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治通鑒》與餘姚官刻本

《資治通鑒》與餘姚官刻本

原標題:《資治通鑒》與餘姚官刻本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宋神宗趙頊賜書名。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書中記載的歷史由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為止。橫跨了中國16個朝代,一共1362年的歷史中,詳近略遠,隋唐五代371年,佔全書40%,史料價值極高。《四庫全書總目》評為:「網羅宏富,體大思精」。


主編司馬光以為君親政、賢明之道為出發點編寫成一部巨著,「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



在該書的流傳過程中,有一個版本極為重要,由於是在南宋年間由官方在餘姚製版刻印,故稱為「餘姚官刻本」。是在南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下紹興府餘姚縣重刻孝宗朝(南宋最傑出的皇帝宋孝宗執政時期――筆者注)或稍後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諸種版本,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這一版本。

據葉德輝《書林清話》,「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時期)兩浙東路茶鹽司刻過《外台秘要方》四十卷。紹興三年(1133年)刻《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楊雄《太玄經》十卷。紹興六年(1136年)刻《事類賦》三十卷,以及無年號《唐書》二百卷。


當時餘姚的絹、茶、鹽業極為發達,「姚黃」竹紙更是馳名全國,並由此帶動了印刷業的發展,也正是這個原因,294卷巨著《資治通鑒》才會選在餘姚校刊印行。


從《資治通鑒》的幾次刻印的過程來看,雖然《資治通鑒》成書後,在宋神宗元豐八年,范祖禹、司馬康、黃庭堅、張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畢,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但是,元祐本已不可見。因此有理由認為,目前《資治通鑒》餘姚官刻本成為存世的最早版本了。


此版書卷後有刊板題識:「紹興二年(1132)七月初一日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公使庫下紹興府餘姚縣刊板,紹興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畢工,印造進入」。該版本版框高21厘米,寬14.1厘米,半葉12行24字,白口、左右雙邊。白麻紙印本,紙墨瑩潤,刀法規整,字體方整端重,宋諱缺筆至構字,慎字間有剜去末劃痕迹,當是孝宗朝稍後印本。版心下記刻工名,皆南宋初期杭州地區習見良工,多見於同時所刻他書。卷末原有紹興二年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公使庫校勘官銜名鈐有「天祿琳琅」、「天祿繼鑒」、「乾隆御覽之寶」等印,迭經文徵明、顧從德、季振宜、徐乾學等名家所珍藏,清初又為內府天祿琳琅收藏,現藏北京圖書館。


在北宋末期,由於金兵南下所迫,只得在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而原北宋國子監書版由於兵災全遭毀棄,秘書省、國子監的刻書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因此,在南宋建國初期,只得搜尋一些北宋舊監本書籍作為藍本。由於此時的國子監已無力重雕,故令臨安府及兩浙、兩淮、江東等地方政府部門負責刻版,然後送歸國子監,這就是地方官刻的由來。

當時,由於條件所限,只刻印了九經白文、十三經古注、十二經正文,以及一部分正史書和《資治通鑒》。其它書版多存在原地印賣,或由讀者贖買。因此,南宋時期地方官刻書迅速發展起來。如:各地方公使庫,中央在地方各路設置的各路使司、地方州(府、郡)縣軍學、郡學、縣學、書院等等都普遍刻書、印書。


南宋的地方官刻包括「公使庫刻書」、「各路使司刻書」、「各州(府、縣)刻書」、「州(府、軍)郡」、「縣學刻書」、 「書院刻書」幾個種類。


其中,「公使庫」是指宋代地方接待中央來往官吏安寓的所在,這種部門有著較為殷實的經濟力量,加之往來客寓都是政府官員,因此多附庸風雅,從事刻書印書。


其中,「各路使司」,則與宋代的官制有關。據《宋史?地理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天聖析為十八,元豐析為二十三:京東東、西,京西南、北,河北東、西,永興,秦風,河東,淮南東,兩浙,兩淮,江南東、西,荊湖南、北,成都,樟,利,夔,福建,廣南東、西。高宗南渡後,所存者,兩浙、江東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廣東、廣西等十五路。」


政府在各路設置茶鹽司、安撫司、轉運司、提刑司等機構主管茶鹽專賣、民政、水路轉運、財政稅收、提點刑獄訴訟等事務。這些機構,掌握著各地方的政治經濟命脈,有較雄厚的力量和條件,也競相從事刻書、印書。

而《資治通鑒》的餘姚官刻本就是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在餘姚所刻,而民間很難刻這部宏著的原因,可能與資金來源和工程龐大不無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書者,舒也
黃永年先生藏善本碑拓趣聞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