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宇宙第一個液態水湖在火星被發現,移民和外星人物那個離我們更近

宇宙第一個液態水湖在火星被發現,移民和外星人物那個離我們更近

看見這個消息小夥伴們一定很興奮吧,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是第一個問題,這個液態水湖在哪裡;處在火星的最南端,類似於地球南極的位置。發現了直徑20千米的地下水富集區域,極可能有更大的湖泊。

發現生命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了?

好像說到水,就總會讓人想到生命。但似乎各方專家對火星上冰下湖的高濃度鹽環境並不看好。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對於普通的生物而言,高濃度的鹽造成了環境的高滲透壓,可導致細胞滲透失水進而讓生物死亡。但許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就在地球上,有一群生物在極高鹽度的環境中生活,已經進化出了對付這些高濃度鹽的「十八般武藝」。

海洋科學家最近就發現,地球多處海域中分布著深海鹽湖。這些鹽湖與普通海水之間有著清晰可見的分界,其鹽濃度可達普通海水的 5 倍,這一濃度對普通海洋動物來說是致命的。

但在這些深海鹽湖中,科學家發現了生命。

(沒錯就是去年國家地理的紀錄片《藍色星球》截圖)

其中,微生物可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加工洋底滲漏的甲烷,而鹽池中的細菌與生活在湖邊的貽貝存在共生關係。這些生命與我們通常熟悉的生命不同,它們不依賴陽光也不畏懼對普通生命來講的超高濃度鹽分。

從兼性嗜鹽生物、中度嗜鹽生物到極端嗜鹽生物,地球上存在著適應不同濃度鹽含量的生命。其中,極端嗜鹽生物,即耐受 15% 以上氯化鈉濃度的微生物,常具有獨特的細胞膜結構,一些嗜鹽古菌甚至具有獨特的紫膜結構,可通過捕獲光能將質子移除出細胞,並將得到的質子梯度轉化為化學能。

這些在高鹽度環境中存活的生命主要採取兩種不同的策略來防止其細胞質的滲透作用導致的脫水。第一種方式是將有機化合物積聚在細胞質中,這些物質稱為相容性溶質,可作為滲透保護劑防止細胞質滲透失水。最常見的相容性溶質包括氨基酸、糖、多元醇等。而第二種方式則更為激進,通過讓鉀離子選擇性地進入細胞來提高細胞內滲透壓。大多數古菌、酵母菌、藻類和真菌採取第一類方式,而少數中度嗜鹽微生物則採取第二類方式。

而這些嗜鹽微生物可以使用各種能源。它們可以是需氧的也可以是厭氧的,可以通過光合、發酵、硫酸鹽還原等多種方式獲取能量。

或許在火星冰下湖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生命,等待著科學家們發現。

關注公眾號 每日大暴走 每天搞笑風趣的實時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大暴走 的精彩文章:

TAG:每日大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