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林散之(1898—1989),原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縣烏江鎮人,生於江蘇江浦。林散之擅長各種書體,又因他的草書最為精妙,被稱為「當代草聖」。

雖然林散之書法最有名的是草書,但他對漢代隸書也極為重視,他對《禮器碑》《張遷碑》《孔宙碑》《乙瑛碑》《衡方碑》等漢代經典碑刻均反覆臨習,他的這些臨本被越來越多的學書者重視和學習。我們通過對林散之臨《乙瑛碑》的賞析,來了解一下他臨習漢代隸書的一些風格特點。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乙瑛碑》全稱《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是漢隸的代表作之一。碑文共18行,每行40字,公元153年立,該碑現在山東曲阜孔廟內。此碑隸書結體方整,骨肉勻停,法度嚴謹,用筆方圓兼備,平正中有秀逸之氣,是漢隸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屬方整平正一路,歷代書家對此碑讚譽甚多。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這個《乙瑛碑》臨本,是林散之1972年臨於元書紙上的,他當時已經76歲,林散之深厚的書法功力在這個臨本上表露無遺。

我們主要看看他的用筆。林散之在談到隸書用筆時曾說過:隸書筆畫的中間部分不能簡單處理,要下大功夫。筆要留得住,壓得住,要翻得上來,不看兩頭看中間部分。從臨本上可以看出,雖然他用的是長鋒羊毫筆並懸肘書寫,但筆筆著力,即使背鉤翻出的地方,也沒有輕率浮飄,而是以肘送筆,把力量貫穿到筆畫的始終,因此筆畫遒勁圓潤,讓人覺得線條飽滿結實、神采內斂(見圖1)。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他又說過: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要寫出精神,學用筆。這一點很重要。雖然初學書法的人,「形似」是必須要追求的,盡量寫得像,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在盡量臨得像的同時,筆法的控制和精神氣質的把握更為重要。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林散之臨本的結字和章法。臨本中,字字不相犯,松靈透氣,絕無碰撞、粘連之處。字與字、行與行均能互讓照應,和諧融洽,文氣盎然。可以想像出他在臨寫時平和沉靜的心態,也充分表現出他紮實精湛的書法功力和嚴謹虔誠的學習態度,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林散之:寫漢隸不能只寫樣子

對傳統法帖的臨習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有志於在書法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應該重視一筆一畫的臨帖,從日積月累的臨帖實踐中,不斷完善筆法,掌握字法,理解章法。在不斷實臨中領悟到古人傳達出來的那種質樸又充滿活力的書法精神,這就是林散之通過對《乙瑛碑》的臨習要告訴我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書法大家,絕筆成絕響!
董其昌大軸楷書,我們能讀出哪些內容?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