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匹茲堡ICTD2018:交通推動人類文明,300年以及更遠

滴滴@匹茲堡ICTD2018:交通推動人類文明,300年以及更遠

精彩資訊,即刻送達

7月15日-18日,在美國工業重鎮、三河交匯的鋼鐵之都匹茲堡,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 2018世界交通與發展大會(ICTD 2018)隆重召開,大會涵蓋自動駕駛、車聯網、智慧交通系統、智慧基礎設施、交通安全等諸多議題,製造了前所未有的學界和業界影響力。在這個彙集了美國5個州交通部長、學界領袖和世界各地交通行業從業者的盛會中,滴滴以獨家頂級合作夥伴的自信,娓娓講述人工智慧如何打造未來智慧交通。

在古典的賓夕法尼亞三河交匯處,連接著繁榮的東部和狂野的中西部,匹茲堡是美國最早的交通樞紐之一。300多年前移民先驅在此依託內河航運建立的小小貿易站,後來成為在二次大戰中貢獻了超過德國和日本總和的鋼鐵產量的世界鋼都,卡內基的鐵流與梅隆的美元、威斯汀豪斯的電氣化設備一起撐起了站在世界頂端的大國工業。而今,脫去頭頂的霧霾,帶著世界一流的科技、醫療和高等教育歸來的匹茲堡,仍然是美國交通和汽車行業的重要中心。

7月15日,應大會主席、太平洋和西北大區交通聯合組織PacTrans負責人、華盛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教授、STAR Lab主任王印海老師邀請,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教授領銜,滴滴帶著自己在祖國的技術研發實踐來到這裡,與美國同行們一起探討AI for transportation,暢想未來的城市交通。

滴滴出行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教授致辭

在16日的開幕大會上,劉向宏教授代表滴滴致辭並與來自General Motors、Verizon和Michael Baker的高管、技術專家舉行圓桌討論,詳細闡述了在滴滴場景下的數據和研發實踐如何推動建設三層結構的未來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暢談交通、汽車、通信和土木建設四大行業在未來車聯網、智能道路和城市交通行業中的合作與交鋒。滴滴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擁有每天3000萬訂單帶來的106TB的原始軌跡數據積累,滴滴智慧交通利用滴滴出行大數據,先後研發了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滴禹」綜合交通系統和潮汐車道等多種落地產品方案。目前,滴滴首創的智慧信號燈已經服務了全中國超過1300多個紅綠燈,平均降低10%~20%的擁堵時間。

論壇中,美國業界的各位代表還詳細介紹並解答了關於無人駕駛汽車及其落地形態、商用方案和各自時間表的問題,在汽車智能、共享、網聯、電動的潮流中,滴滴和出行大數據推動的智慧交通也當然不會缺席。不僅如此,劉教授還特意提到了跨學科、有針對性的人才教育對未來交通研究、交通行業發展的關鍵性作用,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共鳴。

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主席K.Swallow女士致辭

開幕式上同時發表講話的還有本次大會的聯席主席王印海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交通部長L.Richards女士、匹茲堡市市長W. Peduto先生、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主席K.Swallow女士、協會交通與發展分會主席D.Hein先生,他們在開幕致辭中滴滴對交通行業變革的推動和貢獻以及對大會的支持得到了廣泛的讚揚和感謝,包括德克薩斯州、密歇根州、華盛頓州、猶他州等在內的來自美國五個大州的交通部長列席聽會與滴滴代表交流行業觀點,作為一家致力於重塑未來出行的中國公司,美國學界和業界的認可也讓一同到場的中國學者感慨萬千。

「滴滴」冠名頒獎晚宴

7月16日晚,大會舉辦了專門的「滴滴」冠名頒獎晚宴,劉向宏教授再次致辭並以一位美國高校交通專業學者和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的視角解讀和分享了自己對未來交通發展的理解,秉承著AI for Transportation的理念,詳細解讀了滴滴數據驅動的智慧交通方案如何優化城市交通、推動區域發展,得到了參會嘉賓對滴滴的科技實力和產品技術實踐的高度評價,也期待滴滴可以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直接或間接與美國交通界產生更多交流,讓有效的解決方案和先進的技術方法日後在國際化的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

頒獎晚宴

劉向宏教授致辭

從去年10月起開始的「蓋亞數據開放計劃」,打造了業內獨一無二的大規模脫敏軌跡數據集,將滴滴平台上真實的軌跡大數據在經過嚴密的隱私脫敏和安全檢查後開放給學術界和社會大眾,迄今已在國內外幾十家機構的眾多研究者手中發揮了顯著效果,無論是科學研究、課程教學還是學術交流、技術討論,「蓋亞」開放數據集以開源開放的精神努力推動交通學科的協同進步。在今年,滴滴還將逐步開放更多的脫敏數據資源,攜手業界、學界合作者,共同加速未來智慧交通的落地實現。

滴滴展位

7月15日起,在大會展廳的中心位置搭建了全新設計的滴滴科技展位,以圖片、視頻和傳單海報等多種方式全景化展現了滴滴如何利用大數據讓出行更加美好,在參會師生群體中打造滴滴more than a journey的美好形象。

7月17日,華盛頓大學班學鋼教授組織技術論壇,滴滴智慧交通部數據科學家鄭劍峰博士深入分享了滴滴智慧信號燈的技術內涵和落地成果。接下來,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智能協同與物流實驗室主任,匹茲堡城市自適應智慧交通系統的設計者Stephen Smith教授來到滴滴展台,與劉向宏教授、班學鋼教授和鄭劍峰博士一起與參會人員展開學術討論,聽取行業同仁們對智慧交通行業和滴滴智慧交通的理解,解答他們的問題,並從中美兩國技術實踐的不同路徑和各自角度,為聽眾展現了行業最前沿的研究和創新。

回望300年,交通的發展推動著人類文明,讓北美大陸的曠野河灘,成為接駁繁忙的水邊商埠,再變成路網縱橫、橋樑密布的工業之心,最終塑造了今天科技發達、經濟活躍、逆勢崛起的美麗都會。滴滴在2012年的夏天應運而生,也探索著、奮鬥著在這個變革的大潮中,以自身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優勢為動力,推動未來的美好出行。

300年以及更遠,交通在路上,滴滴,也在路上。

編輯 | 安虹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滴滴學術合作 的精彩文章:

TAG:滴滴學術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