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翡翠故事:因慈禧的喜愛而超越和田玉,成為「王者之尊」
民間翡翠價格的抬升,地方進貢到宮廷的翡翠也越來越多,人們對翡翠的審美也逐漸發生著改變。到了清晚期,一些高翠、玻璃種的翡翠材料越來越多地被開發利用,翡翠逐漸走向寶石化、首飾化的發展路線,雖也還有陳設器及實用器皿,但首飾、佩飾類作品大量增加。
清 翡翠鐲(一對)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翡翠卧牛 故宮博物院藏
后妃們也越來越喜愛這些翠艷欲滴的飾物,扁方、簪、墜、戒、鐲、佩等飾物越來越多地以上等翡翠製作。尤其到了晚清,慈禧太后對翡翠非常喜愛,常常向各海關、織造等衙門索取翡翠貢品,死後也殉葬了大量翡翠。清宮舊藏的一幅慈禧肖像畫上,其手上戴的就是翡翠鐲。
慈禧太后坐像(局部) 清宮舊藏老照片
得益於女性使用者的推動,翡翠在宮廷中終於找到了其應有的地位,依託著中華玉文化的深厚積澱迅速上升,又有著西方寶石首飾因素的介入,加上女性掌權者的喜愛,使其不僅成功的成為玉器家族的成員,其價格甚至超過了和田玉,某種程度上達到了王者之尊。
清 帶皮翡翠人物山景圖山子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帶皮翡翠人物山景圖山子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翡翠作品八百餘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器最多的博物館,藏品主要為清宮遺存,是鑒定古代翡翠的標準器。這些藏品的時代多為清代中、晚期。從上述分析可知,中國人對翡翠的認識有一個先石後玉的過程,無論是明代的翠生石,還是雍正時期翡翠石、雲產石的稱呼,均可以看出此時還沒有將翡翠納入玉的系統。
左:翠鏤空花罐魚長紋雙叉簪 右:翠扁方 均為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時期,翡翠開始有了永昌玉、雲南玉、滇玉、翠玉的稱呼,可見雲南當地開始將這種一直稱為石的東西冠以玉名,其他省份及內廷則稱翠玉或翡翠,而雲產石的概念一直到清末還在使用。如此多樣的稱呼,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翡翠與和田玉區分開來。在檔案及各種文獻中,無論是古玉還是清代的時作玉,均直接稱其為玉,並不需要冠以別名稱呼。
清 翠十八子手串 故宮博物院藏
左:金鑲翠戒指 右:金里翠扳指 均為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這與人們內心始終認為閃石玉才是中國玉文化中真正的玉有關。從這一意義上講,翡翠這種外來礦物,因取了玉的名字,加之可與美玉甚至寶石相媲美的質地,以及首飾化的設計深受貴族尤其是女性當權者的喜愛,開始藉助中國幾千年的玉文化積澱突飛猛進,不僅進入玉的文化領域,也在價值上異軍突起,逐漸超越了和田玉。而這是一個由民間到宮廷,再由宮廷引領民間的過程,從乾隆朝開始並逐漸發展,到清末直至民國的短短百餘年間達到了高峰。
原文作者:徐琳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5月刊《翠華玉意兩逢迎 清代宮廷中的翡翠》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