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價比最低「蝸居」,人口密集的香港,屋子小到難以伸直雙腿
疲憊的上班族,放學的孩子,獨居的老人,關於這些市井細民的生活,關於他們「被居住」的故事,構成了這座城市光鮮外表下的另一個側面。在香港,有很多為低收入百姓所建造的公屋,這些住宅區的住客十分密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百姓甚至連公屋都住不起,他們只能選擇劏房、棺材房、籠屋等房型。而這幾種房間幾乎能夠顛覆你對家的定義。
籠屋一景。顧名思義,籠屋是一個十分傷人自尊的住宅單位,窮人住在鐵籠里,他們自稱「住在這裡的人都是孤兒」。在香港約有20萬人居住在劏房內,近4萬兒童居住在環境惡劣的房間內,這些看似冰冷冷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這些高聳的住宅樓,從外觀上看,也難免給人觸目驚心的感覺,幾十層的住宅樓拔地而起,裡面聚集著苦苦掙扎討生活的人,那種怪異感、疏離感與壓迫感令人窒息。
在富裕的香港,住房熱潮黑暗,成千上萬的人被迫生活在分隔的鞋盒公寓,「棺木之家」等不足的住房,二十幾人共享同一個衛生間和廚房,雙層床小到難以伸直雙腿,然而租金高漲讓居民別無選擇。
成千上萬的人被迫生活在「鞋盒公寓」、「棺材屋」和其他人均居住面積嚴重不足的公寓內。「棺材屋」的二十幾名房客要共享骯髒的廁所和唯一的水槽,房客之中還有單身女性。圖中為了節省空間,往往同一層的租客共用一個衛生間。廚房和衛生間就直接連在一起。
很多住在棺材房的年輕人都希望有朝一日離開這裡,但居住於此的老人和攜家帶口的夫婦們,很可能對於離開已經不抱有希望。
住在籠屋的王先生開玩笑說,這裡也不便宜。每平米床位的租金就要幾百港元,地段好的上千元,這租金均價比香港尖沙咀海景豪宅還高。這是全球性價比最低的「蝸居」之一。如果只算群體,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圖為80歲的老張睡在他狹小的棺材屋中,無法伸展雙腿。很多退休的老人無資產,亦無法負擔昂貴租金,只能屈居於這些房子之中。
圖中這是香港一間典型的「獨居住宅」。勉強稱作「牆壁」的格子由金屬製成。圖中住客正在吃飯休息。
圖為63歲的老黃,他正蜷縮著雙腿坐在自己的「棺材屋」內。為了這間房子,他每個月要支付2400港幣(約人民幣2100元)。左側的簡易廁所由這層的所有租客共用。
圖為蝸居於租屋內的年輕人,躺在床上吃罐頭看電視。
圖中的這種公寓,一般只有30平方尺(約3.3平方米)左右,居住者多為香港失業人士。正在吃飯的男子望著牆上泛黃的相片,不知在思索些什麼。
由於房間過於狹小,很多雜物無處堆放,只能懸掛起來。
還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連棺材房都無法入住,選擇住在「樓梯之上」。沒有隔板,沒有門窗,這些由救生通道改造而成的「房間」,連去衛生間都要繞過樓梯大費周折,但仍大有市場。
天台通常是種花、乘涼的好地方,但這裡卻搭建了12個鐵皮屋。夏天時,租屋上曬下蒸,租客們痛苦不堪,很多人自嘲地將自己稱作「蒸魚」。在這樣的房間里,想要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了最奢侈的事。香港,是對平民最不友好的地方之一。聯合國已經多次表示「籠屋是對人類尊嚴的一種侮辱」.但無論怎樣,生活,對於市井細民來說,仍舊要繼續下去。
※世界上最年輕的爸爸,12歲喜當爹成接盤俠,真相毀了他的一生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不種莊稼不幹活,一群人坐一起吃「樹葉」
TAG:難得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