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當爹媽了,你也是個禍害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路上讀書」
ID:lushangdushu
你有過被父母逼著去學習的經歷嗎?
前兩天,有一則「媽媽賣房送她上興趣班」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
雖然主人公站出來表示,學音樂是自己的愛好,「父母從來沒有逼迫過我」,但還是有不少網友表示接受不了,認為這樣會讓孩子承受太大的壓力。
路sir覺得,不能怪他們過分激動。
也許正是有過曾被父母脅迫著「努力」的經歷,才更心有戚戚。
/《貓的孩子》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考滿分,就你不可以?」
「媽媽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都不會想呢?」
「你現在恨我沒有關係,總有一天你會感謝我的。」
……
覺不覺得這些話特別熟悉?父母站在身後監督你寫作業的恐懼,是否又重回眼前?
而這些話,都出自路sir最近在追的一部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林茉莉 -《茉莉的最後一天》
/ 在成績面前
一切無關的事都是不應該的 /
這部劇是台灣公共電視台最近推出的微科幻教育劇,被網友稱為台版《黑鏡》。
一共10集,包含5個故事單元:《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圍繞親子之間的教育矛盾展開。
老實說,每看一個故事,路sir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深切恐懼。
GIF
比如《媽媽的遙控器》。
與丈夫離婚的陳淑麗,因兒子紀培偉不願認真學習而感到苦惱。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獲得了一個遙控器。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讓孩子經歷過的某一天重來。
於是她不斷按下按鈕,讓小偉放棄偽造成績單,讓小偉重複多次上了同一節補習課,甚至抹掉小偉與初戀的相遇,讓女孩無法想起他……
/ 陳淑麗與紀培偉 -《媽媽的遙控器》
婚姻「失敗」的她,不能接受自己在教育上的「失敗」。
本來,小偉有一群很要好的哥們兒、一個關心他的國中老師、一個志趣相投的小女友……但都因為媽媽的控制,被生生斬斷了聯繫。
GIF
絕望的小偉決定自殺。然而,無論小偉自殺多少次,媽媽的第一反應都是用遙控器復原,卻從未反思自己的過錯。
不寒而慄。
大部分中國家長,往往會把「是否聽話」作為評價孩子的重要標準。他們相信「孩子不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卻認為自己是「不會有錯的」。
可是,他們真的明白怎樣才是對的嗎?
GIF
/ 多少人生失敗的父母
指望靠孩子的勝利來翻盤 /
在這5個故事中,有一半以上的父母都是個人成就不高,或是在生活中有過挫敗感的。
陳淑麗的丈夫出軌並要求離婚,而她事業上的麻煩也接踵而至。
小圓媽是家庭主婦,在家被丈夫家暴,在家族裡常受姑嫂欺負。
方美琪小時候不愛念書,出社會後因學歷低而處處碰壁,要靠打四份工來賺孩子的學費。
……
他們自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定型,一切指望只能託付在兒女身上。
期望是好的,但你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要逼迫孩子做到?
/ 曾經的紀太太陳淑麗
《好奇心日報》上曾刊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Brian和同事的14歲女兒Sophie共同進行了一次試驗,同時利用iPhone的新功能來限制自己使用軟體的時間,比比最後誰日均使用手機的時間最短。
沒想到,只用了三周,Sophie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就已經比Brian還少了,甚至喜歡上了這種自我約束的方式。
而Brian,在用完某個app的限額之後並沒有停下,反而打開了下一個app,導致使用時間幾乎沒有減少。
請問,如果父母的自制力比孩子還差,那還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
/ 長女茉莉死後,林媽媽要求家教
將剩餘課時轉給次女可莉
-《茉莉的最後一天》
許多人只知道,自己過的生活不好,不能讓孩子重蹈覆轍。
但他們並不知道怎麼做,只能從別處照搬粗糙的方法和理論,套在自家孩子身上。
「請逼你的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受益終身!」
「如果你的孩子常吃這幾類食物,恭喜你,孩子一定很聰明!」
「無論你的兒女多大,一定告訴他們這12句話!」
「今天不逼孩子學會『72變』,日後誰能代他承受『81難』?」
……
這些論調,在這個自媒體泛濫的時代,比比皆是。
於是,一些父母彷彿擁有了強有力的科學觀點支撐,肆意揮舞教鞭,甚至對孩子進行無休止的嘲諷和謾罵,驅趕孩子前進。
GIF
/ 情緒綁架,也許是每個家長最擅長的事
-《媽媽的遙控器》
這樣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耶魯大學精神醫學博士後、知名腦科學博主@酷炫腦 指出:
孩子處在高壓之下,大腦陷入焦慮狀態,此時身體會分泌和焦慮有關的激素,長此以往,免疫力會嚴重下降。
同時,大腦內負責控制學習功能、記憶功能和壓力控制的「海馬體」也會退化萎縮,導致大腦神經元減少,影響學習能力,而這種影響會是終身的。
而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葉壯則認為:
這可能會導致孩子患上「強迫型人格障礙」——只想學習,正常的生活節奏反而被打亂;但在學習時,並不能真正進入狀態。空有學習的心,卻始終無法提升成績,從而陷入一個死循環。
也就是說,長期使用高壓手段逼迫孩子學習,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笨」。
這就是父母們想要的結果嗎?
/ 有學習障礙的阿衍,在學校和家族裡都抬不起頭
-《貓的孩子》
/ 經歷過相似痛苦的父母
就能學會換位思考嗎?/
另一群稍微「成功」的父母認為,他們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做到。
他們的青少年時期,或許也曾從密不透風的壓力中走過。但當他們終於熬出頭,憑藉自身努力贏得了較好的事業發展和生活條件之後,終於「領悟」了家長當年的「良苦用心」。
他們「忘記」當年的痛苦,將父母的教育方式全盤複製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茉莉的最後一天》
如果問他們,奮鬥和養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可能會回答:
「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把他們培養成才,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
然後呢?
「然後讓孩子可以給下一代提供好的生活條件,再把下一代培養成才,過上好的生活啊。」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那些「成功」的父母們,已經忘了、或者從未考慮過自己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成為「自己」的機會。
GIF
/ 在父母眼中,孩子只是某某的兒女
臨床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徐凱文,一直專註於心理創傷治療和自殺危機干預。他在《父母真的「皆禍害」嗎?》一文中寫道:
許多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並不是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想「殺死自己父母的孩子」,來喚醒甚至報復父母。
就像《媽媽的遙控器》中的紀培偉一樣。
/ 藝術家庭出身的小女友程芳嵐,
擁有紀培偉如何奢望也得不到的自由
每個人都會有控制欲。面對自己生育的孩子,這種慾望往往更加嚴重。
「我自己生的孩子,我還不能教了?」
當然,父母適當合理的指導,是身為監護人應盡的責任。
可是啊,你分得清指導和壓迫的界限嗎?
尊重孩子,說起來簡單,多少說著要成為「孩子的朋友」的父母,每到緊要關頭就「啪啪打臉」?
說要給孩子屬於自己的空間,卻從來不敲門,還亂翻孩子的東西;
說要和孩子平心靜氣地交流,一考不好就直接切換成咆哮;
說好周末一起去公園玩,此後卻事事以此為要挾;
……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還能建立起對他人最基本的信任嗎?
GIF
/ 你的父母也有這些「癥狀」嗎?
孩子小,不成熟,挑起毛病來特別容易。一旦遭到父母的指責,他們都不懂得如何為自己辯護。
可是,父母犯下的錯,恰恰是最明顯卻又最難以自察的。
/ 林媽媽正在讀取死去茉莉的記憶
-《茉莉的最後一天》
紀伯倫的詩《孩子》中寫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GIF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讀懂這首寫於1932年的詩,讓下一代人不再經歷這樣的痛苦?
路sir知道,父母為尊的觀念,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語境中太根深蒂固。
可是,只要你真心地愛自己的孩子,並且希望他們能夠快樂,就應該嘗試與他們真誠地溝通,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在這裡,路sir向每一位父母推薦《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幫助大家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養育之路。
如果你是一個希望獲得父母理解的孩子,也不妨把這個音頻分享給他們。
雖然,所有父母都沒有經過考試就上崗了。
但只要你們還在意彼此,一切就還來得及。
來留言區聊聊
你的父母做過哪些事
對你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我綁了自己,還讓家人被騙$50萬…墨爾本中國留學生首吐真相
※大使館發警告:只要沒出機場,看到這張紙,千萬別摸手機!
TAG:移民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