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挖掘「鏈圈」新價值,區塊鏈技術有望普惠於民
上周IBM公布二季度財報顯示,包括區塊鏈服務在內的戰略業務收入實現15%的增長,並首次佔到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顯示了新興技術對傳統科技企業的重要性。
區塊鏈技術是下一個將呈現爆髮式增長的領域。據筆者了解,2017年3月IBM推出區塊鏈平台以來,至今已經擁有超過250個活躍的區塊鏈網路,同時還包括多個領域的數百個獨立區塊鏈項目,以及超過1500名致力於IBM內部區塊鏈項目的員工。
而其他的軟體巨頭,包括甲骨文、亞馬遜、微軟和SAP在內的公司也都宣布了它們的區塊鏈即服務工具(BaaS),希望通過幫助開發者打造區塊鏈解決方案來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IBM全球市場高級副總裁MartinSchroeter表示:「IBM在安全性、規模化以及強勁的生態圈方面的優勢使之在區塊鏈的競爭上具有主導地位。」
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範圍的普及是伴隨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崛起。數字貨幣的交易將被永久地記錄在區塊鏈上,而區塊鏈技術是以高等安全性和加密性的軟體為基礎的。
如今,IBM已經與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歐洲最大的7家銀行進行區塊鏈方面的合作,為它們提供真實的金融世界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IBM董事長、總裁兼CEO羅睿蘭女士表示:「區塊鏈之於可信交易,可類比為互聯網之於信息。」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2025年區塊鏈的商業附加值可增長至超過1760億美元,到2030年,超過3.1萬億美元。
IBM還發起了超級賬本項目(Hyperledger)聯盟,挖掘「鏈圈」的創新價值,最終目的是實現科技紅利普惠於社會以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IBM已經與中國銀聯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交易積分交換系統,該網路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不同銀行之間和不同商戶之間的積分交換。
不過,Hyperledger主要是用於企業間的協作,為了讓個人也能夠參與到這種數據協作中,近期市場上也誕生了一些支持公鏈架構的區塊鏈數據協作體系,能夠允許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參與到數據協作的體系中。
近期剛完成8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的區塊鏈數據協作協議Points(PTS)創始人張佳辰告訴筆者:「目前發展中國家的信用記錄仍然十分缺失,以中國為例,只有30%的人擁有可用於傳統信用評分模型的信貸記錄,因此基於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信用評分應用前景廣闊,能夠有效地解決目前社會的徵信難題,讓更多普通人獲得健康有效的信貸途徑。」
筆者認為,這一切實現的基礎是需要建立一個完整、準確的數據池,打通數據孤島,形成覆蓋個人和機構的高效數據協作模式。當然,隱私安全、激勵機制和有效的數據組織方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鑒於歐盟剛剛實施了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區塊鏈如何與GDPR兼容也尚待認證。根據GDPR,在存儲層面,個人數據必須完全匿名存儲,並且默認使用儘可能最高級別的隱私設置。在記錄層面,個人數據處理者必須清楚地披露數據收集,聲明數據處理的合法基礎和目的,保留數據的時間以及是否與任何第三方或者歐盟以外國家共享數據。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正是得益於數字貨幣的崛起。根據Coindesk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數字貨幣市場融資(ICO)佔到了傳統IPO融資額的45%,融資量高達72億美元。這一成長不到三年的貨幣資本市場正在顛覆傳統的金融投行業務。
筆者認為,對於股票發行者而言,通過ICO市場融資的好處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好處是ICO市場融資的成本更低。事實上,ICO市場的投資者來自全球各地,更加分散,這意味著能夠吸引更多新的、廣泛的投資人到該平台上交易。
※科技賦能支付行業,匯付天下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
※上半年電煤消耗增長超1億噸,關注動力煤龍頭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