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時期,死得最可惜的10位謀臣,龐統排第六,第一竟是他

三國時期,死得最可惜的10位謀臣,龐統排第六,第一竟是他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東漢末年分三國,今天我們說下三國最厲害的10個謀臣,要是他們壽命長點的話,就沒郭嘉什麼事了。

三國時期,死得最可惜的10位謀臣,龐統排第六,第一竟是他!

10、楊修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東漢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文學家。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楊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屢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誇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說白了就是太聰明被自己害死,真實太可惜了。

9、陳宮

陳宮不肯再度歸順於曹操(之前背叛曹操),曹操怕放了陳宮,陳宮會投靠別的勢力來對抗他,因為陳宮對曹操那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最終曹操再三好言無果,只能殺了陳宮。陳宮當年也救了曹操一命,所以陳宮死後,陳宮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養。這個人在智謀上是比較出色的,曹操把他最好的朋友殺了,然後反了。

8、張昭

張昭,好學善書,是當時的著名人物,於漢末避亂江東。孫策在江東創業時,辟張昭為長史,以管仲視之。孫策臨終時,將孫權託付於張昭、周瑜,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公瑾」。張昭性格嚴肅,對孫權多有直諫。赤壁之戰之際,張昭主降,孫權深感失望。孫權稱帝後,張昭被封為婁侯,數年後病逝。再後來,孫權做了皇帝對他就不是十分欣賞,最後抑鬱而終!

7、陳元龍

陳登是先從呂布後在滅呂布戰中投曹,滅呂布之後(公元198年),陳登任廣陵太守、伏波將軍,死於建安十二年(207年),其實陳登的問題也有爭論,有的意見是陳登在198年前就已經任廣陵太守,而198年授伏波將軍。如果這樣,那陳登應該是在197年呂布攻劉備時直接投奔了曹操,就來孫策也敗在陳元龍手下。

6、龐統

劉備在葭萌關屯駐已經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上計是徑襲成都;中計是借口回荊州,送行時計擒楊懷、高沛;下計是回荊州後再慢慢計劃取蜀;並總結說不能再這樣耗下去,否則凶多吉少。劉備採納龐統的中計,誘斬楊懷、高沛後,進軍成都。

而龐統不但學識淵博,善於鑒別人物,而且有「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適合協助劉備進佔益州。在入川過程中,龐統不但協助劉備作出了幾次意義重大的正確決策,而且以其獨有的聰明才智,使劉備擺脫了信義寬仁等觀念的束縛,為日後平定西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雖不像《三國演義》中那麼出色,但也是十分謀臣。

5、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對於郭嘉餓才能,很多人有不同上午k看法,還有些人認為郭嘉比諸葛亮。

4、法正

三國演義中,法正的戲不多,所以造成很多人以為他不厲害。其實歷史上的法正非常厲害,可以說,蜀國最強的謀臣就是諸葛亮、龐統、法正。法正完全可以和諸葛亮、龐統並列,尤其是軍事才能,更在諸葛亮之上。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曾說:可惜法正沒在(已死),如果他在,一定能勸下劉備不去打,即使去打,也不會敗成這樣。

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法正的肯定,其軍事才能出色,有他輔佐,不會敗成這樣。還可以看出,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如果有他在,一定能勸下劉備不去打,說明劉備聽法正的話,趙雲勸了,無用,諸葛亮勸了,無用。諸葛亮如果沒有法正的話,那劉備也不可能揚眉吐氣,就可惜早早就去世了。

3、陸遜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立嗣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謚昭侯。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剛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太元元年(251年),陸抗還都治病,等到要離開,孫權對他說道:「我過去聽用讒言,違背了正道,辜負了你父親。我前後責問的材料,一把火燒滅乾淨,不要讓人再見到。」與之泣別。最初孫遜對他還是十分信任的,後期也懷疑他,最終病死了。

2、李儒

說道智謀,李儒確實可以列為謀臣之列,三國第一位的出色謀士是李儒,縱觀演義,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當是第一個英雄展露頭角的時代。當然是我們的李儒先生,首先是他對廢立漢帝的一段精彩評述,告訴董卓廢帝的」二利一害」,而後在許多重大的決策中董卓都是看李儒先生的意思,看過電視版的演義的可以看出,董卓總是在決策前看看李儒的眼色,而後李儒又提出退走長安避開諸侯的強勢,更用伏兵打敗了老曹!他是演義中第一個打敗老曹的人!在幫助董卓之後,就銷聲匿跡了,如果他願意出世的話,在謀臣中有一席之地。

1、戲志才

曹操謀士戲志才:智謀堪比郭嘉卻因早逝不出名,但是從歷史書上的記載,他的能力還是可以和郭嘉相互比較的,但是如果要分上下的話,還是要在郭嘉之下的,因為二人在曹操一方的地位就決定了他的才能還是低了一個級別,不然也不會被曹操輕視了,如果他活著久一點就沒郭嘉的容身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很想你更想忘了你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挽留這兩個人失敗後,無奈感嘆:這回真要涼涼了!
司馬懿待兒孫不薄,卻因臨終9個字,後代沒一個給他掃墓

TAG:很想你更想忘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