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了不被俘虜,拉響手雷與越軍同歸於盡,父母住的房屋成危房
郁達夫先生曾經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卻不知道愛戴英雄的民族則是可悲的民族。
我國領導人,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我們不能讓國家英雄流血又流淚,他們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應該牢記他們的英雄事迹,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在這個戲子當道的社會,在這個為了追星寧願自殺的社會,我們能做到嗎?答案,我們不想知道。
李謀仁烈士,旬陽縣甘溪鄉王灣村人,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後,李謀仁偷偷跑到武裝部報名參軍,結果被武裝部的人親自送了回來,當時的李謀仁還是一個未成年。
武裝部幹事在表揚一番李謀仁的愛國之心後,便把他交給父母處理,而等待李謀仁自然一頓打。李謀仁的父母並不希望他參軍,不管是現在還是成年,他們都不喜歡。
每一個父母都是自私的,他們希望李謀仁娶妻生子,給李家傳宗接代,因為李謀仁是獨生子,但李謀仁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好男兒就應該參軍入伍,1985年,李謀仁說服父母,如願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部隊,李謀仁勤快,訓練積極,被連隊評為連隊訓練標兵,年底代表連隊參加比武,榮獲軍區頒發的「全天候射擊能手」(當時的射擊能手,即現在的優秀狙擊手,是十分難得的人才。)
李謀仁的戰友說:當時的李謀仁是部隊重點培養的教官,當時部隊的老兵,很多文化水平比較低,雖然經驗豐富,但國家要與國際接軌,文化水平就必須提上來,而那些老兵年紀都比較大,文化不容易學進去。
因此首長決定從年輕人中挑選,讀過書,青年,訓練天賦還不錯的李謀仁進入首長的視野,並準備提名李謀仁去軍校進修,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李謀仁所在部隊,接到命令,奉命前往雲南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輪戰。
在個人前途與國家面前,李謀仁沒有任何猶豫放棄了個人前途,背起行囊隨部隊前往老山參戰。他自己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去在也沒有回來。根據資料獲悉,李謀仁是因為不想被越軍俘虜,從而拉響別在腰間的「光榮彈」與三名越軍同歸於盡而犧牲的。
1986年4月中旬,李謀仁與另外兩名戰友被派往前沿陣地3號高地1號哨位執行防衛任務,他們的陣地孤立且突出,三面受敵襲擾,每時每刻都有遭受越軍偷襲的危險。
1986年4月28日,越軍於凌晨3點對我軍陣地開始炮擊,李謀仁獲悉馬上拿著望遠鏡觀察越軍炮兵陣地,並通過步話機告知我方炮兵開始炮擊,並不斷修正我軍炮彈著點。
但就在觀察期間,李謀仁沒有想到,山腳下已經有越軍特工潛伏,通過向越軍炮兵報告方位,一枚炮彈落在李謀仁身邊,另外兩名戰友當場犧牲。
越軍看到李謀仁倒下後,準備把他活捉,李謀仁為了不被越軍俘虜,毅然拉響別在腰間的「光榮彈」與3名越軍同歸於盡。
戰後,李謀仁所在部隊追授他一等功臣及優秀共產黨員,李謀仁的父母拿到兒子陣亡通知書後,一蹶不振,原本準備新建的婚房也停工,兩位老人住在破舊的土房。每月領取著500元的烈士撫恤金。
幾十年過去,當年的房屋已經變成危房,當地政府得知烈屬家庭情況後,號召社會捐款,重新幫助兩位老人建新房,但李媽媽說:我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黨和國家不要為我們浪費錢了。以此為由,被李媽媽委婉拒絕。
此後,兩位老人,繼續住在破舊的危房裡面。房屋雖然破舊,但裡面到處都是兒子的照片,彷彿李謀仁一直都在他們身邊,不曾遠去。
※他是張學良的弟弟,臨終前說「贖罪」二字,真相讓人感動
※對越反擊戰,越軍女兵結局都如何?很多人無法接受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