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眼中的致癌食物!聽聽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是怎麼說的!

中醫眼中的致癌食物!聽聽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是怎麼說的!

中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鹹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在引起腫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膩太過與鹹味太過是常見因素。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於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澱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髮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於積證的範疇,《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瘀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濕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除了食鹽,鹹味食物還包括鹹菜、鹹魚、鹹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8倍。嗜食鹹味食物最容易導致的癌症是胃癌。

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疾病的發生。

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如熱湯、麵糊等;另一種是指屬於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如酒類等。因為過於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條:

1、少吃油炸食物及腌制食物:這類食物不僅不容易消化,加重消化道負擔,而且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對健康危害較大。

2、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食物: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生冷食物不易消化,且消毒不徹底,容易造成腸道感染。

3、溫度適宜,軟硬適中: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溫度過高會燙傷口腔及食道粘膜,過低會刺激腸道,容易引起腹瀉;不吃過硬的食物,因其會摩擦損傷食道上皮細胞及胃粘膜,易誘發食道癌及胃癌等。

4、不咸不淡: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為6克,過多的食鹽攝入會增加血容量,進而患高血壓病的風險,過低則無法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求。

5、不偏食挑食,適當補充維生素:食物多樣不偏食。食物多樣化是中國傳統飲食的一個顯著特點,非常符合健康要求。科學家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飲食單一、長期偏食、挑食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提出的解決營養問題的第一條原則就是食物多樣化。而維生素是保持消化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營養素,維生素C還有解毒和抗氧化作用,因此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保持體內正常的維生素含量,能有效發揮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保護胃腸道粘膜。

6、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每餐食量適度,避免過飢或過飽,更應避免暴飲暴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尤其要注意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因為我們的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睡眠時是它休息及修復自身損傷的時間,如果睡前進食,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而且胃在休息時間被迫工作,容易加重胃粘膜的損傷,進而導致胃癌、胃潰瘍等多種疾病。

7、細嚼慢咽:對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數愈多,食物顆粒越細小,有利於消化液與食物的充分混合,能夠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使營養物質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8、飲水擇時:餐前或餐後大量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遠大醫藥為介入腫瘤學領域 聯手CDH斥19億澳元購100%Sirtex股份
腫瘤免疫治療原則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