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孔廟、孔林、孔府

山東孔廟、孔林、孔府

本文編輯:明明

曲阜明故城始建於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迹,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牆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聖公府,位於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聖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願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聖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佔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六間等,最後為花園。

孔林本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洒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牆,構築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韻鮮花 的精彩文章:

TAG:古韻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