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秦國歷史上,嬴駟都做了那些貢獻呢?

在秦國歷史上,嬴駟都做了那些貢獻呢?

原標題:在秦國歷史上,嬴駟都做了那些貢獻呢?


秦惠文王繼承他父親秦孝公的遺志,堅守法治,剷除復辟勢力,鞏固秦國的根基,增加秦國的實力,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殺商鞅,讓他有了一絲惡名。


一,堅守法治、剷除復辟勢力。


秦孝公與衛鞅的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大增強,但是同時也嚴重傷害了老世族的利益。因此秦孝公死後,嬴駟作為新君能否堅持法治就是關鍵:他反對法治,則秦國必衰 ;他堅持法治,則秦國必強。嬴駟權謀有術,一面兩刃:一面用老世族為刃,逼殺商鞅;一面以商鞅的死為刃,剷除老世族。等老世族與商鞅都死了,秦國的權力就都集中到了嬴駟手中,他就可以開創他的功業!



二、合縱聯橫,打敗六國盟軍。

秦惠文王嬴駟在位其間:武有司馬錯、文有樗里疾、張儀,也算是文武俱備。張儀雖為丞相,其實就是外交丞相,主職就是分化離間六國;樗里疾作為右丞相,主領秦國內政;司馬錯作為秦國國尉兼上將軍,主司對六國作戰。蘇秦與戰國四公子合縱六國聯軍48萬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五國之師逡巡而不敢前。於是秦人奮力一擊,六國大軍作了鳥獸散。



三、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


秦國變法功成,但地小民少,國力無法與六國長期大戰。因此國法鞏固後,秦國當務之急是要搶地盤,增人口。於是司馬錯千里入四川、重慶兩地,一舉滅了巴蜀兩國,為秦國益地千里,增加了一個天府糧倉。丞相張儀在列國奔走不息,處處分化離間六國,於是秦國得以騰出手來,佔領了不好糧倉要地:占韓國宜陽得天下鐵山;占楚國房陵得楚國糧倉;占魏國熬倉,得魏國糧倉。此時雖然沒有大舉滅國,但實實在大從六國割了不少肉。


四、攻滅義渠、穩定西戎之地。


義渠是一個古國,歷來與秦人作對。在秦穆公時稱霸西戎時,義渠成了秦國的屬國,但是義渠一直仇恨秦人。在秦惠文時,義渠做大,無禮於秦國,於是秦惠文王一舉滅之。然後秦軍趁滅義渠之威,又一路西進,把這些臣服於秦但有二心的戎人又都好好教育了一翻。這對穩定秦國後方有重大作用。


本頭條號「大秦鐵鷹劍士」 專註先秦兩漢的歷史與文化研究,歡迎大家關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討論,共同學習進步,共同弘揚國學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秦穆公能成為春秋一霸,與此部族有很深的關係
讀完孫皓輝先生寫的《大秦帝國》一書,對秦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