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心手融通鑄畫魂》

——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文/勞 驥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曾因工作關係,在小城文藝界行走多年,但第一次識得李華山大名,還是在圖書館舉辦的一次「六人書畫展」上。那一幅幅筆法雋秀、設色考究、興味蘊藉的寫意山水,登時吸引住我的眼球,再瞅畫家鈐印,便是李華山大名。

及至後來,因了一些文化活動,就與李先生趨於熟稔,也便加深了解。先生別署頤和軒主,主攻寫意山水,兼習寫意花鳥。1965年生於河北獻縣,為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滄州中國畫寫意藝術研究會會員,滄州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研究員等。曾任河間河北梆子劇團舞台美工,獻縣提花廠美術設計,並在中國人民大學山水畫高妍班進修幸獲程振國、張復興耳提面命,畫技畫意日臻精進,繪畫作品多次榮獲等級獎勵。

先生做人低調,繪事也不張揚。我幾次說為他寫上幾句,均被婉拒。近日復提,約略難拒好意,勉強應允,於是才有了這篇「其人其事」的小文。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心氣。國畫是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繪畫,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畫家用筆墨抒發情感,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並寄託情思的一種表述形式,也是對世界人類文化共同體的一大貢獻。國畫是畫家心中的畫,並不刻意講求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而注重表現畫家心中經過情感浸潤之後的情思萬象。先生雖非學院派畫家,但對畫理畫論有著「草根一族」的深切體味,特別推崇的是畫為心象,氣格為上。他在最近一篇畫論文章中坦現積久心聲說,中國畫的寫生並不單純是像西方所倡導的那樣,到某座山或某處景點,按照透視、比例、色彩、明暗等等,對自然景觀作真實的描繪;而是畫家在遊歷名山大川的過程中對景物用心觀察,通過體悟山川的氣象,感悟四季更迭,感受在陰晴雨霧各種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山川丘壑給畫家帶來的驚喜和震撼。先生領悟「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真諦,就是要把自己心中對山川自然的所感所悟用畫筆呈現出來,才是國畫所謂的「畫由心生」。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所言,「眼中之竹非心中之竹,心中之竹非手中之竹」。用眼睛尋找美、發現美,然後內化於心,對外在事物進行移情和升華,形成「心中之竹」。今天來看蘇軾、米友仁、徐渭、八大山人等的作品,所以各有品格特色,正屬先賢不同心性、適意而必然產生的意趣境界。竊以為,當是涵養了這種「心氣」,先生才會面對山峙川流、日月往來、四時寒暑、草木枯榮時,睹物興懷,得以移天地萬千變化之物象而入筆端具畫。但只瀏覽一下先生山水畫作,無論尺幅大小,無不蘊含著濃郁的、無法化解的寧靜致遠,表現出人生歷練中氣定神閑的氣質,帶給大家一種清新脫俗的藝術享受。誠如是,先賢大家筆下的「早景則千山欲曉,霧靄微微,朦朧殘月,氣色昏迷;晚景則山銜紅日,帆捲江渚,路行人集,關掩柴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邃氣象,就在先生畫作中有了別緻表現。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手氣。有智者說,寫意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精神、傳統美學的精髓,也以寫意性區別了中西方藝術,構建了在世界藝術中的獨特審美地位。筆墨作為傳統山水寫意的審美語言,又只能通過不斷錘鍊筆墨技巧,挖掘筆墨表現力,畫作才能呈現出博大雄奇、嫵媚靈秀之美。由此觀之,繪事傳承與創新殊屬不易,就是有了「眼力」與「心氣」,若無手中管毫的應心,料也枉然。先生沒有高學歷,卻有「幼承庭訓」的陶冶,夯實了厚重的高「心氣」,且又得於心、應於手,心至手追,筆下便具象出不少精品佳作。正所謂舉凡藝術作品,都是多種要素、多重環節構成的創作活動,評價一位藝術家的藝術造詣和創作成果還是要以作品說話,考究作品是否講究筆墨和氣韻,師法造化,「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如此再來賞析李先生的畫作,就會領略到其「心藏天地之格局,神植珠玉之驕潤」的尚韻、尚法、尚意、尚美意境,並著意捕捉秀美並提煉重構綠水青山的精氣神,運用筆墨知白守黑,從而把天地之大美、四時之明法、萬物之成理的無限個美置換為一個浩渺磅礴、氣勢恢宏的立體大美。譬如,其《煙雲入畫圖》《源遠流長圖》《秋江漁歌圖》《深山古寺圖》等,遠山近壑、湖光天色、孤帆碧影、小橋流水、茂林佳卉、疏樹長亭、茅屋瓦牖……稍加遠觀近賞,不禁油然而生那麼一種或地老天荒、蒼茫宏闊,或豪邁壯闊、典雅孤傲的情懷。先生深諳含蓄或蘊藉才是衡量畫作藝術水準的重要尺度,用筆含蓄、流暢大方、律動自然,有些畫作鐵線著墨、筋骨儼然,有些作品則沒骨畫法、輕勾細描,意蘊各具傳神。於畫面構圖上,筆者留意到幾乎所有畫作少見人物,一經揣摩,那青山古寺、帆影櫓檣、茅屋草舍、亭間石桌……有無、像否之間,不正生動著一個個高賢雅士、艄公農婦、高僧香客等身影嗎!有道是,取法乎上,「藝術只有作為『為他之物』才能成為『自在之物』。」這大抵正是先生刻意尋覓的讓觀眾在感同身受與心靈熏染中而興味蘊藉的藝術格調吧。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義氣。藝術作為外化的「符號載體」,與創作者的個體生命存在某種特定的關聯。「畫因人重,藝由道崇」,自古就有「作畫先做人」的說法。氣有清濁、格分雅俗,人有人品、畫有畫格。書畫與做人,互為作用,方能養得浩然之氣,時守磊落之神,調節和完善畫家的筆法、墨法及章法,落墨不俗,呈現出畫品跌宕起伏、錯落有致、瀟洒大氣、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初見李先生,你很難把他與藝術家聯繫在一起。他既非長發飄髯、中裝圓鞋,也不動輒「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抑或言必稱希臘,而是黑紅臉龐、碩壯身材、衣著普通、言談大眾,特別是性情豪爽、秉性本真、忠實坦蕩乃至遇見摯友則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他沒有冬暖夏涼辦公室的「鐵飯碗」,雖是以畫謀生,卻淡泊名利,不屑於與那些沽名釣譽者為伍,更瞧不上那些有機會就到處標榜自己是畫家 XX、書法家XX的人。故而,先生對那些不循文化傳統、打著創新旗號,利用職務或虛名敗壞人們審美趣味的丑書爛畫,從來「不把眼珠轉過去」。先生的畫品與人品高度契合,當是他的人格標籤。他對收藏他畫作的同道或鍾愛藝術的聲應氣求者一分不取,而對那些假裝斯文、浮誇流俗者則千金不易。他愛心善行,不僅多次參與書畫到學校、軍營、企業、社區等基層的活動,還有求必應,屢屢捐獻多幅畫作參加扶危濟困的義賣……有人說他靠畫畫養家糊口不易,沒有必要到處捐送。先生卻說,大善乃做人之大美,社會需要我的畫作,正是我繪畫做人的價值!這,就是先生的「義氣」,就是先生做人繪畫的脊樑。此於當下尚嫌浮躁的人文環境之中,自然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行筆至此,不能不提到先生對「詩書畫印」的整體追求。可以欣喜地告訴各位看官,先生書法已很精美,其胸襟格局導引著他伏案小書、如數家珍,懸腕大體、如擷日月,境界分明、各領千秋;先生詩作,雖非字字珠璣,但引經據典、比興得體、格律謹嚴、耐人尋味;先生特別於篆刻用功不小,印面虛實相間、濃淡相生、筆力沉實、結體嚴謹、金石味深,深得西泠印社理事韓煥峰方家讚賞,近已納為《滄海印社》社員。實在說,李先生追求藝術30餘年如一日,焚膏繼晷,孜孜矻矻,篳路藍縷,一步兩個腳窩走到今天,至少使我們明白了什麼是「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的內蘊。

「心氣」是陽光,「手氣」是土壤,「義氣」是雨露,藝術是種子。誠若天養地育、八面來風、根深葉茂,也就造就了李華山先生藝術耕耘的盎然春色。

「無名文學」勞 驥《心手融通鑄畫魂》——李華山先生其人其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州市文聯 的精彩文章:

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干
七月願所有美好,都如約而至

TAG:滄州市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