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赴港上市再掀熱潮 券商投行分享IPO盛宴

赴港上市再掀熱潮 券商投行分享IPO盛宴

資料圖片

不斷湧現的內地企業赴港IPO項目,也帶來規模不小的保薦承銷大單。而要在港股IPO中分得一杯羹,券商的國際化水平成為關鍵法寶。

最近,港交所上市高潮迭起。甚至出現8家企業同時上市,港交所的銅鑼不夠用,最後兩家公司合敲一面鑼的盛況。

記者從港交所官網獲悉,截至7月19日,今年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共計136家,同比增長50%左右,就IPO數量來說,全球居首。

有評論認為,這是繼14年前由騰訊等掀起的內地互聯網企業赴港熱潮後,又一次由新經濟企業引領的赴港上市潮。而此次盛況空前。

面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熱潮,上海某大型券商資深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地企業之所以選擇赴港上市,可能是企業綜合考量的結果,首先是考慮企業資金的用途,主要是境內還是境外;其次是看估值高低、投資者接受程度以及上市流程。」

他認為,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中資投行自然比較有優勢,而且隨著資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南下,現在除了資產端優勢外,中資券商客戶端的優勢也體現出來,所以整體市佔率上升是必然的結果。

港交所緣何受追捧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9日,今年以來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中,其中有33家為內地券商香港子公司單獨或聯合保薦,佔比近1/4。

東北證券發布研報指出,尤其是進入夏季以來,內地赴港上市的企業數量以每月超過10家的速度增長。僅7月3日,就有11家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請。

有業內分析師表示,按照常理,港股IPO到下半年才是高峰,尤其是9至11月。據預測,照此發展勢頭,2018年港股IPO數量僅內地企業便有可能突破100家。

2018年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出現井噴,原因何在?

首先,是內地和香港上市政策的變化。A股上市政策總體收緊,在清理IPO「堰塞湖」的思想指導下,IPO審核總體呈現「開源節流」的態勢。IPO審核監管趨嚴,過會率降低,撤銷申請項目數量增多。同時,對新經濟企業上市開設「綠色通道」,工業富聯、葯明康德、寧德時代等一批企業實行即報即審,上市速度大大提升。

另外,從源頭抓上市企業質量,要求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自身項目負責,並承擔項目連帶責任,拒絕企業帶病上市。對於重組上市類交易,證監會明確IPO被否企業3年內不得通過借殼上市。

港交所之所以吸引眾多內地新經濟企業,除了對企業盈利要求較為寬鬆外,其IPO新政更是功不可沒。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制定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正式生效,向新興的三類公司打開大門: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類公司、將港交所作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

香港IPO新政直接吸引了大批內地企業,如內地湧現一批還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赴港上市。尤其是放開對「同股不同權」的限制,更是直接吸引了如小米集團這樣的企業赴港上市。

另外,某創投行業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新經濟企業受資本追捧,一定程度上也被資本綁架。多數企業在上市之前,已經得到多層資本的多次「輸血」,甚至還存在一些擬上市項目發行了股權融資項目,而這些資本變現和退出的主要方式有兩種:或借殼重組上市,此方式快速但難度大;或直接IPO上市,可選擇A股上市也可以赴港IPO。相比國內IPO的審批制度,香港的註冊制更為靈活且沒有排隊時間,赴港上市顯然成為資本退出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中資券商分享盛宴

不斷湧現的內地企業赴港IPO項目,也帶來規模不小的保薦承銷大單。而要在港股IPO中分得一杯羹,券商的國際化水平成為關鍵法寶。

在2018年以來內地企業赴港IPO保薦名單中,頻現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等大型券商子公司的身影。

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上述中資券商較早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擁有港交所保薦人資格,且具有豐富的港股IPO保薦經驗。不過,中資券商更多地是作為聯席保薦機構,承銷方面則基本是國際投行主導。

例如,作為中信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和國際業務平台,中信里昂證券今年先後拿下小米集團、齊屹科技、匯付天下、江西銀行等大單,擔任聯席上市保薦人;7月19日登陸港交所的齊魯高速,其聯席保薦人為中泰國際融資、中信建投國際;中信建投國際還擔任指尖悅動H股發行的獨家保薦人,九江銀行的聯席保薦人等。此外,申萬宏源、中國銀河、興業證券、東興證券等券商香港子公司也積极參与港股IPO保薦。

目前,中資券商在港股券商板塊的力量不容忽視。Choice數據顯示,港交所證券及經紀板塊共有54家公司,流通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資券商佔據九成席位。

廣發證券非銀團隊表示,四方面原因促使中資券商香港業務近幾年快速發展:首先,境內客戶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提升;其次,境內企業海外融資需求的持續;再次,內地資本市場逐步開放帶來的投資機會增加,提升了對海外客戶的吸引力;最後,在監管趨嚴的環境下,國際投行金融危機後的業務收縮。

國際化水平提升

從上市券商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來看,絕大部分中小券商利潤下滑幅度較大,而具體則表現在自營業務以及投行業務的利潤急劇下降,而大型券商總體表現良好,凈利潤甚至還有小幅增長。

究其原因,進入2018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低迷,相關監管政策趨嚴。尤其是IPO方面,大型投行本身便佔據先天規模優勢,且儲備項目較多。而中小券商在嚴監管下,IPO項目更加「捉襟見肘」。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不少中小券商在IPO保薦承銷上處於「無米下鍋」狀態。

另一方面,大型券商在鞏固內地優勢的同時,還高度重視其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從而不斷拓展國際業務。據了解,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長期將國際化布局作為公司重要戰略布局。

香港成為中資券商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平台,國際業務對於母公司營收的貢獻度也持續上升。2017年,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的國際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10%,分別為12%、17%、21%。

另外,大型券商對於業務的劃分也完全國際化。例如,國泰君安證券以零售業務和機構業務兩大類劃分,海通證券海外業務收入佔比不斷提高,中金公司更是直接借鑒大摩和美銀美林等國際投行的模式和架構。相比而言,中小券商的差距甚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凱恩:成為四強已經很滿足 英格蘭可以昂首回家
因辦公室戀情 英特爾CEO科再奇辭職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