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脫單?拋繡球了解一下!
電影《劉三姐》
朋友們!
還能回憶起電影《劉三姐》的劇情嗎?
劉三姐跟阿牛哥表白心意的時候,
唱了句歌並向阿牛哥扔去了一個,
繡球!!!
你沒有看錯,是的,繡球!
但是,你肯定想不到,
電影中代表愛情的繡球,
它的原型,
居然是一件冷兵器,
而且是真的能夠狩獵殺敵的那一種!
沒錯,長下圖這樣
連環畫《飛砣鳳》
繡球=武器?
繡球的原型是冷兵器時代的一種青銅鑄制的兵器——「飛砣」,用於甩投,正所謂「飛砣」過處,寸草不留。這一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殺敵利器,加上壯族先民天生驍勇的戰鬥特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飛砣」都是壯族先民保衛家園,抵抗外敵的神器。
隨著歷史的變遷與生產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不斷改變,「飛砣」的材質逐漸從鐵、銅、鎳為主的金屬逐漸向石器、木器轉變,「飛砣」在戰爭與狩獵中的實用功能亦逐漸消退。唐朝時,人們用棉布、麻布或絲綢模仿「飛砣」的形狀,相互拋接娛樂。此時「飛砣」形狀的繡花布囊,內充棉花籽、穀殼、谷粟等,並手工刺繡上一些吉祥圖案,當時稱之為「布剌」。唐朝著名詩人柳宗元被貶至柳州時,看到當地壯族青年男女互相投擲「布剌」,曾用詩句「男女分行戲打球」來描述這一景象。
到了宋代,繡花布囊發展成為「五色球」。此時,拋繡球便與壯族的儀式活動聯繫在一起了。每逢重要的節日,壯族先民都會敲起銅鼓,扔五色球。宋代詩人朱甫,在其《溪蠻叢笑》中載「土俗歲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名飛砣」。其中的五色彩囊,便為繡球。經過發展,武器「飛砣」演變為拋繡球活動。
廣西靖西縣的繡球街 圖/視覺中國
元明時期的「繡花球」,其製作原料與日常生活用品緊密聯繫,製作樣式增多。製作繡球主要使用棉花籽、谷粟、穀殼及豆類等常見物料,用繡花布囊成球狀,以圓形最為常見。其外觀大小如拳頭,上下端分別系有彩帶和紅墜,壯族人稱之為「繡球」。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以娛樂身心,溝通感情。每逢重大節日,如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節日時,壯族人都自發組織互拋「繡球」來娛樂或遊戲,這一習俗也漸漸成為壯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獨特方式。
拋個繡球來確認,遇見的是對的人
拋繡球可是個有技巧的活,想要找到心儀的對象,不僅得接得住拋來的繡球,還得接得巧妙,接得美觀!
小夥子在接繡球 圖/視覺中國
拋繡球活動,不僅要求參與者有較好的力量,還得有準確的判斷力、較好的靈活性、耐力及柔韌性等。在拋繡球時,男女青年分列各站一邊,兩邊人數大致相等,而繡球數量不限。拋繡球的人,手持繡球上端的彩帶,用力旋轉數圈,趁勢向對方拋出。接球的人要看清球的來勢,選好位置和角度接球,還要有個優美的接球姿勢,若接不住,就會招來一陣鬨笑,或唱歌,或做遊戲以示被「懲罰」。
阿哥阿妹拋繡球 圖/視覺中國
在現實生活中,壯族村寨,隔山離水,壯家青年男女交往受到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限制,而拋繡球活動則為他們創造了良好的交往機會。每逢春節、中秋或三月三,壯族人民都要舉行歌圩。歌圩中,小夥子們和姑娘們相邀聚集在地頭、河畔,分成男女兩邊,互相引吭高歌,用歌聲來表達問候、增進了解。對歌中,姑娘們將手中精緻的繡球向意中人拋去,小夥子們則以優美的姿勢接住繡球,將它把玩欣賞,又向姑娘拋回。經數次往返拋接,小夥子若有意,就在接到的繡球上繫上自己的小禮物,拋回饋贈女方;姑娘若收下,就說明她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這時,兩人或繼續對歌表情達意,或相約到僻靜處聚會。
阿哥阿妹定情緣 圖/視覺中國
從冷兵器發展而來的繡球,不僅成為了體育娛樂活動的主角,更成為了愛情的象徵。小美想說,除了唱K吃雞和開黑,單身小哥哥小姐姐們在聯誼的時候不妨拋拋繡球來表心意,說不定脫單會來得更快喲!
文/凌遠清
往
期
推
薦
百度百科TA說民族領域首位特邀科普作者
編輯|季可欣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轉載合作請加微信號:tulipwind
※你以為你說清楚了,他以為他聽明白了……
※不被外界所動,把生活過成詩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