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瞌睡病久治不愈,另闢蹊徑巧診斷

瞌睡病久治不愈,另闢蹊徑巧診斷

sefd

文/ 羅小鋒(廣州市海珠區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目前專科越分越細的情況下,當患者到某個專科看病時,醫生往往更傾向於考慮本專科的疾病。

之前我曾在網上的學習中,見過1名反覆發作性胸痛3年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一直沒能找到病因,最終,明確胸痛是由間腦癲癇所致的。

在這裡,我也分享一個神經內科患者的情況。

這是一位46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反覆發作性入睡1年,加重3個月」來醫院尋求幫助。據患者描述,這個疾病的發生沒有任何誘因。

開始時,發病最常見的場景是在家中坐下休息時會突然入睡,約幾秒鐘之後可以自己醒過來,醒來後什麼事也沒有。

後來,這種突然入睡的情況越來越頻繁,而且入睡的時機越來越不可預計,嚴重時在開車甚至站著或者小便都會出現,慶幸的是從未發生車禍、跌倒等嚴重後果。

患者輾轉去了多家醫院,曾在當地省級三甲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檢查做了不少,最後被診斷為「發作性睡病」並一直堅持規範治療,病情卻沒見好轉。

按理說,患者在省級三甲醫院專科明確了診斷,並且也規範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應該有好轉才對,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是診斷有問題還是治療存在不妥呢?當時我遇見這位患者時也充滿疑惑。

梳理診斷思路

患者有發作性入睡癥狀,若考慮癲癇,其多次腦電圖均未見典型發作波;再考慮腦的器質性病變,腦影像學檢查也沒見到什麼異常。

特發性睡眠過多症、低血糖反應性發作性睡病、低血鈣性發作性睡病、腦幹腫瘤等疾病都會出現類似的癥狀,但通過那麼多家醫院的血生化、顱腦影像等檢查,基本可以一一排除這些疾病。

最後就剩下發作性睡病了,該患者的癥狀、多導睡眠圖結果也基本符合發作性睡病的診斷標準。

可見在診斷方面,得出「發作性睡病」的診斷還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在治療方面是否存在不妥呢?

詳翻患者的既往就診資料,發現患者的治療也是按照「發作性睡病」進行規範的藥物治療,並未見不妥。

這樣,最後就只剩下患者對目前藥物的治療反應不佳這一解釋了。接下來面臨的問題便是: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我拿不定主意,便去請教主任。

不能忽略常見病

來到主任這,主任問我,「你覺得這患者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把我先前的思考和盤托出。

主任說:「你的整個思路沒錯。但不足的地方是,你在診斷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尤其還有一種常見的疾病你沒提及。」

聽到這裡時,我有些不解。主任接著講,「你仔細觀察,患者其實是有些胖的。你再去問問他妻子,患者睡覺時有沒打鼾的習慣。」

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主任說的常見疾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最後,結合患者的癥狀以及檢查結果,證實了主任的猜想,診斷為重度通氣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度低氧血症。

患者停服了藥物,買了一台通氣機回家,夜間睡眠時經鼻正壓氣道通氣治療,病情慢慢好轉。半年後,我再遇到他時,他已經沒有突然入睡的癥狀了。

拓展臨床診斷思維

回過頭看,其實做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診斷不算難。我相信只要考慮到這個疾病,基本就可以結合癥狀並通過睡眠呼吸監測檢查的結果明確診斷。

但為什麼在這位患者身上,不只一家醫院誤診了呢?

我認為是因為在專科里,大家的思維容易局限在專科的框架內去考慮問題。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容易被其他醫療機構的診斷誘導帶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成人發病率約為4%~7%,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該病癥狀多種多樣,但最常見的癥狀是睡眠時伴有呼吸暫停的打鼾,日間主要癥狀是疲倦。

因此,我們在遇到一些有相關癥狀的患者時,最好多問一句,「你平時睡覺打鼾嗎?有沒被憋醒過?」

雖說如此,但我們也沒必要草木皆兵,只要一有類似癥狀就讓患者行多導睡眠監測。只有當高度懷疑時,我們才建議患者進一步行多導睡眠圖檢查。

最後,我希望通過分享這個病例,和大家一起學習,拓展臨床診斷思維的邊界。

原文刊登於《醫師在線》雜誌第341期 有刪改

責編:孫敏

本文為《醫師在線》雜誌原創發布,微信公眾號jcyy2013,未經授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鏡像、摘錄及改編,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溫馨提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在線 的精彩文章:

脂代謝異常運動處方這樣開

TAG: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