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拉克民眾抗議的高發期來了!僅僅兩周14人遇難724人受傷

伊拉克民眾抗議的高發期來了!僅僅兩周14人遇難724人受傷

七月上旬以來,伊拉克多地爆發抗議活動。怒火從南部重鎮巴士拉開始被點燃,當地民眾湧向石油工廠進行抗議。7月11日,警方向抗議者開火,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此後,示威抗議活動迅速呈燎原之勢,擴展到納傑夫、納西里亞、阿馬拉等中南部城市和首都巴格達。

伊拉克多地爆發抗議活動 來源:kurdistan24.net

7月24日,據伊拉克人權委員會披露,在過去兩周的示威抗議活動中,共有14人遇難,724人受傷,其中包括470名安全部隊人員。伊拉克民眾近日抗議不斷的癥結是什麼?飽受戰爭、分裂、教派與民族衝突的伊拉克何時才能實現穩定繁榮的現實轉圜?

多重積怨下的伊拉克

每年夏季幾乎都是伊拉克抗議活動的高發期,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公眾無法忍受極端炎熱天氣下的電力短缺。由於伊拉克政府一再拖欠電費,伊朗方面再度中止了對伊拉克的電力出口。而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南部城市的基礎設施就沒有得到過徹底的修復更新。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伊拉克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民眾抗議的也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基礎公共服務的缺乏、令人髮指的腐敗問題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然而,今年的抗議似乎更具有諷刺意味,也更給伊拉克政府敲響警鐘——2017年12月宣布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爭取得勝利已有半年,人們開始熱火朝天地談論伊拉克的政治改革則已過去至少四年,普通伊拉克人卻依然在為基本的生活甚至生存保障而掙扎。

伊拉克多地爆發抗議活動 來源:themedialine.org

我們當然也不是不可以將今年夏季的抗議活動與伊朗、美國等域外勢力的影響聯繫起來,也無法指責伊拉克民眾將他們的一部分憤怒轉化為反伊朗的情緒。有伊拉克政治家表示,由於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並準備向伊朗施加新的制裁措施,很有可能是美國方面指示伊拉克當局不要向伊朗交付電費,由此來對伊朗施加壓力。然而,在美國-伊朗-伊拉克三角關係中,脆弱的伊拉克時常是最受傷害的那一方,伊拉克民眾更是毫無疑問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一些人士還擔心伊拉克的抗議浪潮可能會變為一場阿拉伯之春式的「革命」。然而實際上,這些抗議本身不涉及任何意識形態問題,也沒喊出任何顛覆性的口號,與其強行將抗議活動與各種陰謀論扯上聯繫,不如直面其本質——這是一場「窮人的革命」。

政府建設是伊重建的「龍頭」

依照西方的政治學理論,一般可以從國家與社會二分的角度來分析政治重構問題,但是對於伊拉克來講,也許需要四分為國家、社會、教派、民族。由於十五年前世俗政權的垮台釋放了太多負能量,形成統一的國家認同,維持教俗、教派、民族間的和平相處的希望還非常渺茫。

因此,伊拉克若想要摘掉「失敗國家」或者「虛弱國家」的帽子,必須先建立起一個不失敗的政府。

碎片化的政壇

5月12日,伊拉克舉行了擊敗「伊斯蘭國」後的第一次大選。創新低的44.52%的投票率首先反應出伊拉克選民的希望和信心不足。

在三個主要玩家:現任總理阿巴迪領導的「伊拉克勝利」聯盟、由伊朗支持的軍方人士阿米里領導的「法塔赫聯盟」、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領導的「行走者聯盟」中,薩德爾出人意料地擊敗了現任總理阿巴迪,獲得了最高票數,而後者屈居第三。由於多個參選方投訴選舉中有違規造假行為,伊拉克國民議會要求重新計票,緊接著就出現了意圖明顯的「票箱著火」事件,再次打亂了選舉的後續進程。

阿巴迪 來源:GETTY

6月13日,薩德爾宣布與得票數排名第二的 「法塔赫聯盟」結盟。6月24日,薩德爾宣布與得票排名第三的阿巴迪聯盟共同組建新政府,雙方就組建跨教派聯盟達成一致,並達成了八點政治協議。而早在3月,薩德爾就已經宣布與伊拉克共產黨結成聯盟。薩德爾的舉措固然展現出其包容性的政治胸懷,但同時也反映出伊拉克政壇的碎片化。

內外並舉 凝聚合力

七月以來的抗議活動給新政府的組建增加了難度和不確定性。薩德爾呼籲先暫停組建新政府的進程,優先滿足抗議者們的需求。也就是說,在新政府還未誕生之前,各種棘手的挑戰就已經在考驗這個新生的跨教派、跨民族聯盟了。

即使撇開抗議活動等外來因素,要將伊斯蘭教、世俗主義、共產主義,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親美、親伊、反美反伊這幾組矛盾甚至互斥的關係納入到一個可以共存、合作的框架下,談何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薩德爾主導的執政聯盟想要盡量彌合分歧、凝聚合力,首先需要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優先解決國內民生問題。如果政府能夠在改善經濟、民生方面逐步取得一些成績,也就能逐步取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從而增強其自身的合法性、穩定性。

當前,民眾的訴求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反腐敗、擴大就業等方面,而這些問題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並不會過多涉及到教派矛盾、意識形態、外交站隊等高政治性問題,因而這種技術性問題更容易達成共識,也更容易做出實際成果。

在對外問題上,執政聯盟及其各方無論持何種立場,都需要保證審慎穩健行事,平衡各種外部力量,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伊拉克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穩定的外部環境。伊拉克將在很長時期內繼續受到域外國家角力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例如,伊拉克可以利用當前圍繞伊核協議產生的種種矛盾,從美伊之間的零和博弈中尋找最能維護伊拉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

筆者認為,面對嚴峻的內外考驗,伊拉克需要在分權的政治體制下建立起一個強政府。這種強政府最重要的並非是強力的中央集權,而是較強的治理能力。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這對脆弱的伊拉克來說是一個不低的要求。

有人認為,「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人不幸福但至少安全」,那麼後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社會光景就不言而喻了。現在,如何撫平民眾心靈創傷和重振國家經濟是當前執政聯盟的迫切任務,平衡外部力量在伊拉克的利益爭奪則是當前執政聯盟面對的必然考驗。

薩德爾領導的執政聯盟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http://www.middleeasteye.net/news/iraq-protests-against-high-unemployment-spread-several-cities-1115361990

2.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8/06/declining-levels-iraq-tigris-raise-fear-water-crisis-180607072317966.html

3.https://www.aljazeera.com/blogs/middleeast/2018/07/electricity-iran-iraq-protests-180721140946629.html

4.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6/24/c_1123026251.htm

5.https://www.jpost.com/Breaking-News/Cleric-Sadr-backs-Iraq-protests-calls-for-delay-in-government-formation-562936

6.https://www.aljazeera.com/indepth/opinion/iraqis-protesting-180718131316968.html

7.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6/24/c_1123026251.htm

8.http://www.middleeasteye.net/columns/whats-behind-iraqs-basra-protests-1898152657

今日主筆 李佳欣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正加大對敘境內伊軍打擊力度 專家:伊朗正面臨外交孤立
外媒:為繼續打擊腐敗 沙特政府仍關押著數十名高官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