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攻防:美、俄著力發展和增強高超聲速作戰裝備與能力

超攻防:美、俄著力發展和增強高超聲速作戰裝備與能力

來源:空天防務觀察

導讀:高超聲速作戰已成為大國著力爭奪的戰略制高點。例如對美國而言,它是美國防部三大技術發展和轉化重點之一(高超聲速、定向能和人工智慧);對於俄羅斯而言,它是俄豐富多樣的戰略打擊手段發展的新熱點。近期,有多條有關美、俄相關動向,顯示出兩國全力發展和增強高超聲速打擊能力的態勢,本號特此篩選綜合整理,供讀者參考。

一、美國防部綜合預算重規劃申請文件披露多個美軍在研高超聲速導彈項目重要信息

2018年7月16日,美國《防務內情》網站透露,美國防部審計長大衛·諾奎斯特(David Norquist)於2018年7月11日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85頁的綜合預算重規劃申請案,申請將已經在201620172018財年預算中批准劃撥、累計總額達43億美元的預算轉移到2018財年預算中的更高優先順序項目上。該文件披露了多個美軍高超聲速打擊武器項目信息。

美國防部計劃轉移1.595億美元預算到「常規快速打擊」(CPS)項目,其中:14000萬美元用於支撐某型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HGV)的批量製造。文件顯示,美國防部目前正在考慮以每年5枚的初始生產速率製造某型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原文提到,「需要資金來支持將CPS HGV的設計方案移交給多家(生產製造)合同商,以提高其經濟可承受性和可生產性。」2)3450萬美元用於HGV熱防護系統生產製造所需的工業能力建設上。原文為,「主要問題是缺乏碳碳複合材料加工成形所需的熱壓罐,碳碳材料主要用於製造熱防護系統。」36500萬美元用於支付某個總額1.7億美元的新立陸射高超聲速導彈驗證項目的預付定金。42000萬美元用於「全尺寸高超聲速飛行試驗所需的」試驗與鑒定設施改造。CPS項目將從2020年開始移交給美海軍管理。

2017112日,美海軍戰略系統項目辦公開宣布,該辦於20171030日凌晨3點,在夏威夷考艾島太平洋導彈試驗場成功完成了「常規快速打擊」項目(潛射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的首次飛行試驗;一旦決策層批准通過,該導彈最終能夠、也必將在『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攻擊型核潛艇上完成列裝。該導彈可能還會列裝「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按計劃,美海軍第5批次「弗吉尼亞」級將加裝「弗吉尼亞級載荷模塊」(VPM),該模塊長84英尺(25.6米),將「插入」艇體中部,帶有4個大直徑有效載荷發射管,可裝入「戰術戰斧」潛射巡航導彈(每個發射筒可裝入7枚),或潛射中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彈,以及其他可布放的有效載荷。現役第3批次「弗吉尼亞」已將指揮台圍殼前獨立的「戰術戰斧」導彈垂直發射管更換為2個大直徑有效載荷發射管,保留了12枚「戰術戰斧」導彈的搭載量,也可攜帶其他可布放載荷(美海軍圖片)

文件還披露,美國防部申請轉移近5000萬美元到美空軍的一對高超聲速導彈姊妹項目上,以支持美空軍參謀長大衛·高德費恩上將(Gen David Goldfein)的指示——2021年底前生產製造高超聲速打擊武器原型機。其中,12900萬美元用於「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項目「初步設計評審(PDR)後續工作、固體火箭發動機長周期部件與材料、風洞試驗等都需要更多資金。此外,為了滿足空軍參謀長提出的2021年底完成導彈原型機生產製造的進度要求,必須保持研發進度的同時加快飛行試驗進度,這些都需要資金支持。」22000萬美元用於「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項目,「以支持將CPS項目滑翔飛行器改進並集成到HCSW上,以及儘早將CPS滑翔飛行器設計方案轉移到HCSW主合同商洛馬公司,以開展優化設計和原型機製造。」文件首次披露,HCSW項目將集成美陸軍設計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和現貨火箭發動機,使美空軍具備空中發射高超聲速武器的能力。這也是一系列吸收轉化最近大獲成功的CPS項目技術成果的其中一項科研工作。

廖孟豪先生評論:

(1)關於CPS項目。此前已明確2020年開始移交給美海軍進行潛射型中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的型號研製,但新文件披露,CPS項目同時新增布局了一型陸射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的演示驗證項目。不過總額近1.7億美元預算,可能只夠做一次飛行演示驗證,表明該技術可能已經具有較高成熟度,因此推測可能是此前美陸軍AHW項目的延續,但也不排除該項目可能就是指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與陸軍在2018財年聯合啟動的「作戰火力」(OpFires)項目

(2)關於美空軍的ARRW和HCSW兩個姊妹項目。根據文件,HCSW採用的是美陸軍AHW的技術,因此可以判斷HCSW也是一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而不會是類似俄「匕首」那樣基於機動式彈道導彈改進而來的高超聲速導彈。此外,兩個項目2021年底才完成原型機的製造,就要求在2022年形成早期作戰能力,這再次印證了美空軍在這兩個項目上採用了快速採辦程序的判斷。

總體上,美軍當前已經明顯將助推滑翔作為高超聲速導彈的主技術路線,正在全面推進各軍種各類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型號或背景型號的科研工作,全力保持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的能力優勢。

很有趣的是,除了「高超聲速吸氣式武器概念」(HAWC)項目(戰術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技術驗證)之外,其餘全部美軍在研高超聲速導彈型號研製和演示驗證項目的技術源頭都可以追溯到HTV-2和AHW這兩個助推滑翔技術鼻祖級的項目上。前者衍生了「戰術助推滑翔」(TBG、ARRW、OpFires等項目,後者衍生了CPS潛射型、CPS陸射型和HCSW等項目,形成了當前美軍高超聲速導彈江湖的兩大主流門派。

二、美國防部副部長格里芬發表關於高超聲速武器的三大觀點

2018年7月17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稱,美國防部研究與工程副部長邁克爾·格里芬(Michael Griffin)作為決定美軍高超聲速能力發展的核心人物。在7月12日舉行的一個與記者的座談會上,發表了三個關於高超聲速的觀點:

1.高超聲速武器的最大影響在戰術武器層面,而不是戰略武器

2018年3月,俄總統普京公布了兩型具備核打擊能力的高超聲速武器。格里芬轉述美國防部長馬蒂斯對此事的評論稱,俄羅斯已經裝備多型洲際彈道導彈核武器,因此再多一型高超聲速戰略核武器也不會有多大改變。相反,焦點應該集中在「戰區級或區域級衝突層面的戰術能力上:超快速響應、高速、高機動、難以發現跟蹤和攔截。」很多官員和分析員都認為俄高超聲速武器在對抗美海軍裝備方面能夠發揮特殊效能。

俄羅斯「先鋒」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彈頭飛行想像圖。按俄羅斯公布信息,該彈頭將配裝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等,其中在「薩爾馬特」導彈上,它將在導彈發射之後120秒內即投擲,最大飛行速度5000~7000米/秒。該彈頭已投產,俄羅斯稱將在2018年年底前交付,2019年實現戰備值班(俄羅斯「衛星」新聞社對俄羅斯國防部視頻的截圖)

2.天基攔截器難以湊效

格里芬計劃研製新型導彈防禦系統原型機。但是他個人不認為天基方案能夠攔截高超聲速武器。「就我個人看來,天基高超聲速防禦並不是一個現實的路徑。即便你已經擁有了天基攔截器,這在技術上也是錯誤的攔截方式。」原因在於高超聲速導彈的速度很快,同時飛行高度又很低。但天基資產仍能夠在防禦高超聲速武器上發揮重要作用,就像在防禦其他戰略武器那樣。「在高超聲速防禦上,天基資產可用於預警、探測導彈發射、監視、捕獲、跟蹤,參與持續全球實時態勢感知的全部方面。你必須使用天基資產來做這些,我還看不到有其他什麼更好地辦法。但同時這也僅是國防擁有的全部太空監視任務能力的一部分。」

3.美國仍然在高超聲速科研上領先,且相關試驗正在增多

即便中國、俄羅斯都在大力投資發展高超聲速,格里芬仍然明確表示,「我們是、曾經是、並且將來還會是高超聲速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美國完全可以研製出更多的裝備系統,「但我們沒有需求。但我們的對手有,而且也付諸實踐了。因此我們將密切關注對手們的動向,並且在攻防兩端統籌考慮高超聲速能力建設。」

因此,格里芬計劃加速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究和原型化工作,表示「將在2020年代形成能力。你們將看到相關試驗節奏在加快,2020年代初期形成相關能力。」但關於中俄的進度節點,格林芬表示他眼下不方便評論他們所展示的所謂「作戰」能力,儘管他關注到了他們開展的那些試驗。「他們到底離形成實戰能力還有多少差距,我還不知道。我更關心我們自己的進展。」

三、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又選擇雷神公司作為「戰術助推滑翔」項目第2家承包商

2018年7月18日,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道稱,DARPA已經選定雷神公司作為「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的第二家總承包商,與洛馬對比展開飛行演示驗證。

此外,雷神先進導彈系統公司副總裁湯姆·巴辛(Tom Bussing)於7月18日在英國范堡羅航展透露,公司已經在高超聲速技術研發上投入了1.5億美元自籌資金,同時還投資5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新建了一棟新的科研大樓,為高超聲速技術科研和人才培養創造條件。

雷神公司早期發布的「戰術助推滑翔」方案想像圖(美國雷神公司圖片)

廖孟豪先生評論:至此,在DARPA與美空軍聯合主管的TBG和「高超聲速吸氣式武器概念」(HAWC兩大高超聲速導彈演示驗證項目上,雷神都將與洛馬展開全面競爭,成為目前挑戰洛馬在美國高超聲速導彈領域絕對霸主地位的唯一軍工巨頭。

四、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啟動「滑翔破壞者」項目,以驗證對抗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的硬殺傷武器系統部件技術

2018年6月15日,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道稱,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一個名為「滑翔破壞者」(Glide Breaker)的項目,以應對中俄正在研製和部署的高超聲速導彈。

DARPA在7月10日舉辦了「滑翔破壞者」項目競標者日活動。「滑翔破壞者」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曾經在1978-1982年開展的「襲擊破壞者」(Assault Breaker)項目,該項目驗證了機載偵察感測器如何用於引導精確制導武器以抵消前蘇聯在地面上依靠大規模坦克群而建立的數量優勢。「襲擊破壞者」項目直接催生了E-8「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和CBU-97感測器引爆武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無人機和精確制導武器的大規模列裝。儘管「襲擊破壞者」項目最終並沒有完全轉化成為最初設想的武器裝備,但該項目普遍被視為美國防部「第二次抵消戰略」的核心項目。

高超聲速是美軍2014年啟動的「第三次抵消戰略」的關鍵要素。一方面,美軍正在加速研製和部署高超聲速打擊導彈;另一方面,通過「滑翔破壞者」項目等也在著手應對高速武器的威脅。DARPA表示,「項目主要聚焦在圍繞研製和集成一型硬殺傷武器系統需要開展的部件技術風險降低活動。項目的關鍵指標之一是懾止能力:給敵人任務成功率和有效突擊範圍造成巨大不確定性的能力。」該項目從名稱上看應該是主要聚焦在應對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威脅上。

五、俄國防工業消息人士稱「匕首」導彈搭載圖-22M3轟炸機後打擊距離可達3000千米

2018年7月18日,據俄羅斯塔斯社網站報道稱,來自俄國防工業內部的消息人士在當天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表示,「匕首」空射高超聲速導彈搭載在圖-22M3轟炸機上後,可以達到3000千米的打擊距離,超過了以米格-31K為載機時的2000千米。

「『匕首』是一種空射導彈系統,因此有必要將載機的作戰半徑也計入導彈的打擊範圍。搭載圖-22M3後,『匕首』的目標打擊距離可達到3000千米(載機作戰半徑加導彈射程)。預計很快將開展圖-22M3機載空射試驗。」

2018年7月19日塔斯社新增報道,俄空天軍副司令謝爾蓋·德羅諾夫透露,「匕首」導彈系統(米格-31K載機)已在2018年7月初與圖-22M3轟炸機進行了聯合演習。上圖為俄國防部發布的照片,圖中近處米格-31K機腹掛有1枚「匕首」空射高超聲速導彈,遠處圖-22M3左翼下掛有1枚Kh-32或Kh-22超聲速空地導彈。兩架飛機的機號都已做了遮蔽處理(俄羅斯國防部圖片)

該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匕首』導彈系統打擊距離的確切數據。目前,塔斯社尚未得到該消息人士披露信息的官方證實。

此前,另一位消息人士向塔斯社透露,一架圖-22M3能夠攜帶多枚『匕首』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3月1日正式公布「匕首」導彈系統,稱「匕首」系統打擊距離超過2000千米。根據公開資料,「匕首」導彈由打擊距離500千米的伊斯坎德爾陸射彈道導彈改進而來。

廖孟豪先生評論:塔斯社的這條報道暗示,基於米格-31K載機的「匕首」高超聲速導彈系統的2000千米打擊距離,應該是米格-31K載機的作戰半徑加上導彈射程。這應該是首次有俄羅斯官方媒體對2000千米射程這一數據作出詳細解釋。但這一解釋在措詞上仍然非常模糊。實際射程到底幾何,仍需開展定量分析進行研判。

作者: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廖孟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天大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中美是否會進行空間站競賽?
中國的太空戰略與發展

TAG:空天大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