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圖片來源:電影《盲山》劇照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文/ 蘇 林

7月23日開始,公益圈接二連三暴露出來的性侵醜聞幾乎霸佔了我們的朋友圈,雷闖、馮永鋒、鄧飛、袁天鵬等公益屆大佬紛紛被曝出長期對待女性有不恰當舉動,嚴重程度雖然不一,道歉卻都毫無誠意。目前這些事件的走向都未有定數,但其產生的影響卻在不斷發酵中。

作為很少對公共事件撰文發聲的公益從業者(雖然現在已並不算純粹的公益從業者),這次我卻很有一些話想說。

首先,是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公益圈發生的性侵害事件引發了這麼大的社會震動?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包含了以下幾個層次:

1.公益圈

2.性侵害

3.極大的社會影響

「公益」乍一聽是一個很美好的字眼兒,似乎天然和善良高尚掛鉤,甚至可能讓一些人心生嚮往,戲多的人也許還會腦補出很多感動中國一類的美麗故事。

而「性侵害」卻是一個邪惡的辭彙,人人聞之色變,排斥、恐懼、憤怒是第一心理反應。

那麼,看起來,1+2便必然=3。

我說想的,就是這個「必然」所包含的邏輯。

實際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自媒體的發展,性侵害的案例不斷地被報道和傳播開來,受害者也越來越勇於站出來。距離這次轟動不遠,施害人是教授和長江學者們。去年,是某紅黃藍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再往前,我就不數了,大家自己想吧。

這幾次轟動的共同特點都是施害人的行為與人們對他們的社會身份所產生的信任不符。校園,應當是純潔的,甚至是聖潔的,因為這裡是教書育人的知識殿堂。幼兒園,應當充滿童真和歡笑,這裡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就像公益圈是一個有理想的、做利於社會的好事的地方一樣。所以當出現打破這個美好想像的人和事之後,我們根本無法接受。

想一想,如果發生在娛樂圈,大多數人的反應可能都會覺得娛樂圈不就這樣么,潛規則很正常,甚至懷著一絲低俗的八卦精神在網上兢兢業業地找不雅圖。

同樣地,如果事件發生在某知名企業的高管身上,與發生在不知名的中小企業主或小職工的身上,人們的反應、受害者的遭遇會有什麼不同?前者可能會被譴責,運氣好的話可能會身敗名裂,後者大多選擇忍氣吞聲,即便發聲也不會真的產生什麼水花,一句「點背賴社會」就含糊過去了,誰讓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和黑暗呢?

善良崇高也好,權利金錢也罷,都是影響判斷的光環,晃瞎了人們的眼睛。重要的從來不是這些事情發生在公益圈、學校還是企業,施害人是公知名流、凡夫俗子還是社會流氓,當每一起性侵害發生的時候,它都是對當事人真實的傷害。真正的矛頭所指應當是罪惡本身以及產生罪惡的環境。

然而,同則同矣,異則異也。這個學校的老師做錯了,我們送孩子去其它學校,這個企業出了事,我們去其它公司上班,我們願意相信這是個人問題,不會所有都一樣,而且總不能不上幼兒園不考大學不上班吧?餐飲與生鮮問題屢見報端,我們還是得該買菜買菜,該出去吃飯出去吃飯,大不了換一家嘛,即便我們覺得食品都不安全還是不會選擇先餓死。

但公益機構可沒這麼幸運,它不是剛需,還總被一棒子打死。比如傳播甚廣的《你們糟蹋完姑娘,就這麼跟人道歉的?》一文結尾,作者給年輕女孩兒提出了看似誠懇的建議:「最近兩年,我經常勸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姑娘。儘可能先去商業公司工作。商業,其實是最好的慈善。」直接把公益和商業對立起來,好像商業才是善良的天使,商人就沒有壞人。

評論區中也有這樣的言論,「剛上大學的時候也參加過這種民間公益,強烈不建議大學生參加」 ,並給出了六條理由,主要意思是說「大多數公益頭子都是演講/煽情/洗腦高手」,很多公益組織本來就很爛,而且公益組織也是追逐利益和名聲的,不要犯傻去做免費勞動力。直接以偏概全,用負面的個例來涵蓋整體,也是在製造對立和不信任。

類似的觀點也存在於其它的文章和質疑當中。

我和先生從2010年開始涉足公益教育領域,目前先生還是一家教育機構的負責人,我則做一些閱讀推廣和公益讀書會。這麼多年來我們接觸了大量的公益人士,坦白說,還真遇上過一些品行不怎麼樣的,甚至是人渣。

幾年前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多次強迫本校六年級女生和其發生性關係,事情曝光後也產生了一些動靜。先生機構的同事幾乎都認識或者見過他,這件事對他們產生了不小的觸動,於是迅速推動了在很多打工子弟學校開展關愛流動兒童性教育的項目——希希學園,每學期為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開設全面性教育課程,後來該項目正式在民政局獨立註冊。

其實,公益圈也只是社會的一個圈。有人的地方,就有善惡。任何行業,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正直做人,本分做事,掌握安全防護知識,勇於對侵害說不。這跟任何光環無關。公益和商業並不對立,利益也從來不是它們的分水嶺,卻成了好事者獲取流量的法寶。

不過,我們也需要反思,公益圈為何如此脆弱?歸根結底,還是人們對公益行業的了解和信任本就不足。近年來,公益行業的發展看似蓬勃,實則仍然空間狹小,且公益一天被人們視為好人好事,就一天難以卸下光環。

公益,不是事業有成者的一擲千金,不是不切實際者的奉獻犧牲,更不應當是偽善者實現個人慾望的作惡工具,它是社會有機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益機構如何良性發展依然道阻且長,如今暴露出的問題,正是需要人們更多地去了解、反思和建設。

最後貼上好友在朋友圈發的文字,姑且叫「論"神"的建造與倒塌」吧,知道光環如何加上,也便知道如何把它取下。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PS:

7月25日又有受害人曝出今年5月遭資深媒體人章文強姦,且對方也是慣犯,連蔣方舟都發聲證實曾遭章文咸豬手,這次事件也終於從公益圈蔓延到了其他領域。7月26日,知名主持人、作家也紛紛被指。不管是公益人、媒體人,還是其他什麼知名不知名的人,都請先做好一個人。

另外,心理學教師、自由撰稿人唐映紅在文章中說的一句話我頗為贊同:「性侵就是性侵,強姦就是強姦,性侵與酒,與慾望都沒有必然關係,性侵的實質就是權力感作祟,就是骨子裡對女性的不尊重。」但這裡我想把「女性」置換成「他人」,因為就性侵的實質來說,我們應該從具體事件跳出來,除了女性,兒童和青少年甚至男性都可能受到性侵。

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不分行業,亦不分性別老幼。

- End -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加微信15300077378,並標註「微群」

面對性侵,我們該把矛頭指向誰?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悅讀 的精彩文章:

嘉賓萬興明、陳琦點評:大時代背景下的文化轉型|首屆讀聯會閱讀智庫沙龍紀實(六)
劉穎:城市閱讀空間的機遇和前景|首屆讀聯會閱讀智庫沙龍紀實(五)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