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原本不錯的中意關係,究竟因何跌至冰點?

民國時期原本不錯的中意關係,究竟因何跌至冰點?

原標題:民國時期原本不錯的中意關係,究竟因何跌至冰點?



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在民國檔案與民國史研究領域,發表論文90餘篇,獨著合著出版史學專著15本,主參編民國檔案資料19種,如獨著《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國民黨特務活動史》,合著《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等。曾多次獲得國家及省市級優秀社科成果獎。

斯坦法尼與蔣百里及薛光前之間友好合作一直持續到他回到義大利之後,直到1938年11月蔣百里去世,在《蔣百里全集》中還曾收入了斯坦法尼的一些來信,這是他們之間密切關係的證明。事實上,斯坦法尼回國後,並沒能在促使義大利政府在介入和調解中日戰爭方面取得什麼效果。他曾與墨索里尼再次見面,但墨氏「接見史氏之時間甚短,態度顯然冷淡,只囑其向外交部提供關於在中國擔任高等事務顧問之報告。此事史丹法尼(即斯坦法尼)認為不宜,而未奉行。」



由於當時國際舞台上已經和即將發生的政治局勢變化,隨著兩大國際陣營對壘局面的正式形成,義大利對華態度的惡化趨勢將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斯坦法尼堅持義大利必須對華友好表現了他在政治上天真的一面。當時在歐洲,英法對於德意的綏靖主義政策惡果已現,1938年3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同年9月「慕尼黑會議」簽署條約,認可德國吞併捷克蘇台德地區(Su-deten),這種妥協一直持續到一年後德國進攻波蘭為止,這是英法兩國對於納粹法西斯所做出的實質性讓步。與此同時,在遠東方面,在日本的全面進攻面前,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合作。8月,中蘇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些事實證實了斯坦法尼關於日本發動侵略後南京政府將改變其反共反蘇政策的預計。斯坦法尼堅持對華友好的的觀點與努力在當時的義大利沒有得到當權者的認可與重視,而他同情中國的言行也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1938年6月,斯坦法尼又寫了一篇關於汪精衛生平和他政治結局的文章,由薛光前翻譯成中文,在11月16日的漢口《掃蕩報》上發表,文章的題目就叫《蔣委員長之叛徒》。當時在義大利國內,所有的報刊都在為日本人的走狗汪精衛投日叫好,把他說成是「中國人民的真正代表及中國合法政府之首腦,」而斯坦法尼的文章則「明白指出汪精衛決不能代表中國民眾之意識,且認為汪精衛亦無足以代表中國民意之人格也。」他找到齊亞諾,要把文章在義大利公開發表,得到了同意。



斯坦法尼另外還寫了其他的文章,「闡明中國抗戰由於民族需要,而日本之勝利並無把握。」1938年後,他根據多方面的事實觀察,得出了義大利對華政策已經發生「向後轉」的結論。他指出,現在國際形勢的變化超過了幾個月來他在呈送蔣介石有關世界政局的多份報告中所做的預期。面對新形勢,如何進一步維持和發展中意關係,斯坦法尼認為需要以新的刺激來促使墨索里尼重視中國。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周文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振犢看民國 的精彩文章:

中西禮儀爭端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TAG:馬振犢看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