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的,我30歲,細紋比以前多,臉也開始下垂,但我真的更喜歡現在的自己。」

「是的,我30歲,細紋比以前多,臉也開始下垂,但我真的更喜歡現在的自己。」

上周在家看了一期《朗讀者》,

董卿對著同樣40+的陳數說了一句話,

我記得意思大概是:

歲月是公平的,給你飛揚青春的時候,也給了你迷茫和畏懼,

給你皺紋和白髮的時候,也在給你智慧與強大。

我記得當時這句話在我心裡一股暖流,

那是深刻共鳴時才有的感動。

最近幾個閨蜜遇到一些迷茫,

有已婚的、有未婚的,

一頓電話之後給她們帶去了滿滿的正能量。

我發現自己創業三年來的一些成長,

原來也是可以幫助同齡姐妹們的,

遂記錄一些體悟,分享給有緣的同齡人。

-------

很誠實的說,

董卿的這番話,

在今年以前我也一直有認同這個道理,

但那時的內心還是缺乏100%底氣的。

那時的我,

即將步入30歲,單身未婚,

放棄投行投資職業生涯轉行美妝創業,

風塵僕僕,兩鬢白髮生,

經常從男性的目光中讀到"同情的標籤":

哎呦,又是一個大齡剩女、女強人,

我那傳統的父親更是覺得女兒走上一條"不歸路"。

雖然我一直在追求內心想要的精神自由,

但是想起來我在26-29歲那個期間,

還是有在兩種價值觀中徘徊:

1.在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情,是一條更安全的路,好像家人和社會都會更和諧。我也嘗試過給自己設定一個deadline,30歲之前要結婚生子。

2.你越強大,生命越自由,不要被人趕路,要找到自己的節奏。

沒想到創業第三年的現在,

好像突然走出了這種糾結期,

變化發生在今年5月份之後,

大概是機緣到了。

有一個moment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

對啊,我是有皺紋了,肉眼可見的老去,

但是我就是比以前更自信,

還可以比以前更任性、更開心,

可以拒絕我認為不適合我的事情,

並看著自己一點一滴把自己和生活,

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我沒有了對時間的畏懼,

心態像20多歲剛大學畢業走出校園那會兒一樣,

滿懷期待,蹦蹦跳跳,

又比年輕時有更多的篤定。

成長的價值是很虛的,很難度量,

但是內心的自由感,

一旦品嘗到,

就無法回頭。

記得一次看bloomberg對張欣的訪談,

她說過,"once you enjoyed working for yourself, you would never want to go back and work for others."

再辛苦,但是這種自由感都會讓你心甘情願。

我想我這個心態上的變化,受益於兩個因素:

1.經濟能力上的自信(注意,不是財富存量本身,是獨立創造財富的能力)

2.5月份做了凍卵的決定(看到自己卵巢檢測數據很好,面診結束之後心情真的飛起來)。

我想,也許這份"無懼"的感覺,是自己30歲最大的禮物。

-------

拋開家庭支撐,拋開你的名校背景、大企名片,你還有什麼?

畢業後在北京干投行的那幾年,

有一位我很喜歡的姐姐,Jasmin,

人美心善,書香門第,國際名校+知名企業高管,北京金融圈的女神。

有一個周末去她家裡玩,

我們聊到了安全感,

她說了一句話:"我的安全感不是我的家庭,也不是我的工作,是我自己。"

那一年我好像是24歲,

我轉著眼珠子想來想去還是不懂。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直到30歲這年我覺得我才真正懂了。

復旦、中金投行、美元PE,

都未曾給我帶來真正的自信和驕傲,

因為我一直懷疑拋開這些自我介紹之後,

我還有多少會被人尊重和有價值的東西在身上。

我常跟閨蜜說起,

我第一次真正的自信心,

是26歲那年,

我的一位P2P行業的客戶,

因為我個人給出的新三板方案,

支付了我10萬人民幣的財務顧問費。

這筆錢不算多不算少,相當於我當時2個月的基本工資,

但卻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信:

原來自己多年努力積累到腦子裡的東西,

在拋開公司和名片之後,

是有市場價值的呀,

原來也會有人為你腦子裡的東西,為你這個人的價值,而買單。

這份鼓勵,讓我開始更加如饑似渴地前進,

直到後面做出了很多身邊女生覺得勇敢的決定,

看好抹茶美妝app項目,想學習創業,就連人帶錢投了進去,從上海搬去成都融入團隊,

和red earth的創始人合夥開發產品,

做日本EI手工皂的全國總代,開始學習to B的銷售,做成了當年自媒體渠道的爆款,

到今年機緣之下承接了美麗修行app的電商業務,承接了小紅書品牌孵化業務,啟動了明星經紀業務,

我感覺這幾年的成長是前面所有成長速度的總和,

心臟被撐大,扛下了很多事,

有過幾次深夜中體會"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也有過一次差點要崩潰的時刻,

但是為我的個人價值買單的也越來越多了,

從前是一份份合同,

現在是一塊又一塊的業務,

我感恩每一份信任,

但也心安理得,我從未怠慢過每一份信任。

是這條路讓我真正懂了Jasmin當年的那句話,

我的安全感,現在來自我自己,

我跟團隊說過,

如果現在讓我拋開所擁有的一切,

拋開家庭和社會上一切的積累,

從0開始,

我依然有一份安全感,

跟你的資源和財富無關,

你最大的財富就是你自己,

你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價值觀、好奇心、你的人格、你的堅毅……

我說不清楚到底包含多少東西,

但是讓你無懼於天地之間安身立命,

不依附任何外在,

你就能承擔你自己的生命,

衣食無憂、精神豐滿、身體健康、有能力利他。

不是因為事情變得更容易了,

而是你變得更強大了。

當你內心的安全感越強,

對年齡就越坦然。

期待明天更新的自我,

不畏懼多一道皺紋和+1歲的年齡,

是真的不畏懼,

因為你知道你將會得到的,

即使不比失去的更多,

至少也會是公平的。

爹媽給的財富,依然不會給你真正的安全感和自由感

我的好友M姑娘講到她和她未婚夫的心態,

她本身是富二代,在美國讀書的時候一年花兩三百萬吧,

她未婚夫家更有實力,父親35歲就在香港擁有一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了,

在香港的家走一圈要一萬步,從小被7個保姆帶大。

兩個人都36歲,她未婚夫很喜歡小孩,

她說如果現在就生小孩,孩子一定是他們的父母花錢養,

那就是受制於老一輩,

他們希望通過凍卵給自己多5年的創業時間,

真正擁有自己的實力。

(PS. 他們養孩子確實需要很多錢,香港幼兒園贊助費800萬,看病一晚上10萬……我也不懂)

身邊一些家境殷實,

也嫁入豪門的富二代玲瓏女子,

也早日領悟到了這個道理,

Ivy說財富存量會讓人更加不安,

所以挺著大肚子跟老公一起創業提升社會價值。

小琳美女孕前孕期都沒有停止自己的辣椒醬生意,

認真跟我討論自媒體營銷和開設工廠的事情,

可能賣一年的辣椒醬都買不起她的父親給她的一份生日禮物,

但她說這是價值,

"我要把辣椒醬做成事業。"

"我從沒花過他的錢,我們是勢均力敵的愛情"

這句話也是M姑娘說的,

當時是在咖啡館,

她這句話似乎一下子點醒了我,

女生想要絕對的尊重和平等,

但同時又想要男權社會下"被照顧"的女性特權,

這是一種貪心。

M姑娘的未婚夫有一次吵架之後跟她說:

"我們可能到了分手的邊緣"(PS她們相愛多年感情基礎很好)

M姑娘說,"沒有什麼邊緣不邊緣的,要麼分手,要麼繼續",

過幾天他想通了向她誠意地道歉。

M姑娘跟我聊起,

"我們倆很滿意現在在一起的狀態,

如果不是到了要生小孩的階段,

結不結婚沒有什麼區別,

不需要靠婚姻綁定在一起,

誰離開誰都能很好地生活,

但是如果分手,

我們都會失去一個最好的知己和愛人。"

M姑娘有一次看到未婚夫的小媽在別墅樓下喝酒落淚,

她走上前問候,

小媽告訴她,

一定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小媽在那個年代嫁入豪門多少人羨慕,

但是M說,她不快樂,

她犧牲了自由。

我另一個閨蜜最近的故事,

典型白富美,善良優秀,英國頂級名校,

陪伴她結婚生子,為她高興。

但是婚後她為了孩子中斷事業、也付出了身體的健康,

良好的家教讓她長期一直忍耐著壓抑的婆媳關係,

但是漸漸的老公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

她在身體最脆弱的時候卻被老公一個月氣哭了兩次,

感覺要窒息了。

她說原本以為一心一意為家庭付出,

去忍耐,維護和諧,一步步退讓,可以被看到,

但是當你犧牲了自己才發現,

男人會慢慢覺得理所應當。

中國的很多男人被老一輩教育的認知就是,

只要男人賺錢養家+對家庭忠誠,就夠了,

有多少男人在妻子放棄經濟能力之後,

還能真正尊重妻子的角色,

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我也見過十幾年都過得算幸福的全職媽媽,但很是少數)

(也不是說男性群體的錯或者女性群體的錯,我覺得是老一輩的教育,和現代男女對婚姻的期望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文化鴻溝需要一代人去跨越,這一代人必然痛苦。)

她決定暫緩二胎計劃,

調理身體,

重拾自己的社會價值,

她也開始拷問自已,

如果離開了父母、老公,

我還有哪些是自己的東西。

我從小常聽奶奶說一句話: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老公有還要伸伸手。"

奶奶還說過一句話:

"有山靠山,無山自擔。"

我個人是主張女人要有能力承擔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託付給誰。

當你選擇把自己託付給誰的時候,

可能要放棄一些自由。

而當你選擇追求自由的時候,

必然要也要迎接擔當,

甚至迎接一些孤獨。

如果沒有社會和家庭的壓力,你真的著急想要進入婚姻么?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比喻:

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被年齡綁架了,

就像在一個好大的舞台,

原來大家都站著,

接著陸陸續續有人找到了位子坐下,

到後來,

你發現大部分人都有位子坐,

你就開始慌張了,

開始努力找離自己最近的那個位子趕緊坐下來。

女人也好,

男人也好,

有多少人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的年齡還沒有家庭,

而感受到了來自四海八荒的壓力,

連錚錚漢子都扛不住。

有些人也說就算不為了自己,

也要給父母一個交待。

那如果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期望,

本身就是錯誤的呢?

他們覺得結婚生子,

走一條看似安全的路,

就會讓你更幸福。

但那些"關心"你婚姻狀態的人,

又有多少是真正關心你幸福狀態的呢?

為什麼會有所謂"該結婚"的年齡?

對於男人而言,

我覺得前面的"坐位比喻"是一個主要原因,

人的行為太異類,

總會有一種社會壓力,

而男性的社會屬性又比女性強很多。

對於女人而言,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女性的生育年齡的限制了,

"如果我35歲之前不生孩子,以後就難生了……"

至少這是之前讓我自己最糾結的一點。

之所以很糾結是因為其實我很喜歡小孩子,

而且我閨蜜們都聽我立下過豪言壯語,

想要4個孩子,

但是現在我不具備生育小孩的條件,

還沒有遇到良緣,

自己也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和體驗,

拋開社會壓力的話,

體驗母親的角色,

不是我現在最渴望的事情。

但是今年凍卵這個決定讓我在這個層面也解放了。

"如果不論多大年齡都可以迎接愛情,

都可以體驗為人之母,

你還會著急么?"

女人的卵巢功能在35歲之後就大幅度下降,

卵子數量下降,

質量也會下降,

流產、胚胎變異的概率就會提高,

但是男子的精子卻是每個月都會自動更新的。

(男女生理特點的不同,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說是一種不公平,畢竟是大自然的法則。)

我很慶幸生在一個女性經濟崛起+科技發達的時代,

能夠從經濟和生理上都解放。

可能很多女生還不知道,

女人子宮的受孕和生育功能是可以一直持續到絕經之前的,

也就是50歲理論上都還是有可能生育的,

只是身體會更辛苦。

我身邊很多大齡夫婦想要二胎的時候就去美國做代孕,

可以做第三代試管嬰兒基因篩查,

優生優育,

有一個長江商學院的大姐和老公一次性代孕了3個寶寶,

一筐寶寶的照片看著太可愛了……

之前我也會擔心40歲生育的話會不會也很辛苦,

但是慶幸身邊有一個女神的勵志故事,

T姐,

她去年在美國順利產子,

41歲,

產後1個月不到就看她去哥大圖書館拍照,

去聽音樂會,

除了臉上略浮腫,

身材還是小姑娘的模樣,

我問她順利么,

她說沒什麼難的,

美國產科服務很好。

不過她也是不老女神,

基因好,不顯老,一直有健身。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

但身邊有個正面案例還是很勵志的。

如果自己身體不適合生,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代孕,

雖然目前全球合法代孕的還只有美國和俄羅斯,

但是凍卵、試管嬰兒、代孕等這些現代醫學的第三方輔助生殖技術,

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莆田系的福建人還有中國的富裕階層都已習慣於這個趨勢,

至於倫理社會議題,

我想最終它會像流產技術的普及一樣,

不再是一個話題。

哦,你可能會說,年紀大了就嫁不出去了,好男人都結婚了

我發現我身邊越是事業成功且接受國外教育長大的女人,

越覺得婚姻的意義就是給孩子一個家庭和身份證,

如果不想要孩子的話,

不需要結婚。

我不覺得她們是極端的女強人,

只是她們真的思考不出來婚姻除此以外有多大的必要性。

但是作為一個人,

對伴侶的需要是必然存在的,

我看到身邊越成功的女人越早凍卵,

不少有條件的女生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凍卵了,

財務自由的30+女人現在更樂於追求精神自由,

都覺得目前階段有一個understanding的又有passion的伴侶就夠了。

而我自己也在發生變化,

自己越強大,

就越想不明白為什麼要猴急結婚,

如果你身心健康,

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任何時候都可以擁抱愛情。

我在20多歲的時候看這些姐姐不結婚也覺得難以理解,

但是廷姐遇到現在的愛人之後告訴我,

她在此之前一直覺得沒有男人配得上她,

直到遇到這個人,

她第一次願意為了一個男人生孩子,

願意為了她放下自己的驕傲,

為了他學會付出。

40年來談過很多感情,

但是第一次遇到真愛。

我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過一句小情話:

"晚點沒關係,只要餘生都是你。"

我覺得如果你的選擇是愛情的話,

時間不是問題。

那麼孤獨呢?

家庭會給人穩定的伴侶關係,

但是如果為了躲避孤獨,

找一個就近的座位坐下,

婚後會有更多的問題,

後悔葯的代價就更高了。

孤獨是生活的本質,

沒有人能陪你到最後,

也沒有人真的懂你的全部。

何不利用難得的孤獨的時間,

發展自己豐滿的精神世界,

自己的快樂自己找,

當有人走進你的生命中時,

你可以有足夠的能量,

去懂得,去給予,去無條件地愛,

而不是在希望落空時歇斯底里地索求。

陳數在《朗讀者》中讀了劉瑜的書,

這幾段我特別喜歡: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

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在遼闊的世界面前,

一個人有多謙卑,

他就會有多快樂。"

"羅素說,

知識、愛、同情心,

是他生活的動力。"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

但那可遇而不可求,

可求的只有你自己,

你要俯下身去,

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

伸出手去。 "

成長日記:2018.7.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從不是一件小事 的精彩文章:

TAG:美從不是一件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