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被中國俘虜的日本士兵,幹了一件狠事,感動日本一千年

一個被中國俘虜的日本士兵,幹了一件狠事,感動日本一千年

原標題:一個被中國俘虜的日本士兵,幹了一件狠事,感動日本一千年


文/快哉風


公元664年(唐朝麟德元年、日本天智天皇3年),中國唐朝的首都長安城,一處隱蔽的房子里,五個日本人坐在一起,慌慌張張的商議一件大事。


圖:唐長安城復原圖


這五個倭國人,一個叫大伴部博麻,是白江口海戰被唐軍抓獲的日軍士兵,土師富杼等四人則是戰前派來的滯留在中國的遣唐使。


圖:大伴部博麻


大伴部博麻是日本筑後國(今福岡縣境內)之人,一個普通的日軍士兵,參加了上一年(公元663年)的白江口海戰。這一戰,唐軍大破日軍,數萬日軍死傷慘重潰逃回國,大伴部博麻成為俘虜被帶回長安,不過很快被遺棄。因為在當時,唐軍東征西討戰無不勝,打敗數萬倭軍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獻俘斬首」。



圖:白江口海戰


五個人商量的是什麼大事?因為當時坊間有議論,說唐軍將乘勝追擊,正在建造大船準備渡海滅掉日本。五個日本人很著急,認為事關國家存亡,一定要想法回國通告。

但是,有一個天大的困難:他們太窮了,沒錢。別說乘海船東渡,就連到海邊的碼頭(山東半島或者寧波港),路費都沒有。



圖:日本遣唐使


五個人商量了半天,最後,大伴部博麻說:「我有一個辦法。你們把我賣掉,路費就有了。」另外四個人覺得可行,就真去市場將他賣掉了。當時的長安,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來自外國的奴隸貿易很盛行,矮小的「倭奴」價格肯定不會有黑皮膚的「崑崙奴」那麼高,但好歹湊足了四個人的路費。


圖:大伴部博麻賣身為奴


說實話,這個日本士兵的舉動令人肅然起敬,打了敗仗被俘在異國他鄉,還不忘祖國,賣身為奴籌錢,如此的堅忍和狠勁,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有人問:為何偏偏要賣大伴部博麻,而不是那四個人?因為日本人講究地位身份,遣唐使是日本國內的貴族精英,大伴部博麻只是一個大頭兵。


四個日本人靠著賣掉同伴得來的路費,終於在公元671年千辛萬苦輾轉回國,把「唐將入侵」的情報傳達給了負責九州軍政大權的太宰府。


圖:從唐朝東渡日本充滿艱辛


這份情報,讓早已陷入戰爭驚恐的日本更加火上澆油。


當時執政的日本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生怕唐朝軍隊乘勝「直搗黃龍」,早就從664年起,耗盡全國之力在本土修築多道防線。甚至嚇得將都城從奈良縣的飛鳥,遷往更安全的近江(今滋賀縣)大津宮。



圖:九州太宰府修築的防禦唐軍「水城」


但是,日本人想多了,這份情報其實一文不值:大唐對這個蕞爾島國的領土毫無興趣。


再說大伴部博麻,在中國賣身為奴將近三十年,長相不討喜,語言又不通,乾的是累死累活的牛馬活,直到公元690年,才被日本人委託新羅使者贖出,接回了國。



圖:這兩本書中都有大伴部博麻的名字


當時日本的天皇是持統天皇,一個女天皇(天武天皇的皇后,因太子早逝繼位天皇),她被這個忠心耿耿的士兵深深感動,舉行了盛大的迎接儀式。女天皇將年老的大伴部博麻升職為官,賜予了布、絲綢、棉花、稻米和四町水田,子孫三代免除賦稅。



圖:天武天皇和持統天皇



圖:持統天皇


持統天皇還賜予他八個字的勅語:「尊朝愛國,買己顯忠。」這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愛國」的字眼。憑藉賣身為奴三十年,大伴部博麻名垂日本史,成為感動日本一千多年的著名戰俘,直到明治維新和二戰時期,還屢屢被日本人翻出來作為「愛國」典範。



圖:今福岡縣的大伴部博麻墓碑


參考資料:《日本書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王浩 的精彩文章:

為何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武士則背個大包袱?
最受日本人崇拜的外國人:幾百女性想為他生孩子

TAG:快哉風王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