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醫療的全產業「技術流」

AI醫療的全產業「技術流」

未來的醫療一定是科技驅動的醫療、一定是數據驅動的醫療、一定是人工智慧驅動的醫療。」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毫不掩飾他對AI醫療前景的看好。

在他看來,醫療改革一定是強大的技術和醫療體系的結合。未來醫療體系里至少有一半或多半的推動力來自於技術、數據和人工智慧,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建造更大的醫院、有更好的醫生。好的醫生不是一天能看幾十個病人,而是讓他能夠為百萬、千萬病人服務,讓每個人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人都能享受到在大城市所具有的醫療服務,而科技才能讓這些成為現實。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 劉積仁

的確,在過去,看醫療就是醫療本身的問題;現在,看醫療則要關注技術。技術和醫療的融合越來越充分。以前說起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是CT、核磁、彩超等設備,如今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支架、器官等參與進來,醫生望聞問切也從「經驗派」轉變「技術流」。

實際上,東軟在大健康產業布局較早,如今已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業務涵蓋醫療信息化、社保、醫療設備、健康管理等方面。資料顯示,在區域衛生和醫院信息化領域,東軟累計服務醫院客戶 2000餘家,覆蓋全國三級醫院 400 余家,區域衛生業務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平台,服務基層醫療機構 23,000 余家,覆蓋人口達 3.9 億人。在醫療設備方面,子公司東軟醫療服務於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0多家醫療機構。在健康服務領域,子公司東軟熙康的雲醫院覆蓋的服務居民超過2700萬,已與寧波、太原、瀋陽、秦皇島、貴州、海南等多個城市開展合作。在劉積仁看來,進軍醫療人工智慧產業是東軟集團布局大健康產業勢在必行的一步棋,大健康領域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領域。「未來10~20年時間裡,東軟在大健康領域的投入會越來越大,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

大健康全產業鏈的結合與應用

五個月之後,2018年12月,一棟見證醫療產融結合的大樓將在瀋陽封頂。這是東軟為智能醫療研究院新建的大樓,預計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對於成立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的初衷和目標,劉積仁直言是想構造一個開放創新的平台,讓醫療機構、醫療研究部門和產業部門,在平台上可以互動、學習。「我們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這裡將來會有成百上千個醫生,成百上千個醫院,東軟是技術服務的支撐者和數據組織者。研究院將是東軟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中一個非營利性、開放式、協同創新的技術與科研平台。」

根據規劃,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將專註於人工智慧平台、大健康數據平台以及包含支付、醫療服務、醫院、科研、健康管理等大健康全產業鏈的結合與應用,運用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雲平台CareVault,以雲模式提供AI工具和數據集,不斷構建、優化和積累高質量的樣本數據和認知模型,為醫生提供輔助醫療與科研的服務平台,為醫院等科研機構提供基於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方法論和工具的科研平台,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孵化平台。

劉積仁透露,目前研究院的會員分為三種:來自醫院與醫學院校或從事醫療服務工作與科研的醫療會員、負責將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的產業會員、從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研究的技術會員。 創始會員中,產業會員為東軟大健康聯盟,技術會員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李雪教授團隊、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等家。

在具體的運作流程方面,研究院會優先選擇大眾化的病種,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癌症等,在通過與學術委員會的交流後立項,隨後分別從醫療會員、產業會員、技術會員中配置相應的研究人員建立課題組。

現階段,研究院已經開展虛擬標準化病人、高血壓社區綜合管理研究、北方人群心腦血管疾病遺傳學大數據研究、腦卒中救治智能輔助流程與規範、省級腦疾病協同救治臨床方法與規範、醫療影像大數據與智能分析、高端智能影像設備應用驗證和質量提升、腫瘤臨床輔助決策等課題的研究。

具體到研究平台的架構,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首席知識官張霞介紹,平台根據具體應用進行了分層,最下面一層是通用的平台層,意思是它不一定專註在醫療領域,在其他領域也可以應用;在上面東軟專門針對人工智慧做了一層基礎平台層,幫助醫生或醫院的科研人員做相關的技術處理。再往上是更具體的的對接,比如與宣武醫院做的腦卒中平台就是在原有平台上基礎再構建相關的應用。

那麼,說到腦卒中,可謂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首要殺手,是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據估算,全國每年新發腦卒中約200萬人,65歲以下人群約佔50%,表明我國腦卒中年輕化趨勢嚴重,且每年仍以13%的速率在上升,複發率高達17.7%,帶來的社會和經濟負擔也日趨嚴重。

再有值得注意的是,「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腦卒中防治中急需建立的長效機制。腦卒中的診療過程必須爭分奪秒,爭取治療「時間窗」,但目前現狀是我國只有不到2%的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療。除人們對腦卒中知識相對缺乏、就診意識不高,院外時間拖延較長,錯過有效治療時間窗外,縣級醫院缺乏醫療資源導致我國廣大農村及城鎮患者難以及時接受有效的溶栓治療,腦卒中患者向上級醫院轉診困難等情況,也成為延誤腦卒中患者救治的黃金時間的重要影響因素。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17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互聯網醫療診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啟動eStroke溶栓取栓影像平台聯合研發項目。宣武醫院在腦卒中救助領域的專業知識,結合東軟在醫療影像設備、醫療IT、人工智慧技術軟體的積累,歷時一年多的研發,eStroke溶栓取栓影像平台研製成功,可以提供 7×24×365 智能化指導。

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首席知識官 張霞

IDC曾預測,截至2020年全球醫療數據量將達到40萬億GB,大約是2010年的30倍之多。可以說,信息化和醫療數據的規模和質量推動了醫療健康的進步和發展。人工智慧在醫療大數據領域的參與度非常高,其優越性在於可以更高效地處理海量數據,迅速找到一些特徵和規律,在圖像識別上,人工智慧的優越性表現的特別突出。人工智慧可以利用龐大的醫學知識庫和資料庫,建立醫生的臨床輔助決策系統,幫助醫生進行診斷。

「醫療的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涉及的是大數據,在這方面東軟長期有平台和人才儲備,比如我們要分析醫療和醫學文獻,將文本結構化,因為它是作為醫生大量的病症分析的一個非常基礎的技術。」張霞說,「我們還有支持繼續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平台供科研人員使用,並提供IT支持。我們希望把平台做的讓醫療人員更少的依賴我們的支持也可以自主操作。」

為此,研究雲平台聚集開放了包括2017年Kaggle競賽肺癌檢測數據、PTB診斷心電數據集、Physionet心電數據集、乳房X光片數據集、宮頸癌篩查數據、皮膚黑色素瘤影像數據集、肺結節影像數據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檢測數據集等在內的醫療數據集。

醫療設備有「頭腦」

與其他在AI醫療領域布局的企業不同,東軟更傾向於打造平台。AI+醫療的結合過程中,醫療設備的智能化也在成為一種趨勢。

與多數限定了固定數據分析模型的靜態智能不同,東軟醫療的人工智慧產品擁有更聰明的動態深度學習技能:智能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影像數據,智能數據分析伺服器通過對比人工診斷與智能分析結果,實現自動更新訓練資料庫,從而觸發深度學習模型與計算參數的優化,使得智能分析演算法模型更精準。在醫院的雲設備獲取到更新的智能演算法後,可以為醫生提供更為精準的病灶自動篩查能力,在臨床上更好地輔助醫生診斷。

數據顯示,我國放射科醫生總數約為8萬,而每年的影像診斷需求在14.4億左右,但是每年放射科醫生增長速度僅在4.1%,放射科醫生產能不足、分布不均勻的問題非常突出。然而,培養一名專業醫學影像人才過程漫長,而計算機的學習速度很快,並且能夠比人類更加準確、快速的在數以千計的樣本中多次評估甚至是微小的差異。另外,基於大數據的深度學習,自動進行圖像的處理,如自動靶區勾畫、自動去骨、血管自動提取、自動命名、病灶自動提取、分析,使醫生從繁瑣的、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專註於診斷,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

東軟醫療的Smart CT便是一款全流程的人工智慧CT,不局限於某一個功能或某一類疾病的應用,可以識別分析受檢者個體化的生理特徵,為掃描技師推薦最優化的掃描參數,不同設備、不同技師都能夠得到一致化的結果。如此一來,既可以使基層醫療機構達到了三甲醫院專家級別的診斷水平,同時人工智慧也可以幫助基層、低年資醫生快速成長。

張霞表示,AI不會讓醫生失業,但是不會用AI的醫生可能會因為效率不足而被淘汰。Smart CT的應用讓醫生的工作不止是簡單的手工完成重複勞動,而是讓他們的職責轉化為監控和評估機器的輸出,加速了精準醫療。影像科醫生也將因此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像一個「醫生」,因為生產力的提高允許臨床醫生和患者之間有更多的時間就檢查結果進行溝通。

不過,在人工智慧CT之前,從1997年中國首台CT(C2000)產業化,到第一台國產16層、64層、128層螺旋CT,到2017年全球首台極速能譜CT—NeuViz Prime,東軟醫療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道路上走了20年。

時針撥回20年前,中國幾乎所有醫療器械的使用都依賴于海外進口,尤其在國人需求量十分巨大的CT領域,市場一直處於被美、日、德等跨國公司壟斷的狀態。國內只有少數大規模的醫院才有實力購買進口新品CT,而國內部分醫院充斥著國外淘汰的二手CT,高昂的購入費用與維護成本直接轉嫁於患者身上。

彼時,東軟醫療的科研工作者們從修復「洋CT」開始,逐步踏上了國產CT的自主研發之路。「尤其是在國外技術封鎖、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持的情況下,科研人員們夜以繼日的做實驗攻難關,通過一點一點的摸索,終於逐步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成功填補了國產醫療大型設備行業的空白。」劉積仁說。

1997年,東軟醫療自主研發全身CT,打破了國際跨國公司的壟斷。但第一台CT推向市場時,成像速度為58秒,與國外CT機15秒的速度存在差距。當時CT機的核心技術之一是陣列處理機,這一技術被國外醫療設備企業封鎖壟斷。經歷了多番攻克,東軟醫療研發了PC機替代陣列處理機,將CT機的成像速度不斷縮短,從最初的58秒到28秒,再到18秒、8秒、5秒,最後直到1秒之內,進而開始被國外知名的CT生產廠家所效仿。

之後,東軟醫療相繼推出眾多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共振、數字X線機、彩超、實驗室自動化、放射治療設備以及核醫學成像設備等系列產品,提供覆蓋放射影像、常規檢查、放療與核醫學三大領域的全面醫療解決方案。東軟醫療的產品已經出口到110多個國家,使用用戶高達9000多家。

「未來的醫療是泛醫療,就像汽車產業一樣,修理廠越來越少、4S店越來越多,而醫院就像人的修理廠,4S店現在還不多,今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健康呵護,越來越去中心化。」劉積仁認為,未來的醫療一定超越今天的醫療,人工智慧將支持每個人更好的了解醫療路徑、醫療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經理世界 的精彩文章:

數據安全「三堵牆」
IT老兵組隊醫療新軍

TAG:IT經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