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暴行人神共憤,被誅殺之後此人為何高聲痛哭?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東漢末年,董卓提兵挺進京城洛陽,掌握東漢朝廷的實權後,不僅廢了漢少帝、立了漢獻帝、殺了何太后,還威逼利誘、強拽硬拉、拉攏分化忠臣良將,徵辟天下名士賢士到洛陽給他充當門面,粉飾一下董卓專權專政下的太平盛世。
蔡邕因聲名高尚且遠播,正是董卓極力拉攏的對象。而當時蔡邕在朝中擔當侍中自然而然目睹到董卓自提兵進洛陽以來的一切所作所為,知曉董卓這個外鎮軍閥是個喜怒無常、臭名昭著的危險人物,還想複製當年以生病為借口回絕彈琴給漢桓帝解悶的方法來拒絕董卓的拉攏。侍中,雖官秩不高但畢竟是皇帝的近臣、親信,又怎麼可能去給一個任行廢立皇帝的亂臣充當門麵粉飾太平。沒想到,一向粗鄙,眼高於頂,不可一世的董卓竟然比漢桓帝還聰明,根本就不吃蔡邕這一套,威逼恐嚇蔡邕,甚至以滅族來脅迫蔡邕。
《三國演義》原著是這樣記載:李儒勸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薦蔡邕之才。卓命徵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謂邕曰:「如不來,當滅汝族。」面對滅族之禍,蔡邕不得不就範,屈從於董卓。可沒想到是,董卓竟然非常禮遇、敬重、器重和信任蔡邕,出現三天升三級的破例。
原著寫道:邕懼,只得應命而至。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可惜董卓剛愎自用,爛泥扶不上牆,干出太多人神共憤的事情,得罪東漢全天下人,終被人設計誅殺。蔡邕正是在這種極為敏感的政治氣氛下,獨自一人前往鬧市中伏董卓屍體大哭。蔡邕作為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確切講是步入仕途的知識分子,不一定精於政治,但未必不講政治。
蔡邕就是基於如下三點原因,做出如此不講政治的舉動出來,連同生命一塊奉獻給董卓。
其一,董卓的知遇之恩足以讓蔡邕為之慟哭。
董卓拉攏蔡邕雖有自我標榜之嫌,但對一十二年飽受迫害之苦而四處流浪的蔡邕而言,已經足以讓他感激涕零,銘記於心。特別是三日三遷,左中郎將,高陽鄉侯,這對一個只會動動筆,談談看法,搞搞政策的文人而言,那就是比天還大的殊遇;
其二,士為知己者死的意識迫使蔡邕號哭。
漢代文人受儒學浸潤,骨子裡都有「士為知己者死」的集體潛意識。文人的要求很簡單,只不過是尊重、知遇,用「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文人一旦讓「士為知己者死」這根筋軸起來,就不管不顧,連政治正確這個大原則也就拋之腦後。作為真正士人的蔡邕,面對董卓識才、愛才和惜才的知遇之恩,由心發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恩之情;
其三,東漢風尚促使蔡邕為之痛哭。
在東漢,冒著忤逆皇帝和朝廷的風險為師友舉哀發喪,是一種風尚。對朋友義和對君主忠,都是國家認可並倡導的價值觀。忠義兩全,總被認為是完美的人格。為此,蔡邕伏屍大哭與其說是報答董卓的知遇之恩,還不如說是在踐約東漢士人心中的那份道德準則。就是因為董卓的知遇之恩、文人的國士意識和士人的道德準則驅使並推動蔡邕義不容辭前往鬧市之中,眾目睽睽之下伏董卓之屍而大哭。這一哭,哭出蔡邕的真性情,也哭出人情世態。
蔡邕伏屍大哭只是時代、潛意識和道德準則的要求或需要,完全不是有學無識、是非不分、文人意氣用事,而是一種義薄雲天的英雄氣概,更是文人或士人對原則的執著。
※金箍棒和九齒釘耙,誰才是三界最強兵器?西遊原著其實早有答案!
※水滸最神奇的一門秘術?梁山一百零八將,只有一個人會用!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