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僅用20年就橫掃遼金西夏,為何攻滅更弱小的宋朝卻用了50年?

蒙古僅用20年就橫掃遼金西夏,為何攻滅更弱小的宋朝卻用了50年?

公元一二七九年,宋王朝與蒙古帝國在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進行了激烈的海上廝殺,這是一場名符其實的生死決戰,雙方都投入了重兵,結果蒙古大軍以少勝多,打敗了宋軍,令宋軍全軍覆沒,南宋隨之滅亡。鐵骨錚錚的丞相陸秀夫背著幼少的皇帝趙昺從危崖上跳海自盡,一眾的忠臣烈士緊跟其後,據說總共有十萬軍民一起跳海殉國。

蒙古帝國的皇帝忽必烈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知道是喜是悲,他大為震動,感慨地向身旁的人說:「我蒙古帝國的騎兵真是天下無敵,戰無不勝啊,只用了20來年,就征服了遼國、金國和西夏國,當今世界還有誰能與我們相比呢?」

說到這裡忽必烈心裡突然湧起了一個疑問,他想自己的軍隊在遼金西夏三國裡面橫衝直撞戰無不勝,為什麼遇到這個國力這麼孱弱的宋王朝,卻整整用了50多年的時間才能夠把他徹底征服的呢?為什麼在西夏和金國遼國軍隊面前,所向無敵的蒙古騎兵,在進攻小小的宋王朝時卻遇到這麼大的成千上萬的傷亡,最後更是連大汗蒙哥也戰死了?

對於這個疑問,忽必烈一直找不到答案,他想來想去,最後想起了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他的戰俘,也是宋王朝的名將文天祥。他想,也許他能從這個人的身上得到答案吧。

此時的文天祥,因為戰敗被俘,被蒙古人關押在大都的天牢裡面,每天都遭受著非人的虐待和酷刑的折磨,更有元朝的大官來對他進行勸降,但他始終三緘其口,一言不發,保持這個狀況已整整有四年之久了。

公元一二八三年的一天,元朝皇帝忽必烈懷著複雜的心情,慢慢走到了文天祥所在的監獄裡,他一看見文天祥,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朕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很快,一場關於忽必烈對文天祥很簡單又非常出名的一次勸降對話就在這個陰冷昏暗的牢房裡進展開了。

文天祥沒有站起來,也沒有看一眼忽必烈,他一言不發,始終沉默著,但是他,在等對方再繼續說下去。

「文天祥啊,枉你身為一代名將,一點都不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你可能也不知道,你—忠心耿耿為他而戰的皇帝,早已經死去多時。而且,曾經與你出生入死的許多同僚和部下,他們很多都已經歸順於我大元朝了,都在為我效力,我也很賞識他們。不過我知道你的才能比他們厲害一百倍,所以如果你肯歸順,我願意封你為丞相,讓你管理整個國家。」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條件非常優厚的勸降條約,然而讓忽必烈萬萬沒想到的是,文天祥竟然想也沒想,立刻就拒絕了。看著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文天祥,忽必烈也覺得無可奈何,他搖了搖頭,無限惋惜的問:「人生一世,無非是追求名利和美女,這才不枉來人世一趟,你到底想要什麼呢?」文天祥一字一字地回答:「我什麼也不需要,只求一死!」

忽必烈搖了搖頭走出監獄,他完全不能理解文天祥腦子裡面想的是什麼?但是,他卻想到了孔孟儒家文化裡面的一個詞,叫氣節!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氣節,才讓蒙古大軍付出了五十年的時間,戰死了一個皇帝和十多萬戰士的生命,才最終滅亡了宋國。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氣節,才讓宋朝大將王堅能在釣魚城苦苦支撐了半年之久;才讓將領呂文煥在湖北襄陽堅守六年之久;才讓文天祥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馮歪評歷史L 的精彩文章:

曹植即席演講鼓動三軍,曹丕痛哭涕零讓三軍為之動容
一次特大古墓被盜案告破,讓一座傳說中的「九層妖塔」橫空出世

TAG:小馮歪評歷史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