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和主席同名,唯一一次帶兵打仗卻大敗而歸,建國後仍被授予中將

他和主席同名,唯一一次帶兵打仗卻大敗而歸,建國後仍被授予中將

咱們中國古人以前都有兩個名字,除了一個姓名之外,還會給自己取一個字,比如說咱們都知道曹操的子叫做「孟德」,諸葛亮的字是「孔明」,一般來說古人稱呼別人的時候為了顯得尊重不會直呼姓名的,而是稱呼他們字。近代中國還有不少人給自己取字,咱們常說的蔣介石其實就是他的字,人家的姓名叫做蔣中正;而咱們的領袖毛主席的字叫做「潤之」。在我軍之中還有一位開國中將,他的字居然是和主席一模一樣!

他的一個字叫做賀誠,字也是「潤之」,出生於四川一個農民家庭。他兄弟三人只有他一個人上過學,他的父親十分重視對他的教育,認為他將來一定能夠出人頭地,於是變賣家產湊夠了錢送他去北京上學。後來他考上了北京醫科大學,學習醫學。

也就是在北京的時候他碰到了陳毅,並且經過陳毅的介紹參加了共產黨。他積极參加學生運動,每次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人,正是因為這樣他被學校盯上,連畢業證書都沒有拿到,還被警察給抓住了。出來之後組織把他拍去了廣州,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他在國軍司令部做軍醫。即便是後來反革命政變的時候,他也堅定不移的跟隨中央,並且以醫生為掩護,幫助我黨擊斃了一個大叛徒。

1931年他終於來到了中央蘇區,因為學過醫很受重視,畢竟那個時候根據地十分艱難,需要這樣有自己的專業的才能。主席還親自接見了他,並且讓他做了軍醫處長。主席非常高興這樣一位高材生來到這裡,還誇獎他是紅軍里的人才。主席知道他的醫術精湛,但是還是提醒他要把理論結合實際,畢竟根據地和外面的情況不一樣,要實事求是。

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當時在紅軍裡面賀誠的醫術無疑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打仗方面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但是在一次戰鬥中情況十分緊急,時任代理書記的項英就命令賀誠帶人去戰鬥。賀誠這個醫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但是畢竟從來沒有指揮過軍隊,也沒有學習過軍事,最後打得一塌糊塗。

主席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十分生氣,當然他沒有責怪賀誠,畢竟這不是他的特長。主席批評項英,戰鬥失敗都是他的責任,他不應該讓沒有上過戰場的賀誠去指揮。這也是賀誠這個醫生一生中唯一一次帶兵打仗,結果還是吃了敗仗!

建國之後他做了均為衛生部長,還兼任中國衛生部的副部長,1955年授銜的時候被授予中將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幾度溫柔季度 的精彩文章:

TAG:幾度溫柔季度 |