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尉遲恭(585-658),字敬德,朔州善陽(今朔州市朔城區)人,鮮卑族,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他生前封鄂國公,歷任右武侯大將軍、襄州都督、同州刺史、宣州刺史、鄜州都督等,去世後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謚曰「忠武」,陪葬於唐太宗昭陵。

尉遲恭除了作戰勇猛之外,還以行事周密,冷靜多智著稱。由此可見他也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物,這點與能夠寫得一手漂亮書法的張飛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小說《說唐》中關於招降尉遲恭的故事,更是充分的說明了他的這一特質。李世民在禮賢下士方面絕對是中國古代君王中排名前三的。只要是他認為有用的人才,不管經歷多少艱難,那都是一定要弄到手的。這一點從李世民重用太子李建成的屬下魏徵就可以看得出來。同樣的從白璧關大戰開始,李世民就被尉遲恭的神勇折服,打定主意要把對方招到自己麾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尉遲恭年少時以打鐵為生,他力氣大,人又勇敢,隋朝末期在高陽參軍,以勇猛善戰而聞名,從一個無名小卒一路高升到朝散大夫。李世民帶領唐軍反隋時,曾與尉遲恭對陣,結果尉遲恭大敗。李世民聽聞尉遲恭武功高強,驍勇過人,就派人招降了他,並讓尉遲恭繼續統領他從前的八千士兵,還允許他參與重要的軍事會議。

唐軍中很多將領都不滿尉遲恭受到如此信任的待遇,後來他們趁著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的機會,將尉遲恭關起來。李世民回來以後,放了尉遲恭,還帶著尉遲恭一起打獵。打獵途中,李世民被王世充率領的幾萬人圍攻,尉遲恭救了李世民一命。後來,李世民更加信任尉遲恭,尉遲恭每次跟隨李世民出戰,都會保護李世民的安全,於危難中救了李世民很多次。太子李建成要與李世民爭奪皇位,派人來拉攏尉遲恭,最後被尉遲恭拒絕。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又救了李世民一次,李建成和李元吉均被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到了處置李建成黨羽的時候,尉遲恭又建議李世民釋而不殺,保留了許多像魏徵這樣的棟樑之才,為大唐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李世民和唐儉下棋,兩人因為一步棋發生了爭吵,皇帝一怒,就把唐儉降職為譚州太守了。唐儉被趕走了以後,皇帝怒氣未解,他私下找來尉遲恭,讓尉遲恭去搜集一下唐儉的失誤,好趁機殺了唐儉。尉遲恭領命走了。

過了兩天,早朝的時候皇帝問尉遲恭,關於唐儉的失誤搜集得怎麼樣。結果尉遲恭表示唐儉做得非常好,沒有什麼失誤的地方。唐太宗又問了幾遍,尉遲恭還是說沒有,並表示自己死也不會憑空捏造。唐太宗氣得把手中的美玉扔在地上摔得粉碎,回到皇宮以後,唐太宗李世民仔細想了想,覺得尉遲恭和唐儉都沒有錯,於是後悔了起來。皇帝於是下聖旨擺宴會。唐太宗表示尉遲恭做得對,有三對三利,尤其是沒有讓唐太宗錯殺有用之臣。於是皇帝重賞了尉遲恭一千匹綢緞。文武大臣都對唐太宗的做法表示贊同。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尉遲恭武功更高。尉遲恭常常單人獨騎闖敵陣,敵人的長矛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長矛,回手刺殺敵人。齊王李元吉也善用長矛,和尉遲敬德比試,三次都被尉遲敬德奪走。李元吉也不是白給的人物,也是驍勇之人,見的世面也多。能折服李元吉,說明尉遲恭的武功極高。這一點,秦瓊就做不到,不然就不會總是受傷了。後來,李建成派人刺殺尉遲恭,刺客多次進入尉遲恭家廳堂,可就是不敢進卧室。

第三,尉遲恭手下敗將甚多。有很多名將,都是尉遲恭手下敗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莒國公唐儉、猛將單雄信、齊王李元吉、義軍首領呂崇茂等等。李世民重用尉遲恭,引起屈突通等眾多名將的憂慮,可見他們對尉遲恭的重視。李淵都曾經密謀讓呂崇茂暗殺尉遲恭。一個猛將值得皇帝如此高看,可見一斑。玄武門首功之臣。李世民左右,有千名玄甲軍,分別由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翟長孫帶領,十分驍勇,由此也可見李世民對尉遲恭的信任。原來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軍功差不多。李建成手下也有薛萬仞這樣的名將。但後來當了太子,打仗的事都交給李世民了。由於秦王李世民戰功卓著,威望日盛,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危機,就聯合李元吉反對李世民。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力勸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李世民率軍攻打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軟禁了高祖李淵,最後稱帝。其中,李世民射殺李建成,尉遲恭射殺了李元吉,並拿著兩人首級,嚇退薛萬仞帶領的東宮和齊王府人馬。

尉遲恭性格憨厚,直爽大義。李建成想收買他,尉遲恭直言拒絕。李建成很生氣,又是在李淵面前告狀,又是派人刺殺,都沒有得逞。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前猶猶豫豫,尉遲恭、長孫無忌等以請辭相激。玄武門之變,又是尉遲敬德軟禁了李淵,並借李淵的手諭安定天下,深得李世民稱讚。看上去做事有些莽撞,但實際上是雷厲風行。貞觀十九年二月,李世民親率大軍從洛陽出發,親征高句麗,命太子李治監國。此時,已在家中養老的尉遲恭得知消息後,上書進言,勸李世民此時御駕親征,將導致朝政不穩,不如委派一位優秀的將領代為征伐這彈丸小國。尉遲恭所言本是個很好的建議,然而剛愎自用的李世民此時急於建功立業,絲毫聽不進賢臣的進諫之言,反而讓尉遲恭與他一同出征高句麗。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將之首,死後為唐太宗陪葬

此次遠征,唐朝大軍吃了敗仗,直接導致了貞觀後期唐代國運急轉直下,唐太宗的病體也因此愈發沉重。班師回朝後,尉遲恭心灰意冷,依舊回家養老,再不問朝政之事。據說尉遲恭晚年除喜愛丹青樂器之外,還迷信煉丹服藥,研磨各種金屬礦石,配置丹藥,並在家中後院挖池塘,興建樓台,大搞室內裝潢,甚至閉門不見外客,長達十六年之久。在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尉遲恭擔任右武侯大將軍的職位,負責掌管軍隊,保護皇帝安全。同時,李世民還為他封爵為鄂國公,並將其列為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之一,受到了皇帝很大的器重。尉遲恭性格豪爽講義氣,為人憨厚純樸,且能勇善戰忠於君主。

在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他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另一半—黑白夫人。不過,在尉遲恭晚年,由於戰亂已經被平定,尉遲恭在待人接物中,經常覺得自己是有功之臣,而把其他人不放在眼裡,漸漸失去了唐太宗的喜愛和信任。顯慶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尉遲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歲,一代名將的人生至此落幕。唐高宗李治為此廢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去參加弔唁。同時冊贈尉遲恭為司徒,并州都督,謚曰忠武,賜予珍寶、兵器、樂器若干,並鄭重將這位開國元勛葬入昭陵,為唐太宗陪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