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家廟全景

關帝家廟簡易遊覽路線:

入口大門→關王故里石牌坊→秀毓條山( 靈鍾鹺海)→山門→祖宅塔→儀門

關平太子殿

→獻殿→龍虎柏→崇寧殿→娘娘殿→ 五世同堂桑

關興太子殿→雲柏→聖祖殿→鳳柏

歡迎大家來關公故里觀光、拜謁!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孕育了千千萬萬彪炳千秋的風流人物,被封建統治者尊為「至聖」,又為公眾普遍接受者只有兩人,一位是山東的文聖--孔子,另一位便是我們山西的武聖--關公。坐落在常平村的關帝家廟就是在關公家的舊址上建造的,這裡是天下第一座關帝廟,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和集散地。

關帝家廟,南依巍峨秀麗的中條山,北臨碧波萬頃的天然鹽湖,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近年來,有眾多的海外遊子,千里迢迢前來尋根問祖,觀光朝聖,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來旅遊採風,令人留戀忘返。

整個廟宇的建築布局,採用了與解州祖廟相仿的「前朝後宮」的建制及中軸對稱式的宮殿建築手法。雖然它的規模、建築遠不如解州祖廟那樣氣魄、顯赫,但其廟貌、風物等與之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供奉的人物及雕塑藝術更有其獨到之處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關王故里石坊

走進大門,我們看到的這座「關公故里」石牌坊,清而不寒,簡而不陋。是明朝正德年間建造的,距今已有460 余年了。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靈鍾鹺海木坊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在石坊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木牌坊,上面分別鐫刻著「靈鍾鹺海」、「秀毓條山」。鹺海是指自古聞名的運城鹽池;條山,是指橫亘運城境內的中條山。這八個字既點明了關羽故里及其祖祠的地理環境,又巧妙地讚頌了當地的自然風光及歷史人物,一語雙關,工巧自然。木牌坊兩邊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對峙兀立,頗有氣勢。巧合了晨鐘暮鼓的說法。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山門

穿過石牌坊我們來到山門,其面寬三間,懸山式屋頂。原門兩側有周倉、寥化手持兵器的高大塑像,非常威武。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祖宅塔

進入山門後,最引人注目的是迎面這座八角七層磚塔。塔銘上記載著:「見此塔,不知其為墓者十有八九」。原來關於這座寶塔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悲壯故事。相傳,塔下原是一口水井。關羽自幼喜好練武,練就了一身出眾的好武藝,他秉性剛烈,又好抱打不平。當地有一惡霸呂熊員外,平日橫行鄉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更為可恨的是,他將附近的甜水井全部埋掉,僅留一口在他自家的後花園,只許姑娘少婦們來挑水,而他每日帶著幾名惡奴坐於井旁,看到哪個貌美便強留下來霸佔。關羽氣憤不過,一怒之下攜刀乘夜潛入呂熊家,斬殺了呂熊員外及其家小。之後,官府當即四處布兵捉拿關羽。並要誅連九族,滿門抄斬。姓關的人家為免遭毒手,紛紛背井離鄉,四散逃去。當時,關羽匆匆逃往潼關,他的族人也逃到了現今運城市西古村一帶隱身埋名。而關羽的父母卻因年邁,出逃不便,危急之下,情急之中,無奈雙雙投井自盡。後人為了祭奠關羽雙親,也為了永世作以紀念,便在井上修建了這座磚塔。這便是這座寶塔的由來。據碑文記載,此塔創建於東漢中平元年(184年),金大定十七年重修,明清時也曾有過修繕。這座寶塔雖經千年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並永遠記述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儀門

過了磚塔,我們看到的是祖祠的第三道門,叫儀門。面寬三間,懸山頂結構。門楣刻有「神盈宇宙」四個大字,由此可見關帝在民間的地位威望之高。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獻殿

儀門後面,接著是獻殿,面寬三間,懸山式屋頂。是人們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自古以來,每逢清明節、中秋節及關公誕辰紀念日(農曆六月廿四)外地的關家後裔及當地的百姓們會不約而同趕到祖祠,在這裡舉行祭祀儀式。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崇寧殿

獻殿過後,是家廟的主殿,因在宋崇寧三年(1104年)關羽被宋徽宗封為「崇寧真君」,故取名為「崇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四周有寬敞的迴廊,重檐歇山頂為明末清初建築。殿內宏敞,木雕龕裝飾富麗,裡面供奉的是一尊彩塑關羽神像--頭戴冕旒,身著帝裝,雙手抱圭,凝神端坐於龍椅之上。在神龕內外的兩名侍者,都謙恭謹微地站在他的身旁。神龕兩旁懸掛著一幅對聯:紫霧盤旋劍影斜飛江海震,紅霞繚繞刀芒高插鬥牛清。作者用極富文學色彩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繪出「神明」世界的縹緲和不凡。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龍 柏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虎 柏

好了!我們現在到殿外看一看門前的兩棵奇柏。這兩棵千年古柏,周長約有4米,東邊的這棵形如蒼龍,昂首奮身,勢欲凌空,稱為龍柏;西邊的那棵在根部兀然突出個大球狀,酷似一顆猛虎頭,稱為虎柏。當地群眾傳說,這是青龍和白虎的化身。當地民間有個習俗,為了讓自己的兒女生龍活虎長大能成國家的棟樑之材,並保一生平安,便讓男孩認龍柏為乾爹,女孩認虎柏為乾爹,那些紅繩是舉行拜認儀式時繞上去的。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娘娘殿

由殿兩側的迴廊繞到後面,走進垂花門,便看到一個自成格局的小院落。正面是專祀關夫人的娘娘殿,面寬進深各五間,四周有迴廊,重檐歇山頂。雖然她的建築風格、營造手法較為一般,但當您步入殿內,去欣賞那神龕中供奉的關夫人塑像時,卻又不得不「刮目相看」。面表清逸的關夫人,頭戴金燦鳳冠,身著錦繡霞帔,儀錶閑適,端坐其間,儼然帝後王妃一般。而且,在一定範圍內,從各個角度看她的眼睛總是慈祥地望著您,大家不妨試一試,便知其雕塑技法的嫻熟。兩旁的待者或持帕或握笏,皆恭身站立,但謹而有度,彬彬有禮。人物塑像風格源於宋塑,消化了宋初尚未完全消失的唐塑女性體態豐滿的風味,堪稱清代雕塑藝術品的上乘之作。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太子殿

娘娘殿左右為太子殿,分別祀奉著關羽的愛子關平和關興及其配偶。在娘娘殿前有一棵百年古桑,它看似平常,其實卻有著與眾不同「神氣十足」的地方。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五世同堂」桑

祖祠內供奉關家五代人,桑樹多處都體現了「五」這個自然數。即在它的根部有五根碗口粗細的根莖,由樹榦伸出,明顯地裸露於地面,延伸約一米扎入泥土,猶如巨龍的五個利爪,牢牢地抓在大地深處。另一個「五」是上有五根粗枝與下面的五根上下對應,恰似人工有意雕造一般。還有就是這棵古桑每年五次開花,五次結果。真是無巧不成書,人們稱之為「五世同堂」桑。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鳳 柏

在娘娘殿西側,有一全裂式千年巨柏,很象一隻展翅騰飛的大鳥,其頭、翅、尾樣樣俱全。人稱「鳳柏」。這裡有個神奇的故事:傳說就在這棵柏樹剛剛成材時,當地有位老財主要用其做口柏木棺材。第二天就準備開鋸取樹,當晚忽然狂風大作,雷鳴電閃,一個劈雷將樹劈為兩半。老財主見狀驚恐萬分,便急忙敬香向關帝乞求恕罪,並有鐵箍將裂樹箍了起來,如今尚可看到那鐵箍已深陷於樹中。後來樹又煥發生機,長成如今這飛鳥似的造型。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雲 柏

在娘娘殿西北角有棵柏樹,長得與眾不同。它的葉子特別茂盛,成雲朵狀,而且冬天化雪極快。樹榦與地面成60度角傾斜,像如今飛機的舷梯似的。當地人們傳說,關帝每天都要登此樹駕雲去解州辦公,回來時也從這棵樹落地。當地人們稱之為「雲柏」。

關廟文化|暢遊關帝家廟

聖祖殿

寢宮後面也是個自成格局的小院落,院中月台上座落著「聖祖殿」,創建於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其建築面寬三間,懸山式屋頂小式瓦作。殿內主要供奉的是關龍逄,據文獻記載:關龍逄是夏朝的大夫,由於他敢直言忠諫,為民請命冒犯了君王,被夏朝暴君桀所殺。他性情剛烈、俠肝義膽,與關羽極相象,因此,被後人尊為關羽的始祖。始祖塑像,造型古奇清雅,面色如鐵,剛毅不群,威而不猛,直而多內涵,有古代哲人峻爽偉岸的風度,正氣肅然。論及雕塑藝術,始祖塑像為男性塑像中首席傑作。殿東側供奉著關羽的父親成忠公、祖父裕昌公、曾祖父先昭公三代先人塑像,清厲凜烈,具有陽剛之美。西側則是三代夫人,造像具有宋的特點。始祖殿及娘娘殿供奉的人物,在全國武廟中獨一無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