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內澇頻發,問題何在?
近期,隨著各地強降雨不斷,「內澇」「看海」成為網路平台上的熱搜詞。根據百度指數近半年來統計數據,「內澇」與「看海」在該平台的搜索頻次整體上具有同步性,「內澇」往往伴隨著「看海」。從時間段來看,6月汛期以來,「內澇」和「看海」在百度平台上的熱搜次數顯著增加,其中「內澇」一詞7月份在百度全平台的檢索頻次較上月環比增加了22%,「看海」的檢索頻次則環比增加了19%。從檢索需求來看,人們較為關注「城市內澇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實際上,城市內澇災害是困擾我們已久的一個問題。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國內351個城市排澇能力的專項調研顯示,2008年至2010年間,有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在發生過內澇的城市中,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那麼,城市內澇頻發背後究竟為何?
內澇凸顯「海綿城市」管理模式未見成效
有專家認為,近期的城市水患問題凸顯「海綿城市」等新雨洪管理模式未見成效。有輿論以「揮之不去的陰雲籠罩」形容中國城市的內澇問題。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城市內澇是全球城市面臨的普遍問題,城市建設中有很多不透水的地區,一旦集中降水就容易導致內澇。他指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渠道之一是加強「海綿城市」建設。不過當下中國城市治水能力與「海綿城市」要求相距甚遠,例如城市建設透水率仍不足。他認為,有關方面既要主動採取更多工程措施,抵禦和吸納洪水,又要對新區域進行更好地規劃,在易發洪災的地方限制建設。
城市治水理念短視問題嚴重,建設投入不足
《瞭望》新聞周刊分析,造成最新一輪城市內澇的因素包括城市新建地區低洼地增多、極端天氣事故增加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從更深層的治理文化層面看,該報道指出,內澇「來得快去得也快」,大部分城市應對機制仍以被動式「修修補補」為主,無法根除問題。
有分析觀點認為,城市治水要觀念先行。工程建設是長久之計,但當前城市管理者普遍存在決策與執行短期化的問題。因此,城市管理者要為治水劃定一條紅線,給出清晰治理時間表和路線圖,彌補過去城市建設的「欠賬」,同時將城市排水防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治澇先治吏」。
此外,中國各地在排澇系統投入方面,也存在政府財力和人力投入不足的問題。馬軍認為,要改變城市內澇現狀,很大部分要從新區規劃著手,至於已建成地區,整體基建改造難度非常大,但即使這類地下工程不比地面上的建築和項目引人注目,有關部門仍需往這方面投資。
缺乏合理科學的城市建設理念
有專家認為,引起城市內澇的關鍵因素,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治理和規劃不當。
以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為例,當兩個工程建設出現矛盾時,能夠創造GDP的項目總優先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水利項目,排水管網設計長期得不到足夠重視。從人工排澇設施看,有些城市在應對內澇、暴雨等自然災害時,採用的是「只求地上、不管地下」的思路,建設大批樓房、硬化不少路面,形成了巨大的不透水區域,但地下排水管道還是過去的管道,難以建成高效、完整的排水系統。
而排澇泵站、水閘等相關設施老化,管網和排水系統銜接複雜,管網淤塞、運營維護不足等都讓本來就無法匹配城市發展的地下排水設施難以應對短時強降雨。
城市排水標準低於國際水平
據業內人士分析,建國初期,北京、廣州、瀋陽、天津、武漢等幾個大城市在建設城市排水系統時照搬「蘇聯模式」,即在地下約5公尺處埋放排水管,管道直徑在1公尺以內。這樣的排水管道規格,不僅設計偏於保守,承載能力也有限,很難應對大流量的來水,放眼國際間巴黎、東京等城市,均採用「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系統。巴黎的下水道位於地面50公尺以下,寬逾5公尺;東京的下水道則在地面60公尺以下,寬闊程度不亞於一座宮殿。
衡量一座城市排水能力的標準通常為幾年一遇,即這座城市可以抵禦幾年一遇的降水量,如一年一遇,就意味著排水系統可應對36毫米/小時的降水量;兩年一遇,即可抵禦58毫米/小時的短時強降雨;五年一遇,即能抵禦69毫米/小時的短時暴雨。但在「蘇聯模式」下,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絕大多數城市,基本只能達到一年一遇的水平,而在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城市,五年一遇則是最低標準。
城市排水系統雨污混接現象普遍存在
雨污混接使城市污水未經處理就通過雨水排放系統直接排入受納水體,污染城市水環境。還由於「污」走「雨」路,污水佔據了部分雨水的排放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雨水排放系統的排洪能力。
地面沉降日趨嚴重
地面沉降不僅降低城市局部區域的地面高程,形成多處低洼地,影響雨水徑流的地面收集,增加地表積水的幾率,還有可能造成雨水管道下沉,管體的基礎及結構被破壞,管道淤積堵塞現象嚴重,甚至改變管道的原有坡向,導致雨水的出路被阻隔,大大降低了雨水排水系統的行洪能力。
受城市化進程影響弱化城市排水能力
不少研究表明,城市化增強了城市地區尤其是下風方的暴雨過程。城市化特徵影響對流性降水過程的主導因素有::①城市地區氣溶膠濃度增加,產生了更多的降水凝結核物質;②城市地表粗糙度加大,增強了城市地區降雨過程的動力條件;③城市冠層影響城市降水系統分化及轉換;④城市提供水汽輸送條件;⑤城市邊界層熱島效應(UHI) 所產生的顯熱和潛熱擾動影響乾濕對流條件等。
版權說明
責任編輯:蔡睿智
素材來源:聯合早報、中時電子報、新浪網、網易新聞
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智慧水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中國智水中心」享有本文獨家版權,如若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轉載時均須註明作者來源。
投稿郵箱:csw@ce-ca.cn
TAG:中國智水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