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淑紅︱開拓與內斂——我眼中的唐詩和宋詞

劉淑紅︱開拓與內斂——我眼中的唐詩和宋詞

詩意記錄生活 用情溫暖人心

開拓與內斂

——我眼中的唐詩和宋詞

劉淑紅

有朋友問,你覺得唐詩和宋詞有什麼不同?哇,這可是個大課題!專家們可能會從格律對仗押韻字數等方面去分析,我一個外行人,從純粹的個體主觀感受上來說上幾句,全當娛樂,不可當真。

如果說,唐朝是個大大的繁華,宋朝,就是繁華落幕的自省。前幾天玉童還在說,只有一個人處於類似孤獨落寞的情境里,才會思考人生。同樣的,只有當朝代從繁華盛世里安靜下來,才會開始注重生命自身的存在。身為馬上皇帝的李世民父子起兵山西晉祠的雨花寺,從此開始了唐朝開掛的歷史,疆土不斷擴大,經濟越來越繁榮,這種開拓狀態,滋養了唐詩的豪邁和大氣,再唐詩中,你會讀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會讀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會讀到「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到了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意識到了唐朝的落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專權尾大不掉導致,於是杯酒釋兵權,從此文人登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軍人被防範、壓制,沒有自己應有的地位。如被稱為武曲星、狄天使,因為特別帥被稱為「狄樣子」的狄青,憑赫赫戰功從士卒起步當上了樞密副使,因為不是進士出身而被鄙視、嘲弄、排擠,抑鬱而終。這註定了宋朝在歷史上是個孱弱的朝代,無論軍事實力還是開拓精神,都萎靡不振。加上遼、金、西夏等敵人的強勢,似乎宋能維持三百多年,已然是奇蹟!

於是,文人們開始有了惆悵,有了煩惱,有了哀愁,我們讀到『』草色眼波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我們讀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些關心自我感覺的小情小調,實數私情,一個人在私下裡自憐自艾,是唐詩里很少見的表達,唐詩也寫孤獨,但是馬上升華為與大山大河、天地日月的對話,李白說,『』獨酌無相親『』,可是馬上就『』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唐詩里不允許自己在私情里沉溺,而宋詞則是一溺到底的決然,你聽有人在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說,宋詞的惆悵與李商隱詩的感受類似,其實不然,李商隱的詩善於描寫細微的私情,他說「相見時難別亦難」,這是小兒女的綿綿情長,可是他的詩帶著極大的熱情,你看他又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宋詞不是這樣的,它有一種類似於頹廢的美,它說『』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沒有李白的『』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它只是任愁發展下去,就像開到荼蘼的花兒,有種墮落的美。

也許我們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春愁秋思,明明在人頭攢動中熱鬧,轉身就覺得虛空,這就是宋詞帶給我們的體會,它也是情感的必要組成部分。在不斷開拓的大唐,人們都忙著進取,喊出來的口號鏗鏘,而在內斂孱弱的宋,人們開始靜下來思索自省,宋詞也開始了小情小調的泛濫,這有點像一個人,盛年時躊躇滿志,忙於實現抱負,無暇顧及私情。到了晚年,無論成敗,都開始著重自我感知,痛的哭的笑的,都是此生如夢的囈語。

不以政治論成敗,如果你迷醉於唐的強大,請你不要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宋朝那些文人墨客對於藝術發展的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蘇軾,王安石,范仲淹……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如那個朝代製造出的瓷器、織就的綢緞一樣,在燦若星河的歷史畫卷里,熠熠發光,光彩奪目。

(本文由作者授權轉發,配圖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希良 的精彩文章:

TAG:朱希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