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部唐朝寶典,揭秘古印度「葯神」在中國的影響

一部唐朝寶典,揭秘古印度「葯神」在中國的影響

原標題:一部唐朝寶典,揭秘古印度「葯神」在中國的影響



作者|我方團隊子繇

轉載自公眾號我們愛歷史


字數:168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一、影響深遠的寶典


盛唐的輝煌文化里,若論新成就不停「井噴」的領域,必須有醫學。而比起民間流傳成神話的唐代名醫們,真正在醫學領域,濃縮了唐朝醫學成就的,卻當屬盛唐年間,一部堪稱集大成的醫學寶典:《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是唐代醫學家王燾,在天寶十一年(752)成書的一部醫學著作。全書共有40卷,收錄藥方六千多個,更有採藥製藥保健等各種學問。自從問世之後,就世代廣為流傳。中國傳統醫學,對於「傷寒」、「瘧疾」、「溫病」等重症的治療研究,在唐宋以後,幾乎都是以《外台秘要》為藍本,繼續深究苦鑽。這部寶典的誕生,堪稱為中國傳統醫學,搭起了一個新平台,可謂造福上千年。


不過,《外台秘要》的輝煌成就,不止來自唐朝醫生們的心血,更有一群「外國同行」的神助攻:印度醫學。



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其醫學起源同樣也很早。絲綢之路開通之後,兩國間的商人、僧侶、使者的交流往來更是絡繹不絕,帶來了很多醫藥、醫術與醫書。


而當王燾著手編纂《外台秘要》時,大量來自印度的醫學成就,乃至印度醫生的事迹,也全數被他收錄其中。這些助推中醫發展的印度醫學成果,堪稱一千三百多年前,實實在在的「印度葯神」。

比如下面這幾樣。


二、 「起死回生」的耆婆


說起印度的神醫,就一定要提到耆婆。耆婆醫術高明,被時人稱為有「起死回生」之術的神醫。巧的是,耆婆生活的時代恰好與我國的名醫扁鵲相當,他們分別代表了當時中印兩國的醫學水平。


印度的史書上記載了不少關於耆婆的故事。迦羅越家裡有一個年方十五的女兒,本已許配了人家,卻在成親頭一天突發頭痛而死。耆婆聽說後前去檢查,判斷其腦內有蟲。於是耆婆立即為女子進行手術開顱取蟲,再以藥膏塗創,七日後女子復甦了。這一故事難免有誇張的成分在其中,但耆婆的醫術之高和聲名之盛在當時則是不言而喻的。


《外台秘要》中就記載有「千金耆婆萬病丸」、「耆婆湯」等藥方。「萬病丸」是當時十分流行的藥丸,此藥丸應用很廣,可治療癲癇、黃疸、咳嗽、耳聾、瘧疾等病。此藥丸雖名為「耆婆萬病丸」卻並非耆婆所創,而是「以耆婆良醫,故名耆婆丸方」,可見耆婆當時在我國的影響力。


三、眼科專家龍樹


除了外科醫學,印度的眼科醫學技術也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而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要數「金篦決障術」。劉禹錫就曾專門寫詩送給治好他眼疾的「婆羅門僧」。「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矇?」中年的劉禹錫,不幸患上了白內障,長期求醫問葯卻無果,最後得遇一位印度僧醫治好了他「看朱成碧」的眼疾,於是劉禹錫作此詩相贈。


印度古代最著名的眼科醫生叫龍樹,後世的不少眼科專著都以「龍樹」、「龍木」來命名。如《龍樹菩薩眼論》、《眼科龍木論》等。隨著《龍樹菩薩眼論》譯成漢文傳入,印度的眼科手術也就此傳入中國,當時中國百姓還將龍樹稱為「眼光菩薩」。


在中印眼科技術融合以後,中國的眼科醫術便越發高明,在當時竟已經能製造出以假亂真的「假眼」了。在中國古代,五官不全之人是沒有資格參加進士考試的。有一個名叫雀嘏的人少了一隻眼,為了能參加考試,雀嘏裝了一隻假眼,並成功矇混過了檢查,還考上了進士一個名叫施肩吾的人向來與雀嘏不和,便在宴席上當眾作詩「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想要以此戳穿他。二十九人本應是五十八隻眼,這裡特意說成「五十七眼」,就是為了諷刺雀嘏的那隻假眼。


《外台秘要》里還提到了很多自印度傳來的醫藥,如青木香、沉香、金剛石、胡椒等等,有好多直到現在仍應用於臨床醫學之中。


在科技條件落後的古代,醫學的發展,顯然是無比艱辛。每一個病症的攻克,有時付出的,往往是無數患者的生命與醫者的精力。而每一次醫學的突破,帶來的更是造福國家民族的成果。說起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那些世世代代執著於其中的醫生們,就是毫無爭議的幕後英雄。



而一部《外台秘要》,更見證了中國傳統醫學,那令人肅然起敬的胸懷:當外來的醫學成果,刷新了我們對知識的認知時,中國傳統醫學的前輩們,選擇的是彎下腰來學習,孜孜不斷的記錄研究,只為造福蒼生的醫學成果。


比起書中的「印度葯神」們,那些一代代堅持研究,將外來醫學引為己用,不停升級中國醫學水平的古人們,更是值得紀念的「葯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199元視頻會員免費送
從雌黃到「信口雌黃」,無辜顏料為何變成「胡說八道」?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