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後的第一部手機破發了
「大大大破發了」,「坐等1199」,「這是小米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第一天破發的手機」,「廣告發布會」————這是貼吧和論壇對於小米Max3的評價。
Max3也是小米在上市之後發布的第一款手機。
災難一樣的發布會
小米並不是所有發布會都由雷軍主講,大概有三種。極其重要的發布會,如mix,如數字系列,6X,Note5都由雷軍親自發布。有些產品則由小米公司的二把手林斌主持。級別更低的是紅米6pro和小米平板4這個級別,由其他主持人發布。最沒存在感的產品則壓根一個海報發布完事。
主持8年發布會之後,雷軍的主持人水平還是不錯的,合適的幽默經常調動整個觀眾們情緒高漲。林斌並不適合,不過也可以原諒,並不是所有人都像雷軍一樣,既有演講才能,也有技術。最關鍵的是,這場發布會並不是他的主場,他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
而其餘的60分鐘是什麼?多數都是小米合作商的廣告。這裡,筆者的進度條還略有偏後,實際大概在40分鐘前一點,手機部分就結束了。
大家都已厭煩了肯德基,騰訊視頻高管的「演講」。又在模仿綜藝節目的特效音、大笑聲的輪番轟炸下,很多人已經沒有耐心,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聽高管們各種漫無邊際的侃侃而談。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綜藝節目的。更多的人留下只為了林斌微博中的one more thing————它們對Max3的配置並不滿意。
碰運氣和走極端
今年小米手機產品線的混亂,是所有人的共識。在小米嘗到了線下機的甜頭之後,小米在2018年推行了機海戰術,價位全部在1000-2000元,但這些發布手機並不均衡,往往全胳膊少腿,做一個爆品只能靠碰。
小米Max一代就是小米碰運氣做出來的產品,在那個最困難的2016年,和miui8一起發布,出乎意料的成功讓小米繼續推出了後續機型Max2。
和Max1不一樣,Max1搭載了僅次於當時旗艦Soc 820/821的650/652系列CPU,玩當時的主流遊戲一點也不費勁,配上4800mAh電池,大屏性能續航一台手機完成。但Max2的驍龍625,倒退+價格上升,讓很多米粉並不滿意。Max3上,「我們要對驍龍636有信心」更是成為笑柄。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小米雖然也在碰運氣,但是確實傾聽了用戶的聲音,只不過,這個聲音,並不是用戶們的聲音。
在小米Max3的發布會上,小米一反常態的以一段視頻為開頭。視頻內容主要講的是小米對Max系列以往粉絲的採訪,說優點和期待。
但視頻中所說,大屏大電量,不是這個系列本來的優勢嗎?如果屏幕不大,電池不大,用戶為什麼不買別的?為什麼就不能大膽的推陳出新,加強別的地方呢?Max系列就必須大屏大電量,其他一切都可以捨棄嗎?為什麼要走極端?
然而小米,既極端,又保守,還掩耳盜鈴。
消費者和用戶其實並不理智,很多人說自己並不需要前攝像頭,如果mix做到全屏幕或者nex機械結構就會買。但是如果真的沒有前攝像頭,那手機就真的沒人買。總結來說,就是我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更通俗的話就是,均衡,和諧。手機廠商需要協調這些用戶的需求,總結出用戶最想要的,再進行推出。一味的聽那些頭部用戶,不如聽聽用戶們真的需要什麼。
短時間的成功之後仍是追趕者
小米似乎被835和mix一代蒙蔽了雙眼,總覺得自己已經扶搖直上,但其實,小米仍然是追趕者。
本來,在工信部透露出來的信息中,Max3已經確定是驍龍636,但在之後的宣傳海報中,王者榮耀的幀數無形拔高了人們的預期,導致發布會之後的落差太大。
截至7月23日 21點30分,京東小米Max3總共只有400+評價,按1比3-4的買評比,銷量實在慘淡。6+128的發售量更是極少,即使很多Max的鐵用戶也在吐槽。
Max3對於小米來說,算是綜合利潤率較高的機型了。究竟為什麼不提供6+128G版,怎麼也想不通。難道小米壓根只想以4+64G機型走量?
走量,對於小米來說,已經是一個負擔,每年MIUI長測都會耗去大量的人力和精力,成本更是直線上升。手機ROM的盈利只能靠廣告和小米其他部門的補貼。而小米在早前,已經打出了自己是良心ROM更新的旗號,一旦停更,用戶根本不會買賬。
而更另人擔憂的是,小米目前的研發力量並不強大。在市場飽和化,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深挖用戶的需要,是每個廠商的重中之重。各家都在提,「水桶機」,就是在保證用戶的最大需要的同時,保持其他硬體水準的均衡。除了每個機型的特點,其他的功能和最短板一樣平齊,而不是降低再降低,閹割再閹割。
一款模仿OV的賣點,自拍更美麗。一款保留自己的賣點,便宜量足。結果2款互相競爭。一款電池小,一款沒Type-C,兩邊都不討好。
小米Max2出生幸運,在大賣的時候,吃雞手游還未出生。但在今天,手游吃性能嚴重的前提下,Max2也只能大降價清倉。這,也將是Max3的命運。從現在開始,它已經破發了。
※又又又復出的黃章,這次能拯救魅族嗎?
※主板廠紛紛BIOS更新,泄露INTEL下一代CPU信息
TAG: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