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那些你必須面對的問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那些你必須面對的問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修行路上都會遇到許多問題,而這些都問題都需要以智慧的方式去解決。在眾多師兄的幫助下,就針對一些問題做一些分享。同時就文中的觀點希望師兄們加以評論指導。以眾生的眼光來指引後來之人來學會如何面對這些問題。

1、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答:我們學習佛法是用來要求自己的,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我們實際做的怎麼樣,家人是看得最清楚的。很多人學佛之後,處處拿佛法來要求別人、評判別人,學佛不過是拿著一把尺子在丈量別人,把佛法拿來作為證明自己正確的工具。既不懂得照顧家人感受,也沒有半點真正學佛人的慈柔與隨順,這與佛法哪有半點相順呢?家人反對我們的信仰,實際上是因為對我們做人的不認可。如果我們學佛之後,變得越來越慈柔,越來越懂得關愛體貼家人,越來越願意為家人付出,讓家人真正的受益了,家人又怎麼會反對我們學佛呢?

2、學佛的人是不是不用講世間法?

答: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做人的法,你必須得先好好做人,然後才可能成佛。人都不好好做,怎麼能成佛呢。

3、有人為了修行,父母生病也不照顧,這樣對嗎?

答:學佛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如果連今生與自己最親的人、對自己恩德最大的人都不顧,那還談何利益眾生呢?

4、世間有很多的紛爭和煩惱,怎樣才能夠令心平靜下來?

答:還是世界觀的問題,學佛首先要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你就知道該如何去觀待這個世界,觀待一切的眾生,以及如何觀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要知道每個眾生都活在自己的業力的世界裡,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凡夫的心時時刻刻都是處在貪嗔痴的煩惱之中、痛苦之中,這就是輪迴的真相。學佛首先要了解這個真相,面對這個真相,看到一切眾生都處在痛苦之中,除了修行解脫,別無一處安樂之地。然後立志要修行解脫,並且發願令一切眾生獲得解脫。

5、怎樣才能帶髮修行?

答:修行是內在的,生活的一切狀態中都可以進行,所以並不是只有出家才可以修行。家庭、工作、生活,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修行的道場。重點在於我們內心的轉變,讓自己的行為、語言、心念,逐步的相順於佛法,即深信因果、深信無常、深信輪迴,時時處處按照佛法的世界觀來對待這個世界和對待自己。

6、不知道怎麼信佛?學佛、修行有什麼好處?

答:佛陀向世人所宣說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包括物質的真相、精神的真相,以及超越物質與精神的真相。真相的意思就是絕對的客觀規律,而非相對的規律。它與你信或者不信沒有關係,真的就是真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必然要發生的。所以要不要學佛,重點不在於你信或者不信,而在於你要不要先去學習、了解一下,佛陀到底說了些什麼?然後你還要去辨析,佛陀所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然後你就會知道,遵循真相與不遵循真相之間,有什麼差別了。

7、分不清真假的布施,有用嗎?社會上有太多看不清的事?

答:不必要去評論別人,我們只要看護自己的心。自種因,自受果。每個人都要承受自己的因果。

8、念佛會耽誤工作,怎麼辦?

答:念佛並不是要我們把工作生活中必要的責任都拋棄不顧。該做的事、該擔當的責任,我們還是要去做的。學佛重要的是在心裡相信因果,謹慎自己的身口意,棄惡揚善,而不是在外相上一定要做個什麼樣子。把自己那些用於打妄想、追逐貪慾、發獃的時間拿來念佛,這樣就是良好的開始。

9、為什麼我經常放生,可是還是很不順?

答:放生是為了救度動物的生命,並且為它種下與佛法結緣的種子。如果為了自己謀利的心態去放生,這個動機決定了你的放生雖有功德,但也是染污的。而且,順與不順都是自己的因緣,都是自己的業力召感的。善惡不能相抵,該來的還是要來。放生是種善因,果報未必馬上就顯現。指望依靠放生來改變不順的狀態,這本身就是違反因果規律的想法。

10、有人罵我、害我,怎麼辦?

答:學佛人首先要接受因果,明白一切的遭遇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因,然後緣成熟了,就結果了。別人對我不善,一定是我過去種下了不善的因。我們要接受這個果,並且真誠的去體諒對方的處境,發願從今以後再也不造惡傷害他人。就如同俗稱的「還債」,認了這個債,並且真誠的還債,在心裡默默的為對方祈願,願他不再受苦。這樣就能夠消業,轉惡緣為善業了。

11、師父傳了很多法,請問修哪個法最好?

答:沒有最好的法,適合你的法就是最好的。並且,修法必須有次第。就象說大學的課程很牛,但你必須要先讀小學,再讀中學,之後才能讀大學的課程。否則你不僅聽不懂,而且還會錯亂的理解,越修越偏。但問題是,你沒有能力辨析你該上什麼課。所以謹慎的選擇一個真正有資格的好老師更重要。當認定了老師,就一切按照老師說的做。

人生多歧路,願有一燈塔,指引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明掌中佛 的精彩文章:

TAG:圓明掌中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