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撒幣40億美金豪賭自動駕駛,福特會好嗎?

撒幣40億美金豪賭自動駕駛,福特會好嗎?

(如想加入無人駕駛微信圈,有國內整車企業和科技公司無人駕駛研發負責人,請加車評君的微信號,具體微信公號里有,麻煩註明「姓名」和「公司」。)

當汽車公司發起狠來的時候,還是蠻恐怖的。

年邁的傳統汽車巨頭、也是現代汽車工業的開創者——福特,在美國時間7月24日對外宣布,將分拆旗下的自動駕駛業務單元為獨立的子公司,並將在接下來的5年,往這個公司撒幣40億美金。

這一瘋狂的行動,再度刷新了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燒錢的紀錄

在此之前,勢大財雄的豐田痛下決心,宣布投資28億美金,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震碎吃瓜眼鏡一地。隨後,通用和軟銀則聯合宣布,將向其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投資33.5億美金,令很多初創企業感到瘋狂。

福特的40億美金,讓我們見識了它的瘋狂、焦慮和猶豫不決。

40億美金,可以燒出一個特斯拉,兩個蔚來汽車,四個車和家……可以干很多很多的事情。

幾乎可以斷言,福特汽車將會是最後一個宣布在自動駕駛系統上投入巨額資金自主研發的傳統車企。

因為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傳統汽車巨頭,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的排名,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都優於福特的戴姆勒賓士,選擇了牽手百度,以百度Apollo系統為基礎,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大眾汽車選擇了初創公司Aurora,寶馬則既牽手了百度又擁抱了英特爾,現代起亞、本田,都選擇和百度在一起,同時找一家初創公司做Plan B。

因為傳統車企在反覆的失敗中意識到,基於AI技術開發汽車的自動駕駛「大腦」,並不是它們擅長的工作。

截止目前,全球範圍內還在堅持自研自動駕駛系統的車企,只剩下通用、豐田和福特。

毫無疑問,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0億美金的投入,面臨著巨大的「打水漂」的風險。那麼百年福特為何要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呢?

起個大早 趕個晚集

作為現代汽車工業創始人亨利?福特的孫子,現任福特汽車董事長比爾?福特三世內心深處有著濃烈的姓氏自豪感。他時刻謹記家族的榮光,並警惕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會給福特這個姓氏蒙羞。

驕傲的比爾?福特,曾經與艾倫?穆拉利一道,帶領偉大的福特汽車,挺過了腥風血雨般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美國唯一沒有破過產的傳統汽車。

比爾?福特始終希望能夠像他的祖父一樣,為全球汽車做出不一樣的貢獻,自動駕駛就他下的注。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2016年之前,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遠遠比通用以及其他競爭對手更大和更認真。

在2015年的時候,豐田內部還在拍桌子對罵要不要做自動駕駛,而福特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上了加州的公共道路進行路測。

福特是第一家用激光雷達的做自動駕駛的傳統車企,福特是第一家在雪地測試自動駕駛的傳統車企,福特是第一家在夜間測試自動駕駛的傳統車企。

福特在2016年的上半年就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廣泛的投資,包括聯合百度投資激光雷達巨頭Voledyn,投資高精地圖創企Civil Maps,收購計算機視覺初創公司SAIPS。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

所以,在2016年8月16日,這家傳統車企突然對外丟出一個「重磅炸彈」,聲稱將在2021年量產不帶方向盤的自動駕駛汽車。

令行動遲緩的「豐田們」感到震驚,在傳統汽車世界造成巨大的衝擊。

反轉來的也很快。

2017年的1月,加州DMV發布了各大自動駕駛公司測試過程中的「脫離」報告,福特的成績「不忍直視」。平均196.7英里,就需要一次人工干預,這幾乎是幼兒園水平。相比之後,waymo是5128英里才需要一次人工干預。

這才有了2017年2月10日,福特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第一次瘋狂:他向一個組建只有2個月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報價10億美金,將其收入囊中。

(CEO馬克?菲爾茲,CTO寧睿,技術副總裁肯?華盛頓與Argo團隊在一起,這幾個哥們都很慘)

這家公司就是Argo.AI。

福特的這次收購,基本上等於承認傳統車企的工程師團隊,不能打造自動駕駛系統,必須要依靠具有強大AI和深度學習背景的軟體團隊,才有勝出的可能。

三個月之後,比爾?福特直接炒了時任CEO馬克?菲爾茲的「魷魚」,為股票的跌跌不休以及自動駕駛研發的失敗「背鍋」。原來負責智能移動出行業務的董事韓鎧特上位,成為新任CEO。

韓鎧特直截了當地讓CTO寧睿離開崗位負責北美銷售(後來被趕走),負責戰略的副總裁John Casea「自願退休」,而技術副總裁肯?華盛頓勝任CTO,但級別依然是VP,交出了自動駕駛、產品研發等業務。

自動駕駛業務轉而交給Sherif Markby負責,這哥們在福特幹了25年,然後跳槽到Uber成為負責全球汽車項目的副總裁,與安東尼?萊萬道斯基合作。但在2017年4月,隨著Uber高管醜聞的大爆發,被韓鎧特召回了福特,再度負責自動駕駛業務。

Sherif Markby也是此次Ford Autonomous Vehichles LLC的CEO。

幾度想放棄

韓鎧特接盤之後,在2017年的8月,第一次公開唱衰自動駕駛的量產計劃。

在出席舊金山舉行的《明日之城討論會》,當被問及是否還會堅持2021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時間表時,韓鎧特宣稱福特正在重新考慮實現自動駕駛的方式。

他說:「福特到時會有類似產品,但媒體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宣傳確實有些誇大了。十年前,人們都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獨當一面,但現在我認為相互依存的模式才是未來,它才是終極的安全守衛者。

接下來的舉措更加大膽和出人意料。

2017年12月,比爾?福特帶著新任CEO韓鎧特來到了中國,竟然和百度Apollo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幾乎是要向外界宣布放棄自研自動駕駛系統。

在2018年1月的CES上,據稱是「能夠與矽谷對話的人」的韓鎧特先生的不著調達到頂峰。

在盛大的發布會上,韓鎧特先生當著所有的記者的面稱,自動駕駛不算什麼,福特要做交通基礎設施的服務商。

接替他出任移動出行部門總裁Marcy Klevorn,在當時的演講中高調宣稱,福特要戰略轉型,不care自動駕駛,而是要成為交通設施"包工頭"。

還收購了一個叫做Autonomic這樣不著調的公司,要做交通聯網的大數據。還成立了一個叫做Ford X的部分,做創新孵化。

這樣不著調沒有持續多久。

再度被打臉

暴擊首先來自於同城死敵通用。

2018年1月31日,還是加州DMV的年度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人們驚訝的發現,在整個2017年GM的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在加州共有94輛測試汽車,共行駛了131676英里的測試里程,只人工介入了105次。

意味著通用的自動駕駛汽車每1254英里,才人工介入一次,這個成績將其他的傳統車企遠遠地甩在了身後,迅速達到了與谷歌的Waymo可以相提並論的地步。

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高光表現,使得該公司的股票受到了華爾街的追捧,迅速與福特拉開了差距,並反超了特斯拉,再度成為北美股票總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

尤其是,2018年5月31日,軟銀宣布將以22.5億美金的投資,獲得Cruise 19.6%的股份。此舉意味著,這家通用當初花10億美金收購過來的創企,估值已漲到115億美金。

消息一傳出來,通用汽車股價當天飆升13.5%。

通用Cruise的每一次成功,看起來都是對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失敗的嘲笑,都像是匕首一樣無情地扎向比爾?福特三世的心窩。

連通用都能做成,為什麼我福特就不行?

這樣的問題不斷地無情地拷問著韓鎧特、比爾?福特、福特董事會和股東們。

為什麼?

因為瑪麗?芭拉更了解傳統車企的優勢和缺點,她在2016年2月收購Cruise時就已經決定:將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全部信任給到了Cruise這個發源於矽谷的初創團隊,並讓其保持獨立運營,並給到足夠多的資金支持,所以通用汽車自動駕駛研發的進展才會如此之快。

豐田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決定自研自動駕駛系統時,組建單獨的子公司,並將研發重任交給了來自矽谷的高管團隊。

另外的暴擊則來自於谷歌兄弟公司Waymo。

在此之前,以韓鎧特為代表的一些「務實」的傳統汽車人士認為,人們對自動駕駛量產的時間表過於樂觀,2020年或者2021年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的時間表太瘋狂。

然而Waymo居然宣布要在2018年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並向捷豹路虎訂購了2萬輛捷豹I-Pace電動車,向FCA訂購了6.2萬輛Pacifica,全部改裝成無人駕駛汽車,投入到Waymo的無人駕駛計程車隊。

通用汽車緊接著也制定了2019年量產無人駕駛計程車的時間表,這讓韓鎧特在福特董事會的威信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韓鎧特先生的前任,下台的原因是股價跌去了40%。而福特汽車在他的治下,股價雖然沒有大幅下跌,但一直在低位徘徊,這樣的業績顯然難以讓董事會滿意。

加上對自動駕駛形勢發展的判斷一再失誤,韓鎧特先生的處境非常不妙。

放手豪賭

並不是每個傳統車企,都是有資格豪賭的。

對於福特而言,其在2017年收購的Argo.AI,是自動駕駛領域經驗豐富的老將,而在2017年4月從Uber回歸的老將Sherif Marakby在Uber干過一年,能夠與Argo團隊有效地配合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投資開始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是福特發力自動駕駛業務的基礎。

另一方面,比爾?福特三世的夙願是希望福特汽車能夠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突破,引領業界。

鑒於在此之前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做了大量的投資,此時此刻若草草收兵,面對董事會,儘管已經有了「替罪羊」馬克?菲爾茲,但他自己顯然也會臉上無光。

第三,由於Cruise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且受到了華爾街極大的追捧,通用股價因此不斷攀升。

福特若能複製Cruise的成功,必然會提振股價。不但了卻了比爾?福特的夙願,還能解掉韓鎧特頭上那把隨時要掉下的「達摩克利斯股價之劍」。

這也是福特為何要瘋狂地砸下40億美金的原因。

Waymo和通用的經驗告訴我們,此時的自動駕駛技術之爭,除了非常優秀的軟體研發團隊之外,大規模的路測是取勝的關鍵。

通用為此投入了數百輛無人駕駛測試車,奔跑在美國的各大城市。而Waymo有接近700輛,每天新增測試里程達2.5萬英里。

福特的Argo團隊,估計已經搞定自動駕駛的「大腦」,可以進入大規模路測階段。

可以肯定的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之內,福特將會大幅度擴大自動駕駛測試車隊。

不確定性

自動駕駛技術,核心挑戰是感知和決策,這兩個問題最終是AI問題,尤其是L4和L5級別的自動駕駛,最終PK的是AI能力。

儘管像Open AI,DeepMind等小團隊,在通用AI上也有非常好的建樹,但這些小團隊研發出來的AI引擎,在工程應用,能夠和谷歌、百度這樣的AI巨頭PK,這裡車評君有著極大的疑慮。

另外,假如他們的自動駕駛系統能夠研發成功,但百度的系統時免費的,車企現階段的研發成本怎麼攤銷?

因為百度或者谷歌,最終可以通過銷售高精地圖、雲、語音識別助手、內容等很多方式盈利,但汽車公司不行。

最後,自動駕駛僅僅是車輛的一個功能,未來如果和車聯網相結合,而且還帶上龐大的應用生態,如果競爭達到這樣的程度,車企的競爭力是不行的。

除非這樣,這些初創公司最終獨立上市,脫離OEMs的控制,獨自成長為一個科技公司,既運營自動駕駛系統,又運營其他的互聯網服務。

這種可能性存在嗎?也許吧。

祝福福特。

招 聘

建約車評 只做有價值的汽車科技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約車評 的精彩文章:

何方「神聖」?投資了2家造車新勢力+4家分時租賃+4家自動駕駛
特斯拉宣布50萬輛產能工廠落戶上海

TAG:建約車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