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貿易戰,究竟圖什麼?
特朗普本屆政府奉行的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政策,尋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特朗普簽署鋼鋁關稅措施文件。圖據東方IC
在世界各國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今天,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不僅會對全世界自由貿易、經濟全球化、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產業鏈產生巨大威脅,也會對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和民眾造成損失,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抵制。然而,發動貿易戰明明,明知道損人不利己的那麼,由於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較之其他國家為多,顯然中國成為了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發動全球貿易戰的主要對象。特朗普為何為何執意要發起對華貿易戰呢還要一意孤行?
首先,經濟與安全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執政的兩大要務。「重振美國經濟」「重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優勢地位」,被特朗普視為其經貿戰略的核心目標,是貫穿穿特朗普其「美國優先」理念的一個領域,也是實現「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根基。對內實行減稅、廢除「奧巴馬醫改」、促使製造業回歸和投資流向美國,對外則力圖改變美對外貿易狀況,減少和消除貿易逆差。在特朗普政府看來,美對外貿易夥伴中,對華貿易逆差數額最大,2017年達到3750億美元。美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自2002年至2016年美對華貿易逆差一直在千億美元以上,特朗普聲稱「不能再容忍下去」和「必須改變」這種非「公平、對等和互惠」的雙邊貿易現狀,將解決貿易逆差視為處理整個中美關係首要突出的問題。
其次,是國內兩黨鬥爭和選舉政治的需要。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代表共和黨候選人的特朗普與代表民主黨的希拉里對決中,他在多個競選集會場合曾數次向選民們承諾,當選總統後會採取徵收「懲罰性關稅」措施大幅削減對外貿易逆差,尤其是對華貿易逆差,為民眾創造更多就業。2018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為贏得更多本黨席位、控制選舉後的國會,共和、民主兩黨間選民爭奪戰日趨激烈。作為共和黨執政的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通過兌現競選承諾、取得實質性成果取悅於選民,為各州競選眾、參兩院議員的共和黨候選人拉票,贏得多數席位,確保共和黨繼續主導新一屆國會,減少對政府施政的掣肘。此外,特朗普近日訪英時向英國《星期日郵報》坦露有競選連任「打算」,「似乎所有人都希望我這樣做」。一年多的「通俄門」調查仍在繼續,其內外政策不時遭到國會民主黨和本黨議員激烈抨擊,特別是他在首次美俄首腦峰會上言論引起軒然大波,而主流新聞媒體仍冷嘲熱諷、與之作對。承受很大政治壓力的特朗普為爭取連任,贏得更多民心,抗衡「華盛頓政治」壓力,在炫耀自己執政創造「經濟成就」的同時,也急切想儘快在貿易問題上取得「滿意政績」。因此,他本人的言行、推文及核心團隊成員一再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
再次,是特朗普政府解決貿易爭端策略改變所致。自信滿滿的特朗普自詡「擅長交易」,在執政初期他就發出提醒警告、威脅恐嚇,試圖迫使所有對美有較大順差的貿易夥伴通過雙邊談判交易以達成其削減貿易逆差目標。其執政核心團隊成員在論及解決貿易爭端對策時也曾多次表示,特朗普本屆政府奉行的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政策,尋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在他這一策略遭遇「障礙」、「釘子」後,便迅速改變策略方式。憑藉美國經濟見好、民意支持率趨升,特朗普不惜冒經貿利益「局部受損」的風險,轉向「貿易戰」為主,通過不斷加碼、極限施壓、強制削減,逼迫對美有較大順差的貿易夥伴國回到雙邊談判桌前,做出實質性讓步,得到他要的「較為滿意的結果」。
特朗普政府不僅執意對華貿易戰,而且也此次「一視同仁」地對其歐盟、日本和以色列等國開打貿易戰,拒絕給予關稅豁免。這一做法發動貿易戰既遭到歐盟等相關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的強烈反對,也受到美國內一些議員和專家的不斷批評。很多人,認為徵收和提高關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在全球化大勢所趨面前,中美各國貿易關係和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依賴性,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當前,要擺脫目前雙各方在處理貿易爭端問題上陷入僵局的局面,需要美方降低繼續加碼、強硬威脅的調門,同時雙各方應採取務實的態度和方式進行溝通,以分階段逐步解決貿易爭端中的主要問題為目標,通過公平談判和彼此妥協,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結果協議,緩和貿易關係衝突,從而避免國際貿易關係繼續惡化。
(俞曉秋,中共中央編譯局海外當代中國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朝鮮半島有望無核化 日本還有啥借口擁核?
※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