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腸胃疾病高發,學會這幾招來對付它
受訪專家
曹艷萍:主任醫師、教授,就職於雲南省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從事中醫脾胃肝膽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9年。擅長於肝、膽、脾胃腸病治療。
炎炎夏日,正是冷飲、燒烤和冰鎮啤酒的季節。這些食物對上酷熱的夏天,確實給了我們一時涼爽,但是問題也跟著來了。
因為夏天氣溫高,雨水也逐漸增多。在這樣的條件下,適合各種細菌、微生物繁殖,而且高溫導致人體食欲不振,出汗又多,營養物質隨汗排出,傷陰耗氣,最終影響脾胃功能,很容易患上脾胃疾病。輕者可能伴隨嘔吐、腹瀉,重者甚至脫水休克等癥狀,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夏季脾胃病高發
「中醫理論中將一年分五季,分別為春、夏、長夏、秋、冬對應五臟。公曆的七八月份正應長夏之季,也正好是三伏天。中醫認為長夏屬土,脾胃主令。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食物進入胃以後,由胃進行磨化腐熟,然後由脾進行消化、吸收,化生為精微營養物質,並將精微物質輸布全身,產生的糟粕由腸道排出。」曹艷萍教授表示,脾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喜燥惡濕。剛好長夏季節濕氣較重,同氣相昭,外界的暑濕之氣、雨水就會阻礙脾胃的運化,導致脾胃運化失調,氣機阻滯,水液代謝失調,就容易出現不想吃飯、噁心、嘔吐、胃脹、腹瀉、疲勞等脾胃問題。
另外,夏季氣候炎熱、潮濕,食物中的各種細菌生長繁殖很快,常溫放置的熟食很容易變質被細菌污染,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再加上老人、小孩體質較虛弱往往會因飲食衛生上的不當,而導致引發不同的脾胃疾病。
脾胃病的表現
但曹艷萍教授指出,不是所有的脾胃病都是在夏季高發。如比較常見的、容易感到不適的感染性、消化性疾病就容易在夏季發生,而潰瘍病這一類卻是在冬春發生的比較多。
夏季脾胃病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疼痛:這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的程度包括:劇痛、隱痛、刺痛、絞痛、持續痛、間斷痛等。
噁心嘔吐:常見癥狀,特別是噁心。
胃脹、腹脹:腹部感覺撐脹、難受,有的描述自拍砰砰響,輕點的說悶,吃了東西如有物梗。這癥狀也常見,特別是中老年,胃腸功能減退最易出現(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
燒心、吐酸:感覺心口熱、灼熱,有的伴有反酸、吐酸水。
食慾改變:不知味,不想吃。
口味變化:口淡無味,或口苦(膽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症),或口酸。
打嗝噯氣:多與情緒有關,或者因吵架、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癥狀。
大便異常:稀軟便,大便乾結(最干如羊屎),次數多,次數少,膿血便,便秘(很多誤解),水樣便等等。
其他還有胸悶、後背痛(後心痛)、吞咽不適、面色改變、舌質舌苔變化(舌苔厚、色黃、舌邊有齒痕)、體倦乏力、頭昏沉、睡眠差等。
夏季這樣養脾胃
曹艷萍教授介紹,夏季脾胃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防治:
1
起居護理
早睡早起:夏季應早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
注意保暖、不貪涼: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感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開過低溫度的空調,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2
飲食護理
吃溫性食物:脾胃喜溫不喜冷,要固護人體的脾胃之氣,夏季進食應以溫為宜,不宜過食寒涼。且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夏天吃薑有升發陽氣、防暑、增加食慾、殺菌消毒、祛風散寒等功效。
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食物盡量充分加熱,飲食清淡不宜肥甘,多食雜糧,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厚味肥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少勿多,以免外邪感染,化熱生風,引發其他病症。
曹艷萍教授提醒,也可以適量吃些甘寒生津食物,如水豆腐、西瓜、冬瓜、綠豆湯、薏仁、蓮子(胃寒的去掉蓮心)、折耳根、薄荷、小米菜等。
如病情嚴重者需要及時就醫。
3
常用穴位按摩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在脛骨前肌上。
功用主治: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揉按手法:一般以拇指揉按為主,每次時間為3至5分鐘,每日2至3次。俗話有「肚腹三里留」,揉按此穴對各種消化系統疾病都有良好療效。
合谷穴
位置: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對側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屬於手陽明大腸經。
功用主治:升清降濁、調理脾胃、通經活絡、疏風清熱。
揉按手法:右手掌心放於左手背側,大拇指來迴環揉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左右各50次,不僅可以緩解胃脘疼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同時還能防治暈車。
內關穴
位置:在手臂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取穴時手握虛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以腕橫紋為準並齊,食指點按的地方就是內關穴。
功用主治:可緩解打嗝、手心發熱、肘臂疼痛、腋下紅腫等癥狀;主治孕吐、暈車、腹瀉。對治療心臟病、肺臟疾病、乳腺疾病有輔助作用。
揉按手法:隨時隨地都可以點揉,以略感酸脹為宜。
神闕穴
位置:臍中部,屬任脈。
功用主治: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為主,每次時間為5至10分鐘,每日2至3次。對脾胃虛弱,不能耐受寒涼的胃部疼痛及便秘、腹瀉等患者都有良好療效,臨床上此穴也常用灸法,以達到溫中健脾、散寒止瀉的作用。
老人和小孩是重點預防對象
曹艷萍教授表示,「脾為後天之本」,老人年紀越來越大,體質也逐漸衰弱,就容易脾胃虛弱,發生氣虛、陽虛等,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再加上夏季天氣熱,人就容易貪涼,喜歡吃生冷的食物,就很容易損傷陽氣,出現胃寒等寒性疾病。
而小孩為「稚陰稚陽」之體,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還沒發育完全,肝常有餘,脾常不足,更易受外界食物的影響。更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少喝冷飲。另外,天熱的時候怕小孩子中暑,可能就穿的比較少,熱了出汗、吹風,就容易感受風寒、暑濕之邪。
責任編輯/陳思思排 版/李艷萍
※不論男女,40歲後最怕這3種病,一個比一個「要命」!越早知道越好
※7月是「減肥核心期」,記住3句話,沒有降不下來的體重
TAG:祥光堂養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