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媒體運營一段時間,便不知道寫什麼?可能一開始你做就錯了

自媒體運營一段時間,便不知道寫什麼?可能一開始你做就錯了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讀者社群,刀叔將在每周五定時為大家派發現金紅包,關注「刀墓手札工作室」微信公眾號,對話框回復「社群」即可加入!)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我:為何你能保持好內容有質量的持續輸出?為什麼我也是寫了段時間,卻越寫越寫不下去?

能夠講出來的問題,永遠存在於表象。你如果能夠看透深層次的問題,便不會那麼問了。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我個人在頭條號上持續高質量寫作的方法。

其實不僅僅在頭條號上,在其他平台上依然適用。

其實寫東西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去寫好「第一個字」,也就是找角度。在我曾經教授的學員中,有不少能夠保持每日更新的,受限於製作成本和周期,絕大多數都是圖文創作者。然而,推送頻次上去了,卻不見粉絲怎麼漲。

所以說,找角度和漲粉絲,其實是一個問題,那便是你有沒有自己的內容架構。

一個良好的內容架構是建立在賬號體系之中的,關於如何註冊賬號、如何命名、如何確定領域並選擇細分領域,這個以後再講,今天只說如何架構內容體系。

什麼事情沾到體系二字,必然是由一點甩出多條分支的。因此,很多做自媒體的新手朋友們今天寫東明天說西的,這肯定是不行的。由於自媒體作者的段位不同,今天我是給大家分享我個人最基礎的一個內容架構操作方法,這個方法可確保內容的持續產出和用戶的留存。

這方法是什麼呢?可以說是「主觀+客觀」並行。

「主觀」是根據自己的賬號,以及做所處的細分領域抉擇,打造自己的專註欄目。

說得大白話一點,就是自己的系列內容,是連載還是章節,這個是無所謂的。用戶面對海量的內容,尤其是在今日頭條這樣以興趣閱讀推薦的平台之下,用戶永遠會認為「下一個會更好」。能夠留住用戶並長期關注著你,只有自己賬號的專屬系列內容。

在這之前您可能需要做個小調研,通過像新榜、清博等這樣的平台,查一查自己領域內排名前二十的賬號,他們自己的品牌內容再講哪個大領域下的細分領域知識,然後自己「鑽個空子」,才有希望做好,切莫同質化太嚴重。

同樣,既然自己品牌化的系列內容目的是留存,面對可能出現的閱讀量慘淡,你需要有平常心。既然這塊內容的目的是留存,自然有一塊內容需要去拉新,下面再說說什麼是「客觀」。

「客觀」是利用一些平台工具,根據當前該領域的實時熱點或稀缺話題來進行創作。

首先要說明一點,我相當反對盲目追熱點。何為盲目追熱點?那便是對熱點事件或話題進行流水賬式的描述。你如果這麼做,絕大部分機構類媒體會比你做得好得多快得多,那你還有什麼市場?

像頭條號主頁功能中的「熱詞分析」以及其他平台的類似工具,對於尋找話題都是比較好的。它們反應了當前讀者們更關係什麼,什麼點擊率會更高,哪些話題當前平台內較少。如果你依此去創作,自然閱讀量會很可觀,要知道不少平台對這塊都有著分發加成或權重傾斜的政策。

最不濟最不濟,你去問答欄目中看看,看看大家都會問什麼問題。根據問題來創作,依然是一篇有價值的內容。

雖然藉助平台工具,閱讀量會比較好看,但是流量是「即時」的,你還是需要對引過來的流量去做留存處理。因此,在頭條號內的內容創作永遠是「主觀」與「客觀」的相互輔助,就像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一直是線上和線下來回易位的。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拯救大明江山於水火,于謙最後卻遭謀害,罪名只有八個字
美國探險隊曾考察成吉思汗陵墓,卻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