷害了她,你會怎麼說?
萊爾的眼淚也落了下來,他答:我會對她說,離開他。
科琳.胡佛這本《莉莉的選擇》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以為是一則甜得膩人的愛情故事。看到一半才知,她講的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家暴。
中國婦聯在2010年曾做過一次全國性調查,發現在婚姻生活中曾遭受過辱罵、毆打、婚內強姦、經濟控制、限制人身自由等家暴行為的女性達到了24.7%,相當於四分之一。
但是很多人並不把它看作是多嚴重的事兒,尤其在農村,更不以為意,普遍認為:誰家老公不打老婆。
在這個認知下,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家暴者,最後都回到了受虐環境,回到了施暴者身邊。
曾被去年底發生在上海的一個新聞事件震驚。
一名李姓女孩,因向男友提分手,兩人起了爭執。她被暴怒的男友砍了60多刀,送到醫院時已經處於休克狀態。有幸救回一條命後,女孩第一時間寫下了無條件諒解書,以此換來了法庭對男友的輕判。(只判了三年六個月)。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
女生給出的理由是:男友平時對她很好,這次下此毒手,是因為那段時間他情緒不穩,她提出分手刺激了他,她也有責任,不能害他在牢里度過一生。
就這樣,兩人在法庭上互相承諾。女方說會等男方出獄和他結婚。男方說感念女友恩情以後會陪她到老。
這種清奇的腦迴路不止是我無語,大部分看過新聞的人都覺得難以理解。
底下有人評論:奇葩配奇葩,絕配,挺好,就這麼過吧,別去禍害別人了。
吃過家暴苦頭的人斷言:現在滿口愛與恩,以後就等著吃苦頭吧,說不定下次動刀,姑娘就沒這麼幸運了。
天真的姑娘以為,她的原諒可以換來男友的悔過,她以為從此後真的可以相親相愛直到白頭。
但是,紀錄片《看見淤青有多難》里已經清楚地讓我們看到:有過一次家暴後,後續的傷害會不斷發生,而受虐者的底線會一次次放低,離開就變得越來越困難。到了後來,自信與人格被徹底摧毀,有的做出極端的反抗行為,有的在痛苦中結束自己生命,也有人就此認命,在生活的沼澤中掙扎度日。
可以說,家暴在某種程度上,是被縱容的,它是一種惡的循環。要脫離這個苦境,需要受虐者拋下面子問題,積極求助親友與家人。鼓起勇氣警告施虐者,嚴正聲明不可碰的底線。不但要動用智慧,必要時還要拿起法律武器。
家暴傷害的不止是夫妻間的感情,還會在兒女心裡留下難以言說的傷痕。
有多少家暴的父親會意識到,那個表面上親親熱熱喊著「爸爸」的女兒或兒子,私底下卻巴不得從來不曾有過這樣一個父親。
家暴的母親也是如此。
還有一個可怕的事實是:有很多隨意傷害自己至親的男人或是女人,其實生活中很少對他人發火。承受他們暴戾的,永遠是身邊最親的人。
這是為什麼?
他們是壞人嗎?如果他們真的壞,為什麼別人對他們評價那麼高?如果他們是好人,為什麼如此肆無忌憚地傷害自己最親的家人?
赤裸的事實是:傷害親人的成本最低,如果不是嚴重的身體戕害,甚至無須為此付任何代價。
小說里有一句頗耐琢磨的話:哪有什麼壞人,不過是偶爾做了壞事的普通人,只不過有些人在努力遏止惡的一面。
希望動用過家庭暴力的男人和女人,都能來看看這本書,來感受一下,你因為控制不住情緒而揚起的拳頭,會給你愛的人帶來多麼深的恐懼和痛苦,而你自己,可能會從此失去兒女發自內心的愛、信任與尊重。
也希望那些遭受過家庭暴力或依然處在命運漩渦中的女人,也都來看看這本書,從中獲得更多的勇氣,敢於對身邊人揚起的拳頭說「不」。就像小說里的莉莉對萊爾說的那樣:即使你看到我跟別人躺在一張床上,你也無權動我一根指頭。
在傷害無法遏制的時候,你要學會果斷地離開,不管那個人怎麼哭著跪地說「愛你」。你必須清楚:他愛你的方式是錯誤的,你不值得在這樣的愛里耗盡一生,而這世上,總會有另一個真正珍惜你的人。
《莉莉的選擇》
[美]科琳·胡佛 著 孫依靜 譯
楚塵文化 出品
2018年7月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