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要「輸血」更要「造血」
珠江瞭望
2018年廣東「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啟動,超過600名青年將赴廣東欠發達地區支教,人數是去年的近2倍,為歷年之最。據統計,「鄉教計劃」自2015年啟動以來,廣東已派出542名支教志願者到12個地市、37個縣區的132所學校(教學點),授課52.8萬節,惠及近11萬名山區學生。
我國支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當時許多落後地區學校都出現過「講師團」身影。屈指算來,支教事業已超過30年。不久前,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計劃從2018年至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募1萬名優秀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講學。連長者都被動員起來,可見支教仍被看重。
許多欠發達地區由於各種條件比較差,招不到也留不住年輕優秀教師,導致許多鄉村學校教師人數偏少、年齡偏大、教師課業負擔偏重、教學質量不高。語文數學這些科目還好,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專業師資缺口較重。許多農村孩子從小學念到初中畢業,也沒上過像樣的音樂課、美術課。這種情況不但在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存在,在粵東西北的偏遠山區、農村也不罕見。
參與支教活動的教師,專業構成比較科學,專業水平比較高,也比較年輕、充滿活力,他們進入欠發達地區學校,將帶來多方面的改善。直接的改善在於,提高鄉村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從而提高鄉村孩子的學業成績;潛在的改善在於,支教教師能為鄉村孩子帶來更多、更新的信息,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支教活動是一次外部「輸血」,對局部改善是有益的,但欠發達地區的教育事業終歸要靠內生力量,也就是常說的「造血」功能。最簡單的事實是,支教隊伍再優秀,課上得再好,再受學生歡迎,也存在一個服務期限,沒有穩定性。所以,還是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之上。
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差、鄉村學校「引不進、留不住人」的成因複雜,一言難盡。福利待遇、晉陞空間、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構成一個綜合因素,影響著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大局。譬如待遇,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待遇與珠三角有較大差距。化解這些掣肘因素,必須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從教育投入、環境改善、待遇提高、人才培養等多維度著力。比如,廣東擬實施的公費定向培養師範生制度——招收地方生源免費就讀師範院校,畢業後須回到原地參加教育工作——對於解決粵東西北地區幼兒園教師、鄉鎮中小學教師來源不足問題,大有俾益。發展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應該多出台此類針對性強、扶持力度大的政策措施,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連海平 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